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规则深大基坑内支撑拆除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坑支撑
,具体为一种不规则深大基坑内支撑拆除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充分利用土地使用面积,建筑物向地下纵深和不规则形状发展,从而进入异形深基坑作业施工。当基坑采用混凝土内支撑形式时,主体结构的施工会与内支撑结构产生不可避免的冲突,内支撑结构影响主体结构的施工时,则需要拆除内支撑。传统的施工方法拆除内支撑时,为保证基坑结构的稳定性,一般须待内支撑下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达到一定设计强度后才可拆除内支撑继续施工。然而当多处施工工程处于同一基坑内部时,拆除内支撑时各个工程相互关联,工期将不受控制,施工进度就无法推进,工人会严重窝工。在一些不规则的深大基坑的项目中,内支撑承受的来自支护结构土压力较大,在拆撑过程中确保基坑工程变形处于允许范围内和应力的安全有序的调整、转移和再分配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不规则深大基坑内支撑拆除施工方法,解决了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规则深大基坑内支撑拆除施工方法,支撑结构由对撑和角撑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拆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所述基坑地下室结构划分成两个区域,A区和B区;将所述内支撑结构沿对撑划分为三个区域,1区、2区和3区。步骤2:在所述基坑底整体浇筑地下室筏板结构,然后进行地下室负四层A区结构施工,A区施工完毕后对地下室外墙进行防水处理,然后在地下室外墙和支护结构间隙浇筑混凝土肥槽传力带。步骤3:以同样的施工方法进行地下室负四层B区结构施工,同时待负四层地下室A区对应的顶板及肥槽混凝土传力带整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后便拆除第三道支撑梁1区。步骤4:进行所述内支撑1区对应的地下室负三层A区主体结构施工,施工完毕后对第三道支撑梁2区拆除。步骤5:进行所述内支撑2区对应的地下室负三层A区主体结构施工,施工完毕后对第三道支撑梁3区拆除。按照上述步骤进行第二道支撑梁的拆除。步骤6:所述第二道支撑梁拆除后,开始施工地下室负二层主体结构B区,待负二层地下室主体结构A区顶板及所对应的肥槽混凝土整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进行拆除第一道支撑梁1区。步骤7:进行地下室负一层主体结构A区施工同时完成西侧斜撑施工安装,待负二层地下室主体结构B区顶板及所对应的肥槽混凝土整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进行拆除第一道支撑梁3区。步骤8:进行地下室负一层主体结构B区施工,同时拆除剩余支撑梁。步骤9:施工剩余的地下室主体结构,待负一层地下室顶板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回填基坑肥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规则深大基坑内支撑拆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每一层对应的混凝土肥槽传力带分三层浇筑,每一层肥槽高度均为当层地下室的1/3高,混凝土等级采用C20,第二层肥槽回填前需保证上一层肥槽混凝土龄期达到两日,第三层肥槽回填前需保证第二层肥槽混凝土龄期达到五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规则深大基坑内支撑拆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采用H40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