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BOPP薄膜在线回收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薄膜加工
,具体是涉及一种BOPP薄膜在线回收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工厂塑料薄膜生产线上会产生参差不齐的边料,或者在产品封装过程中,裁剪出宽度一致的废料膜带。这些薄膜边料质轻易燃,若不能及时处理,则杂乱堆积在生产线上的两侧,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同时占用厂房空间,因此需要将边料收集起来,维持现场作业的清洁,便于二次利用。
[0003]中国专利CN207293789U所公开的薄膜在线回收系统,其工作原理为:将装置安装在薄膜生产线旁,将物料斗对向薄膜生产线上的边角料产生的区域,当有一些边角料产生的时候,工作人员可将边角料扔入物料斗,边角料经过物料斗进入传送桶,传送桶的输出端通向收集部,电机带动支撑轮转动,支撑轮转动的时候,传送桶会出现高低的震荡,因此传送桶中的边角料便会在这种震荡的过程中逐步滑向收集部,转盘转动,使得收集辊转动,从传送桶中滑出的边角料会在接触到收集辊后,收集辊转动会使得这些边角料逐渐缠绕在收集辊上,收集辊在收集了足够的边角料之后,可更换新的收集辊,再继续收集,当需要使用边角料的时候,只需要反向转动收集辊这些边角料便能够轻易的从收集辊上剥离。
[0004]上述方案中,薄膜边角料被收卷在收集辊上,收集辊收卷满边角料后,将收集辊取下,更换新的收集辊再次收集,而已使用的收集辊仍处在被收集的边角料的中间,使得需要使用备份较多的收集辊,若要将收集辊上的边角料取下再次使用,则会由于边角料与收集辊之间抵紧,摩擦力较大,不易将边角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BOPP薄膜在线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收卷薄膜边角料的收卷装置,收卷装置包括第一收卷机构(2),第一收卷机构(2)包括旋转工作台(1),旋转工作台(1)包括水平放置的底盘(11),底盘(11)的上表面设置有转盘(12),底盘(1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主转轴(13),第一主转轴(13)的上端与转盘(12)的下表面的中部连接,第一主转轴(13)的下端穿过底盘(11)并伸出底盘(11),底盘(11)的下部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主转轴(13)转动的驱动机构(14),转盘(12)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收卷机构(2),第一收卷机构(2)包括竖直设置的收卷辊(21),收卷辊(21)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端面盖(211)和第二端面盖(212),第一端面盖(211)和第二端面盖(212)之间对称设置有两个辊面板(213),辊面板(213)的上端与第一端面盖(211)滑动连接,辊面板(213)的下端与第二端面盖(212)滑动连接,第一端面盖(211)和第二端面盖(212)之间还设置有第二主转轴(22),第二主转轴(22)的上端与第一端面盖(211)连接,第二主转轴(22)的下端与第二端面盖(212)连接,第二主转轴(22)的轴线、第一端面盖(211)的轴线和第二端面盖(212)的轴线共线,第一端面盖(211)的上端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个辊面板(213)相互靠近和相互远离的开合机构(23),第二端面盖(212)与转盘(12)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OPP薄膜在线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端面盖(211)的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条形通槽,开合机构(23)包括第一直线驱动器(231),第一直线驱动器(231)所在的中心线与两个第一条形通槽所在的直线垂直,第一直线驱动器(231)的输出端设置有横杆(232),横杆(232)与第一直线驱动器(231)垂直,且横杆(232)的中部与第一直线驱动器(231)的输出端连接,横杆(232)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杆(233),两个第一条形通槽内均竖直设置有竖杆(234),竖杆(234)的长度大于辊面板(213)的长度,竖杆(234)的下端面与第二端面杆的上表面抵接,竖杆(234)的上端穿过第一条形通槽伸出第一端面盖(211),连杆(233)的一端与横杆(232)的一端连接,连杆(233)的另一端与竖杆(234)的上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BOPP薄膜在线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条形通槽内设置有复位助力结构(235),复位助力结构(235)包括第二限位杆(2351),第二限位杆(2351)的两端与第一条形通槽的两个相对槽面连接,竖杆(234)处在第一条形通槽内的部分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限位杆(2351)穿过第一通孔与竖杆(234)滑动连接,第二限位杆(2351)上还套设有第二压力弹簧(2352),第二压力弹簧(2352)的一端与竖杆(234)连接,第二压力弹簧(2352)的另一端与第一条形槽的槽面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BOPP薄膜在线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端面盖(212)的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条形通槽,两个第二条形通槽所在的直线和两个第一条形通槽所在的直线共面且平行,两个第二条形通槽内均设置有底部支撑结构(236),底部支撑结构(236)包括矩形框(2361),矩形框(2361)的大小与第二条形通槽的大小一致,矩形框(2361)内设置有第三限位杆(2362),第三限位杆(2362)的两端分别与矩形框(2361)的两端连接,第三限位杆(2362)上滑动设置有滑块(2363),滑块(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为波,黄海南,陈林,王虎,李秀霞,张国举,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市金田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