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土工格栅加固施工方法,步骤如下,1)在路基层铺设土工布,在土工布上铺设下层土工格栅层;2)下层土工格栅层通过抗滑桩固定在路基层上,抗滑桩通过橡胶锤或压实机具打入路基层内;3)下层土工格栅层与路基层紧密连接后铺设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分层压实;4)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层中每隔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土工格栅加固施工方法及土工格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工程
,还涉及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土工格栅加固施工方法及土工格栅。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垃圾是在拆迁、建设等过程中产生的废旧混凝土、废旧砖石等废弃物的总称。传统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途径主要是再生混凝土、再生砂浆、再生砖等再生产品制备,但是目前仍有大量建筑垃圾通过填埋等方式进行处理。近年来,将废旧混凝土、废旧砖石等通过破碎等程序加工成再生骨料用于铺筑道路路基、路面从而进行资源化利用,可以有效减少天然骨料的使用,并且有效解决废旧混凝土、废旧砖石等建筑垃圾的再利用问题。但是,各类研究表明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强度、刚度较低,在静动荷载下颗粒破碎现象较为严重,一般情况下不符合路基路面设计要求。此外,道路服役环境复杂,在暴雨等极端天气、重载交通等情况下,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易发生性能劣化甚至破坏,引发道路病害,影响交通安全。因此,采取措施增加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强度刚度并降低颗粒破碎率,对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0003]土工格栅作为一种土工合成材料,主要以塑料、化纤、合成橡胶等为原料制成,可放置于土体内部、表面或不同土体间,发挥保护土体、增加土体强度、提升土体稳定性等作用。目前,土工格栅虽已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中,但一般用于边坡加固等,几乎没有将土工格栅用于加固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报道。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道路工程的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土工格栅加固技术及施工方法,提升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路用性能,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土工格栅加固施工方法及土工格栅。该土工格栅对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分块闭锁,约束、限制建筑垃圾再生骨料颗粒间位移与错动,减少颗粒相互摩擦,从而提升土体强度刚度、减少颗粒破碎。
[0005]本专利技术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土工格栅加固施工方法,步骤如下:
[0006]1)在路基层铺设土工布,在土工布上铺设下层土工格栅层;
[0007]2)下层土工格栅层通过抗滑桩固定在路基层上,抗滑桩通过橡胶锤或压实机具打入路基层内;
[0008]3)下层土工格栅层与路基层紧密连接后铺设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分层压实;
[0009]4)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层中每隔40
‑
60CM铺设一层土工格栅层,每层土工格栅层均通过抗滑桩固定;
[0010]5)依次分层铺设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层直至达到设计标高,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层顶部铺设路面层。
[0011]进一步的,上述步骤4)中相邻土工格栅层的抗滑桩错开设置。
[0012]进一步的,所述土工格栅层顺行车方向铺设,所述土工格栅层由多个土工格栅绑扎组成,相邻土工格栅搭接长度大于30cm。
[0013]进一步的,土工格栅由主肋和辅肋交错组成,主肋和辅肋绑扎连接,所述主肋和辅肋交接处呈倒圆角状过度,所述抗滑桩设置于交接处下方。
[0014]进一步的,所述抗滑桩具有供固化剂灌入的孔洞,当抗滑桩通过橡胶锤或压实机具打入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层后,固化剂通过孔洞灌入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层内,渗入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层的缝隙内。
[0015]进一步的,抗滑桩包括贯穿孔和通孔,所述抗滑桩内部设置有上下贯穿的贯穿孔,所述抗滑桩侧壁设置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与贯穿孔相互导通。
[0016]进一步的,所述抗滑桩顶部的土工格栅具有与贯穿孔导通的通孔。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分层压实并均匀设置多个土工格栅层,相邻土工格栅的抗滑桩错位设置,对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分块闭锁,约束、限制建筑垃圾再生骨料颗粒间位移与错动,减少颗粒相互摩擦,从而提升土体强度刚度、减少颗粒破碎。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土工格栅加固施工方法中土工格栅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土工格栅加固施工方法中铺设后局部横断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土工格栅加固施工方法中抗滑桩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土工格栅加固施工方法中工格栅铺设方向示意图;
[0022]图5为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土工格栅加固施工方法中抗滑桩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3]标记说明:1.土工格栅层;2.钢丝;3.土工格栅辅肋;4.土工格栅主肋;5.主肋和辅肋的连接处;6.抗滑桩;7.土工布;8.建筑垃圾再生骨料;9.上层构造物;10.路基层;11.分块闭锁区域示意;贯穿孔12;通孔13;通孔14。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实现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25]参照图1
‑
4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土工格栅加固施工方法,步骤如下:
[0026]1)路基施工先进行路基排水工程施工,并做好地下水处理。在路基层10铺设土工布7,在土工布上铺设下层的土工格栅层1,土工布7以隔绝路基泥沙侵入建筑垃圾再生骨料。
[0027]2)土工格栅层1顺行车方向铺设,下层土工格栅层1通过抗滑桩6固定在路基层上,抗滑桩6通过橡胶锤或压实机具打入路基层内。所述土工格栅层1由多个土工格栅绑扎组成,相邻土工格栅搭接长度大于30cm。
[0028]3)下层土工格栅层与路基层10紧密连接后铺设建筑垃圾再生骨料8,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分层压实。建筑垃圾再生骨料不得倾倒,并采用摊铺机械碾压密实,确保密实度等参数满足设计要求。
[0029]4)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层8中每隔40
‑
60CM铺设一层土工格栅层1,每层土工格栅层均通过抗滑桩6固定。中间层土工格栅层1铺设前确保对应的下层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进行表面整平,再将抗滑桩6打入下层的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层8中。相邻土工格栅层的抗滑桩6错开设置,抗滑桩6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路基分块分区隔开,相邻土工格栅层的抗滑桩6形成分块闭锁区域11,约束、限制建筑垃圾再生骨料颗粒间位移与错动,减少颗粒相互摩擦,从而提升土体强度刚度、减少颗粒破碎。
[0030]5)依次分层铺设建筑垃圾8再生骨料层直至达到设计标高,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层顶部铺设路面层或上层构造物9。
[0031]上述施工方法种土工格栅由主肋4和辅肋3交错组成。主肋4和辅肋3绑扎连接,土工格栅主肋内等距布设三根钢丝2,辅肋内部等距布设两根钢丝2,通过在土工格栅内部埋设钢丝增强土工格栅强度。所述主肋和辅肋交接处5呈倒圆角状过度,以避免土工格栅主、辅肋连接处撕裂破坏。所述抗滑桩6设置于交接处下方,抗滑桩6可与土工格栅主、辅肋交接处5一体成型,便于施工。
[0032]参照图5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土工格栅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1)在路基层铺设土工布,在土工布上铺设下层土工格栅层;2)下层土工格栅层通过抗滑桩固定在路基层上,抗滑桩通过橡胶锤或压实机具打入路基层内;3)下层土工格栅层与路基层紧密连接后铺设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分层压实;4)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层中每隔40
‑
60CM铺设一层土工格栅层,每层土工格栅层均通过抗滑桩与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层固定;5)依次分层铺设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层直至达到设计标高,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层顶部铺设路面层或或上层构造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土工格栅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是:上述步骤4)中相邻土工格栅层的抗滑桩错开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土工格栅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土工格栅层顺行车方向铺设,所述土工格栅层由多个土工格栅绑扎组成,相邻土工格栅搭接长度大于30cm。4.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土工格栅加固施工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川,叶定钧,王军,初立平,郭林,葛苗苗,林刚,陈华伟,张振,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