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肝明目的药包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8617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清肝明目的药包制备工艺,涉及中药药包技术领域。包括该药包是以决明子、野菊花以及木蝴蝶为基料,生地、夏枯草、佛手、香辛料以及马齿苋为辅料,经纯净水稀释和后期加工形成的膏体药包,其中各原料配方比例为:野菊花10%~15%;生地5%~10%;木蝴蝶10.5%~14.5%;决明子8%~12%。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使用香辛料来增强该药品实际挥发性,在给予药品香味的同时,还一定程度配合佛手进一步起到了止痛和抑菌的效果;此外使得食用者在食用时能够将该膏体中佛手内的佛手内酯收到体内,在实现了对身体营养的补充的同时,也轻微地减缓发炎现象,通过膏体内的决明子也一定程度地起到了清肝明目的作用。起到了清肝明目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肝明目的药包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包
,具体为一种清肝明目的药包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人的工作、学习、生活压力的增大,加之生活作息不规律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易导致上火失眠、肝脏负担加重,出现肝血失养、眼睛干涩肿胀、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眼部不适的症状,中医认为肝主目“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肝的病变往往影响及目,如肝血不足,则两目干涩,视物不清或夜盲;肝经风热,肝火上炎,可见目赤生翳;肝阳上亢,则头目眩晕;肝风内动,可见目斜上视等,因此,在需要注意用眼卫生的同时护肝养血。
[0003]经检索,授权公告号“CN106236875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该申请针对“现在青少年学生学习压力越来越重,出现可逆转假性近视的现象,提出了利用中医药治疗假性近视的方法,并指出了现有口服中药、外贴、点眼的疗效比较缓慢,中药煎剂、外洗剂等使用不便捷,人们难于长期坚持使用,而针灸、按摩又不易被在校青少年所接受,都难以推广应用”的现有技术问题,提出公开了“一种清肝明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来进行解决。
[0004]但随着现代人的工作、学习、生活压力的增大,加之生活作息不规律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假性近视的现象往往会伴随着其他对身体产生病痛现象的症状,上述中药组合物虽然是针对假性近视提出的治疗方案,但在实际食用时,无法针对其他症状做到止疼抑菌的效果,为此申请人提出一种清肝明目的药包,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肝明目的药包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清肝明目的药包,该药包是以决明子、野菊花以及木蝴蝶为基料,生地、夏枯草、佛手、香辛料以及马齿苋为辅料,经纯净水稀释和后期加工形成的膏体药包,其中各原料配方比例为:
[0007]野菊花10%~15%;
[0008]生地5%~10%;
[0009]木蝴蝶10.5%~14.5%;
[0010]决明子8%~12%;
[0011]夏枯草1.8%~3.2%;
[0012]马齿苋11.3%~25%;
[0013]香辛料0.7%~1.5%;
[0014]佛手1.2%~3.8%。
[0015]更进一步地,上述药包配方中的原料均为被搅碎处理的汁液形态。
[0016]更进一步地,所述香辛料为液态挥发性油类;
[0017]其中液态挥发油类为:
[0018]薄荷油、丁香油、紫苏油、茴香油、川芎油、生姜油以及肉桂油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0019]其中薄荷油、生姜油以及川芎油为上述混合物中必备元素,且混合物中各不同物质的含量比相同。
[0020]更进一步地,该药包在初步形成后,可往其内部填充复合果浆原液;
[0021]其中复合果浆原液为葡糖浆原液、浓缩柚子汁原液、浓缩苹果汁原液、浓缩西柚汁原液和金橘汁原液中的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液。
[002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使用上述任意一项原料的清肝明目药包制备工艺,
[0023]该药包的制作步骤如下:
[0024]步骤一、取配方比例的决明子、野菊花、木蝴蝶、生地、夏枯草、佛手、香辛料以及马齿苋原料。
[0025]步骤二、将配方量的决明子、野菊花以及木蝴蝶倒入搅拌罐内,并在搅拌罐内倒入决明子、野菊花以及木蝴蝶总配方量2~3倍的纯净水,对混合液进行搅拌混合;
[0026]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取得的混合液,倒入到加热罐内加热处理,回流提取2~4次;
