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疾病类上肢强制运动恢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8589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神外疾病康复领域,尤其涉及神经疾病类上肢强制运动恢复装置。该恢复装置包含前拉线壳(16)和后拉线壳(17);前拉线壳(16)和后拉线壳(17)上布置有床孔(9),床孔(9)中穿过有拉线(12);前拉线壳(16)和后拉线壳(17)中各自包含两个移动滑轮组件,其中前拉线壳(16)还布置有主动动力部分;主动动力部分包含正反转电机(18),正反转电机(18)的动力轴上布置有动力轮(11),动力轮(11)能够带动动力链条(14)往复运动;动力链条(14)两侧连接着拉线(12),拉线(12)穿过滑轮(10)的拉线槽(15)从床孔(9)中穿出;前拉线壳(16)和后拉线壳(17)的四个滑轮(10)构成拉线(12)的循环轮系;在拉线(12)上布置有固定部分(13);固定部分(13)能够布置相对固定手。对固定手。对固定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神经疾病类上肢强制运动恢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神外疾病康复领域,尤其涉及神经疾病类上肢强制运动恢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患者发生了局部的神经病变。会导致发生肌肉的萎缩,会出现肌无力,甚至影响患者的正常活动。躺在床上很多人需要对手臂肌肉进行训练,否则就会出现肌肉退化。
[0003]躺在床上就需要对手臂进行锻炼。
[0004]但是很多人胳膊无力,甚至连基本的抓住锻炼装置都没有力量,因此急需一种进行被动训练的结构,而不是人作为主动。
[0005]以“被动and训练and手臂and床”在中国专利公开数据库中进行检索。
[0006]CN109938969A公开的病人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手臂运动装置、腿部运动装置和横梁固定装置;其需要复杂的固定;其缺陷在于,人本身就是偏瘫或者躺在床上的状态,因此其固定是非常不易的,且耗时费力,无法大规模使用和推广。
[0007]CN110876669A公开的一种神经内科辅助康复训练机需要的动力部分很多。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的目的:为了提供效果更好的神经疾病类上肢强制运动恢复装置,具体目的见具体实施部分的多个实质技术效果。
[0009]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0010]神经疾病类上肢强制运动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
[0011]该恢复装置包含前拉线壳16和后拉线壳17;
[0012]前拉线壳16和后拉线壳17上布置有床孔9,床孔9中穿过有拉线12;/>[0013]前拉线壳16和后拉线壳17中各自包含两个移动滑轮组件,其中前拉线壳16还布置有主动动力部分;
[0014]主动动力部分包含正反转电机18,正反转电机18的动力轴上布置有动力轮11,动力轮11能够带动动力链条14往复运动;
[0015]动力链条14两侧连接着拉线12,拉线12穿过滑轮10的拉线槽15从床孔9中穿出;
[0016]前拉线壳16和后拉线壳17的四个滑轮10构成拉线12的循环轮系;
[0017]在拉线12上布置有固定部分13;
[0018]固定部分13能够布置相对固定手。
[001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固定部分13在拉线12上布置有两个,即当正反转电机18正反转运动的时候两个固定部分13交替前后运动。
[002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移动滑轮组件包含移动整体框架5,移动整体框架5为匚字形状的结构,匚字形状的结构的上下壁各自安装有轴承,轴承中部布置有转动柱8,转动柱8上固定有滑轮10。
[002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移动整体框架5固定在前拉线壳16和后拉线壳17中。
[002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移动整体框架5可移动安装在前拉线壳16和后拉线壳17中,前拉线壳16和后拉线壳17上布置有上滑道6,上滑道6契合滑套7,滑套7固定在移动整体框架5上;同时在移动整体框架5的匚字形状的结构的竖直壁上伸出有螺纹轴1,螺纹轴1能够顺着固定孔3左右移动。
[002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还包含六角螺母2,六角螺母2穿过螺纹轴1且转动六角螺母2使得六角螺母2紧贴着前拉线壳16和后拉线壳17的固定壁4进而相对固定移动整体框架5。
[002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前拉线壳16和后拉线壳17分别布置在床体的前后位置上;前拉线壳16和后拉线壳17各自为方形壳体;其中前拉线壳16的朝上的面为圆角,其上为软质材质。
[002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固定部分13为橡胶材质或者是充气结构,通过充气能够增大其容积,手部能够被夹持在固定部分13的空隙中。
[002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固定部分13包含四个,其中两个用于容纳手,两个用于容纳脚。
[0027]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8]使用训练的时候,人躺在床上,人的上臂,两个手放进固定部分13中,随后正反转电机18启动,随后左右两个固定部分13前后移动,因此,手臂被带动着前后运动,进而被动进行肌肉训练。开创性填补了直接在床上训练的空白。
[0029]针对缺陷“但是很多人胳膊无力,甚至连基本的抓住锻炼装置都没有力量,因此急需一种进行被动训练的结构,而不是人作为主动。”,人上臂会被简单带动往复交替训练。
[0030]针对缺陷“人本身就是偏瘫或者躺在床上的状态,因此其固定是非常不易的,且耗时费力,无法大规模使用和推广。”本专利不用进行复杂的安装,就能快速进行训练,是个床都能用。且只需要一个动力结构。
附图说明
[0031]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
[0032]图1为专利技术的核心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4]图3为专利技术的结构的透视图;
[0035]图4为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布置图;
[0036]图5为专利技术的滑轮的局部结构图;
[0037]图6为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图;
[0038]图7为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9]其中:1.螺纹轴;2.六角螺母;3.固定孔;4.固定壁;5.移动整体框架;6.上滑道;7.滑套;8.转动柱;9.床孔;10.滑轮;11.动力轮;12.拉线;13.固定部分;14.动力链条;15.拉线槽;16.前拉线壳;17.后拉线壳;18.正反转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
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4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42]本专利提供多种并列方案,不同表述之处,属于基于基本方案的改进型方案或者是并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神经疾病类上肢强制运动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恢复装置包含前拉线壳(16)和后拉线壳(17);前拉线壳(16)和后拉线壳(17)上布置有床孔(9),床孔(9)中穿过有拉线(12);前拉线壳(16)和后拉线壳(17)中各自包含两个移动滑轮组件,其中前拉线壳(16)还布置有主动动力部分;主动动力部分包含正反转电机(18),正反转电机(18)的动力轴上布置有动力轮(11),动力轮(11)能够带动动力链条(14)往复运动;动力链条(14)两侧连接着拉线(12),拉线(12)穿过滑轮(10)的拉线槽(15)从床孔(9)中穿出;前拉线壳(16)和后拉线壳(17)的四个滑轮(10)构成拉线(12)的循环轮系;在拉线(12)上布置有固定部分(13);固定部分(13)能够布置相对固定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疾病类上肢强制运动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部分(13)在拉线(12)上布置有两个,即当正反转电机(18)正反转运动的时候两个固定部分(13)交替前后运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疾病类上肢强制运动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滑轮组件包含移动整体框架(5),移动整体框架(5)为匚字形状的结构,匚字形状的结构的上下壁各自安装有轴承,轴承中部布置有转动柱(8),转动柱(8)上固定有滑轮(10)。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神经疾病类上肢强制运动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整体框架(5)固定在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昊阜子罗鹏李新黄毓韬高翔宇田志成杨二万包明东张卓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