一种复合碳源的生产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8804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碳源的生产制作方法,所述复合碳源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醇类45~55%、葡萄糖15~20%、表面活性剂5~10%、生长因子0.1~1%、无机盐0.5~2%、余量为水,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液体原料加入混合罐中搅拌,液体原料通过提升管进入预混槽中,当液体原料装满预混槽后,液体原料流入溢料槽中,通过环形板下压带动密封塞向上移动从而打开落料孔,完成回流,待第一次回流完成后,依次加入粉末原料,每次加入都完成3~5次回流,原料全部加入后继续搅拌溶解分散,得到所述复合碳源,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复合碳源生产设备进行复合碳源的生产制作,通过提升管反复将混合罐下方的液体原料送至预混槽中与新加入的粉末原料混合,可以有效提高复合碳源的混合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碳源的生产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碳源的生产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总氮去除工艺选择中,生物脱氮法是目前最经济有效的方式,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反硝化脱氮,反硝化细菌利用碳源作为电子供体,将水中的硝态氮和亚硝态氮还原成氮气,达到脱氮的效果。反硝化过程是决定总氮去除程度的关键环节,在反硝化过程中需要足量的碳源以供给厌氧微生物维持自身生命体存活,这要求水中的C/N比应该保持在5以上,方可达到显著的脱氮效率。但是长期投加单一碳源会影响反硝化段的细菌生物量以及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因此以传统碳源为主要原料的新型复合碳源成为目前最具广泛应用潜力的外加碳源,其能使脱氮系统的处理效果、成本投入、管理运营、环境安全性、微生物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等多个方面得到优化。
[0003]复合碳源主要成份为多元醇、脂肪酸和多糖及其衍生物,复合碳源中的C和H可被微生物全部降解,在污水处理的厌氧缺氧段,容易进入微生物体内,作为反硝化过程中的电子供体,容易被微生物吸收利用,促使硝态氮转化为氮气,实现脱氮。复合碳源的生产中需要采用混合设备将各种原料均匀混合,其中包含多元醇、脂肪酸这种高粘度的原料,因此在进行复合碳源生产过程中存在原料难以快速混合均匀的问题,通常都是采取增加搅拌混合时间的方式以提高产品的均匀度,也有采用预混设备将部分原料先进行预混后再进行生产,但是效果也不太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复合碳源的生产制作方法,利用复合碳源生产设备进行复合碳源的生产制作,通过提升管反复将混合罐下方的液体原料送至预混槽中与新加入的粉末原料混合,可以有效提高复合碳源的混合效果。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碳源的生产制作方法,所述复合碳源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醇类45~55%、葡萄糖15~20%、表面活性剂5~10%、生长因子0.1~1%、无机盐0.5~2%、余量为水,利用复合碳源生产设备进行复合碳源的生产制作,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将液体原料水和醇类通过第二进料管加入混合罐中,通过驱动机电驱动搅拌轴转动的同时上下移动,完成对混合罐中液体原料的搅拌,同时通过螺旋叶片转动使混合罐下方的液体原料通过提升管进入预混槽中;
[0008]S2.当液体原料装满预混槽后,液体原料从预混槽顶部边缘流入溢料槽中,随着液面不断上升,溢流槽中的液体原料会在重力的作用下使环形板下压,环形板向下移动时会通过连杆组件带动密封塞向上移动,从而打开落料孔,预混槽中的液体原料会通过落料孔重新流入混合罐下方,同时溢流槽中的液体原料会通过虹吸管流回预混槽中,随着液体原
料不断从提升管流出,落料孔会间隙性的打开,完成一次次的回流;
[0009]S3.待第一次回流完成后,通过第一进料管加入葡萄糖,加入的葡萄糖由第一进料管落入预混槽中,通过第一搅拌机构的搅拌与预混槽中的液体原料进行预混,加入葡萄糖后继续回流3~5次;
[0010]S4.再将表面活性剂、生长因子和无机盐依次通过第一进料管加入,每次加入新原料都在完成3~5次回流后再加入下一种原料,直至所有粉末原料全部加入,继续搅拌20~30min,直至全部原料均分溶解分散,得到所述复合碳源。
[0011]进一步优选地,醇类为多元醇、聚合多元醇、聚醚多元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2]进一步优选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月桂醇硫酸钠、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3]进一步优选地,生长因子为维生素B、氨基酸、嘌呤、嘧啶中的其中一种或多种。
[0014]进一步优选地,无机盐为磷盐、钾盐、钠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5]进一步优选地,复合碳源生产设备包括混合罐,混合罐底部固定安装支撑腿,混合罐顶部固定安装密封盖,混合罐内壁上侧固定安装预混机构,预混机构中间贯穿设有提升管,提升管内贯穿设有搅拌轴,提升管内部的搅拌轴表面固定安装螺旋叶片,通过搅拌轴带动螺旋叶片转动,可以将混合罐下测的原料液通过提升管回流至预混机构中,与新加入的原料进行预混搅拌后再与混合罐下侧的原料液混合,搅拌轴上端贯穿密封盖,搅拌轴顶端与驱动机构相连,驱动机构固定安装在密封盖顶部中间,密封盖和预混机构之间的搅拌轴上固定第一搅拌机构,搅拌轴底部固定安装第二搅拌机构,密封盖顶部一侧固定安装第一进料管,预混机构下方的混合罐侧壁固定安装第二进料管,混合罐底部中间固定安装出料管。
[0016]进一步优选地,预混机构包括底板,底板固定安装在混合罐内壁,提升管贯穿底板中间,底板中间固定安装预混槽,预混槽外圈环绕设置有溢流槽,溢流槽内壁滑动设置有环形板,环形板与混合罐内壁密封滑动连接,预混槽底部两侧对称开设有落料孔,落料孔内部设有密封塞,密封塞通过连杆组件与环形板连接,预混槽和溢流槽之间靠近落料孔处设有S形的虹吸管,虹吸管一端与预混槽底部齐平,虹吸管另一端与溢流槽的顶部齐平。