[0027]步骤四、将步骤二得到的提取液,倒入至真空减压浓缩罐内,浓缩至原体积的1/4~1/3,制得浓缩液A;
[0028]步骤五、让配方量的生地、夏枯草、佛手、香辛料以及马齿苋原料重复步骤一~步骤四,指的浓缩液B;
[0029]步骤六、将浓缩液A、浓缩液B和配方总量1/4的复合果浆混合制备,并让其在真空减压浓缩罐内以60℃,相对密度为1.10~1.20的条件下进行浸膏处理;
[0030]步骤七、对步骤六制得的膏体进行减压干燥,粉碎,最终制得清肝明目的中药组合物。
[0031]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中搅拌罐的搅拌时间为8min~10min.搅拌罐的转速为600Rpm~1000Rpm。
[0032]更进一步地,步骤二和步骤三之间设置有过滤步骤;
[0033]过滤步骤为通过人为的方式将混合液倒入顶端设置有滤网的桶内;
[0034]此过滤步骤设置为两至三次。
[0035]更进一步地,步骤三和步骤四之间设置消毒处理步骤;
[0036]消毒处理步骤为人为将混合液倒入到容器内,将容器放入到杀菌室内进行杀菌处理;
[0037]其中杀菌处理为巴氏灭菌法,所述杀菌室内的温度稳定在62℃~65℃,持续时间为30min~50min。
[003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9]该清肝明目的药包制备工艺,通过使用香辛料来增强该药品实际挥发性,在给予药品香味的同时,还一定程度配合佛手进一步起到了止痛和抑菌的效果;
[0040]此外使得食用者在食用时能够将该膏体中佛手内的佛手内酯收到体内,在实现了对身体营养的补充的同时,也轻微地减缓发炎现象,通过膏体内的决明子也一定程度地起
到了清肝明目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2]随着现代人的工作、学习、生活压力的增大,加之生活作息不规律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假性近视的现象往往会伴随着其他对身体产生病痛现象的症状,现有的中药组合物虽然是针对假性近视提出的治疗方案,但在实际食用时,无法针对其他症状做到止疼抑菌的效果,为此申请人提出一种清肝明目的药包,及其制备工艺。
[0043]该药包是以决明子、野菊花以及木蝴蝶为基料,生地、夏枯草、佛手、香辛料以及马齿苋为辅料,经纯净水稀释和后期加工形成的膏体药包,其中各原料配方比例为:
[0044]野菊花10%~15%;
[0045]生地5%~10%;
[0046]木蝴蝶10.5%~14.5%;
[0047]决明子8%~12%;
[0048]夏枯草1.8%~3.2%;
[0049]马齿苋11.3%~25%;
[0050]香辛料0.7%~1.5%;
[0051]佛手1.2%~3.8%。
[0052]上述药包配方中的原料均为被搅碎处理的汁液形态。
[0053]香辛料为液态挥发性油类;
[0054]其中液态挥发油类为:
[005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肝明目的药包,其特征在于:该药包是以决明子、野菊花以及木蝴蝶为基料,生地、夏枯草、佛手、香辛料以及马齿苋为辅料,经纯净水稀释和后期加工形成的膏体药包,其中各原料配方比例为:野菊花10%~15%;生地5%~10%;木蝴蝶10.5%~14.5%;决明子8%~12%;夏枯草1.8%~3.2%;马齿苋11.3%~25%;香辛料0.7%~1.5%;佛手1.2%~3.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肝明目的药包,其特征在于:上述药包配方中的原料均为被搅碎处理的汁液形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肝明目的药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香辛料为液态挥发性油类;其中液态挥发油类为:薄荷油、丁香油、紫苏油、茴香油、川芎油、生姜油以及肉桂油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其中薄荷油、生姜油以及川芎油为上述混合物中必备元素,且混合物中各不同物质的含量比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肝明目的药包,其特征在于:该药包在初步形成后,可往其内部填充复合果浆原液;其中复合果浆原液为葡糖浆原液、浓缩柚子汁原液、浓缩苹果汁原液、浓缩西柚汁原液和金橘汁原液中的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液。5.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

4中任意一项原料的清肝明目药包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药包的制作步骤如下:步骤一、取配方比例的决明子、野菊花、木蝴蝶、生地、夏枯草、佛手、香辛料以及马齿苋原料。步骤二、将配方量的决明子、野菊花以及木蝴蝶倒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胜丰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今视达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