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轴移动式双船浮托运动补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8313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轴移动式双船浮托运动补偿方法,属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调节支撑臂主体伸缩长度,S2、调节双体船重心,S3、纵荡运动补偿,S4、横荡运动补偿,S5、调节承接件的高度;导轨设置在双体船的甲板上,支撑臂的底端设置有滑轮,配重舱通过卡扣安装在支撑臂主体的顶端,卡扣的底端开设有梯形槽,梯形槽与导轨滑动连接,支撑臂主体的一端对称开设有开口,开口的底端开设有球窝,支撑臂主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双体船甲板安装支撑臂,可以对双体船的横荡、纵荡和横摇等运动进行主动补偿,克服了无法对运动补偿过程进行人为干预的弊端,并且此方法与传统的被动补偿相比扩大了双体船运动补偿的范围。的范围。的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轴移动式双船浮托运动补偿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三轴移动式双船浮托运动补偿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海洋开发不断向深远海迈进,海上平台日趋规模化和大型化,传统的海洋平台吊装法由于成本、技术的限制,无法满足其需求,海洋平台浮托法安装应运而生,即通过运输驳船将海洋平台上部组块运输至安装位置,通过涨落潮海水潮位变化和压载水舱加载将上部组块转移至导管架上。
[0003]传统的浮托安装作业系统中,运动补偿装置多为被动式,通过对接装置中给的桩腿耦合装置起到被动补偿的作用,然而,被动运动补偿方法无论就可以补偿的操作范围而言亦或能够承载的上部组块质量均十分有限,只能起到被动缓冲减振的作用,且补偿功能无法作用于浮托安装作业全程,仅能在载荷转移过程当中起到在作用,此外无法对补偿过程及补偿效果进行人为控制,不利于安装进程的作业与监测,因此提出一种三轴移动式双船浮托运动补偿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三轴移动式双船浮托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轴移动式双船浮托运动补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调节支撑臂主体(2)伸缩长度:根据需要作业的海洋平台上部组块尺寸和导管架基础,调整支撑臂主体(201)伸出长度;S3、调节双体船(1)重心:根据支撑臂主体(201)伸缩的长度,使得配重舱(3)向舱内进行加载和排载,使双体船(1)在进行浮托作业时重心不致偏移,维持双体船(1)在浮托作业过程中的稳定;S3、纵荡运动补偿:通过监测双体船(1)在浮托作业过程中的纵荡运动使支撑臂(2)随之沿导轨(101)移动,完成对双体船(1)在纵荡运动上的运动补偿;S4、横荡运动补偿:支撑臂(2)可以根据作业过程中监测到的双体船(1)的横荡运动横向移动,保持支撑臂(2)末端点的稳定,以达到补偿双体船(1)横荡运动的功能;S5、调节承接件(204)的高度:通过伸缩油缸(202)推动连接件(203)运动,同时使得辅助液压缸(5)带动连接件(203)的底端拐角回缩,使得连接件(203)以顶端拐角为圆心进行旋转,进而使得连接件(203)顶端拐角推动U型块(2041)转动,U型块(2041)通过万向铰(7)带动H型块(2042)下移,降低H型块(2042)的高度,反之,使得伸缩油缸(202)伸长,辅助液压缸(5)缩短,则使得H型块(2042)的高度降低;所述导轨(101)设置在双体船(1)的甲板上,所述支撑臂(2)的底端设置有滑轮,所述配重舱(3)通过卡扣(4)安装在支撑臂主体(201)的顶端,所述卡扣(4)的底端开设有梯形槽,所述梯形槽与导轨(101)滑动连接,所述支撑臂主体(201)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宗瑜周志鹏郑中强王海波赵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