[0017]进一步优选地,连杆组件包括压杆,压杆对称固定安装在环形板底部两侧,压杆下端贯穿底板,压杆与底板滑动连接,环形板与底板之间的压杆表面设有弹簧,压杆底端与转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转动杆与转动座卡接,转动座对称固定安装在底板底部,转动座下端侧壁固定安装圆柱形卡块,转动杆表面两侧对应卡块处开设有长条形滑槽,滑槽与卡块配合,密封塞底部固定安装顶杆,顶杆下端贯穿支撑架,支撑架固定安装在底板底部对应落料孔处,顶杆底端与转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0018]进一步优选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座,安装座固定安装在密封盖顶部一侧,安装座表面固定安装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与驱动轮连接,驱动轮与安装座转动连接,驱动轮中间开设有驱动孔,驱动孔内壁固定安装键条,搅拌轴上端贯穿驱动孔和安装座,搅拌轴表面对应键条处开设有竖直的键槽,键槽与键条配合使驱动轴转动,驱动轴顶端固定安装导向柱,导向柱表面开设有闭合的螺旋形驱动槽,导向柱一侧的安装座上固定安装导向杆,导向杆一端与驱动槽配合,当驱动轴在驱动轮驱动转动时,通过导向杆的端部在驱动槽内滑动从而带动驱动轴上下往复运动。
[0019]进一步优选地,第一搅拌机构包括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两侧对称设置有行星齿轮,驱动齿轮和行星齿轮外圈套设有齿环,行星齿轮两侧分别于驱动齿轮和齿环啮合,行星齿轮的底部固定安装第一搅拌杆,第一搅拌杆表面固定若干均匀等距设置的搅拌叶,搅拌叶之间呈30~60
°
夹角。第二搅拌机构包括环形座,环形座固定安装在搅拌轴底端,环形座表面固定若干呈环形阵列设置的第二搅拌杆,第二搅拌杆呈L形。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复合碳源的生产制作方法,利用复合碳源生产设备进行复合碳源的生产制作,通过提升管反复将混合罐下方的液体原料送至预混槽中与新加入的粉末原料混合,可以有效提高复合碳源的混合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碳源的生产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碳源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醇类45~55%、葡萄糖15~20%、表面活性剂5~10%、生长因子0.1~1%、无机盐0.5~2%、余量为水,利用复合碳源生产设备进行复合碳源的生产制作,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液体原料水和醇类通过第二进料管(12)加入混合罐(1)中,通过驱动机电(29)驱动搅拌轴(6)转动的同时上下移动,完成对混合罐中液体原料的搅拌,同时通过螺旋叶片(7)转动使混合罐(1)下方的液体原料通过提升管(5)进入预混槽(15)中;S2.当液体原料装满预混槽(15)后,液体原料从预混槽(15)顶部边缘流入溢料槽(16)中,随着液面不断上升,溢流槽(16)中的液体原料会在重力的作用下使环形板(17)下压,环形板(17)向下移动时会通过连杆组件(20)带动密封塞(19)向上移动,从而打开落料孔(18),预混槽(15)中的液体原料会通过落料孔(18)重新流入混合罐(1)下方,同时溢流槽(16)中的液体原料会通过虹吸管(45)流回预混槽(15)中,随着液体原料不断从提升管(5)流出,落料孔(18)会间隙性的打开,完成一次次的回流;S3.待第一次回流完成后,通过第一进料管(11)加入葡萄糖,加入的葡萄糖由第一进料管(11)落入预混槽(15)中,通过第一搅拌机构(9)的搅拌与预混槽(15)中的液体原料进行预混,加入葡萄糖后继续回流3~5次;S4.再将表面活性剂、生长因子和无机盐依次通过第一进料管加入,每次加入新原料都在完成3~5次回流后再加入下一种原料,直至所有粉末原料全部加入,继续搅拌20~30min,直至全部原料均分溶解分散,得到所述复合碳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碳源的生产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醇类为多元醇、聚合多元醇、聚醚多元醇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碳源的生产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月桂醇硫酸钠、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碳源的生产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长因子为维生素B、氨基酸、嘌呤、嘧啶中的其中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碳源的生产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盐为磷盐、钾盐、钠盐中的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碳源的生产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碳源生产设备包括混合罐(1),所述混合罐(1)底部固定安装支撑腿(2),所述混合罐(1)顶部固定安装密封盖(3),所述混合罐(1)内壁上侧固定安装预混机构(4),所述预混机构(4)中间贯穿设有提升管(5),所述提升管(5)内贯穿设有搅拌轴(6),所述提升管(5)内部的搅拌轴(6)表面固定安装螺旋叶片(7),所述搅拌轴(6)上端贯穿密封盖(3),所述搅拌轴(6)顶端与驱动机构(8)相连,所述驱动机构(8)固定安装在密封盖(3)顶部中间,所述密封盖(3)和预混机构(4)之间的搅拌轴(6)上固定第一搅拌机构(9),所述搅拌轴(6)底部固定安装第二搅拌机构(10),所述密封盖(3)顶部一侧固定安装第一进料管(11),所述预混机构(4)下方的混合罐(1)侧壁固定安装第二进料管(12),所述混合罐(1)底部中间固定安装出料管(13)。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碳源的生产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机构(4)包括底板(14),所述底板(14)固定安装在混合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杨肖添财何星智黄希翔何晓晨阮永才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汇科天工净水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