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8368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8
本公开提供一种静脉导管,至少包括导管和导芯;导管包括适用于进入血管的插入段和适用于握持以递送插入段的握持段,导管内部具有贯穿插入段和握持段的流体通道,插入段远离握持段的一端具有引流结构,引流结构为金属材料制成的网状结构;导芯包括导芯主体和导芯头,导芯头靠近导芯主体的一端设有收束结构,导芯主体穿入导管的流体通道,引流管远离握持段的一端被聚拢且约束在收束结构内;引流管能够在脱离收束结构时恢复至内径大于或等于导芯头外径的状态。本公开能够提高静脉导管在血管内的通过性,并减少对血管壁的损伤。并减少对血管壁的损伤。并减少对血管壁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静脉导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静脉导管。

技术介绍

[0002]静脉导管的功能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血液输入体内,另一种是根据治疗需要将静脉血液引出体外。临床上许多治疗需要将大量血液持续引出体外,如血液净化治疗、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心脏停跳手术等,为了使引血持续、稳定,基于临床需求导管必须具有外径小、内腔大的特点,使其易于快速进入血管,具备对血管损伤小、引流及回输性能好的特性。
[0003]提高引流效率可以通过增大内腔的方式来解决,但内腔增大的同时会导致导管外径增大,进而需要较大的血管开口才能使导管进入,增加血管损伤。
[0004]回输血液时需要降低出口流速,减少血液流出时对血管的冲击,同样可以使用增大导管内腔的方法解决,但同样会增加血管损伤。
[0005]此外,可以通过在导管插入段上开更多的孔来提高引流效率及降低出口流速,但是现有导管为软性高分子材料,开孔过多会降低导管壁的支撑强度,容易导致插入段在血管内变形,引流时较易吸附在血管壁上,影响引流效率;回输血液时,插入段容易在血管内摆动进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100),包括适用于进入血管的插入段(101)和适用于握持以递送所述插入段(101)的握持段(102),所述导管(100)内部具有贯穿所述插入段(101)和所述握持段(102)的流体通道(103),所述插入段(101)远离所述握持段(102)的一端具有金属材料制成的引流结构,所述引流结构包括若干引流孔;导芯(200),包括导芯主体(201)和导芯头(202),所述导芯头(202)靠近所述导芯主体(201)的一端设有收束结构,所述导芯主体(201)穿入所述导管(100)的流体通道(103),所述引流结构远离所述握持段(102)的一端被聚拢且约束在所述收束结构内;所述引流结构能够在脱离所述收束结构时恢复至内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导芯头(202)外径的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芯头(202)的外径从靠近所述导芯主体(201)的一侧向远离所述导芯主体(201)的一侧缩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束结构包括设在所述导芯头(202)上的环形凹槽(204),所述凹槽(204)的开口朝向所述引流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脉导管还包括防漏帽(300),所述握持段(102)的管体的远端连接所述插入段(101)、近端连接所述防漏帽(3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鹏刘日东熊先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赛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