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湿地高效脱氮及降低毒性调控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98121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6
一种人工湿地高效脱氮及降低毒性调控系统,包括进水渠,可调节堰板,人工湿地,出水沟,回流管,可调节田埂,阀门;所述进水渠与出水沟分别设置在该系统的两端,且通过所述回流管相连;相邻人工湿地之间设有可调节堰板;在所述人工湿地与进水渠、出水沟之间,错位设置可调节田埂,在相邻人工湿地之间的首尾端设有所述阀门;还设有水质检测系统和毒性检测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所述调控系统的调控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根据进水水质和水量变化规律,调节堰板和阀门,实现不同的进水水力负荷和污染物负荷,充分利用人工湿地净化面积和能力,实现脱氮实时动态削减,最终使出水达标排放,具有检测精度高、效率高、快速简便、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湿地高效脱氮及降低毒性调控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污染控制、水体修复及人工湿地处理领域,涉及人工湿地脱氮及降低毒性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生态化低成本的污水处理技术,与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相比,具有处理效果好、抗冲击能力强、易于运转维护、环境美学价值高等优点,故被广泛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工农业生产废水等领域。
[0003]申请号为CN201620215863.5的中国专利文件《一种可净化面源污染的消落带梯级人工湿地》,针对地表水低浓度氮污染处理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水生植物强化人工湿地反硝化、脱氮的应用,所使用的水生植物—鸢尾花能够显著通过根系分泌物增强氮吸收和反硝化作用,以及在植物氧传输过程中促进硝化作用。不过,该专利未充分考虑污水经过一次处理后是否达到预期处理效果,未深入研究污水多次循环处理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常规人工湿地的净化效果有限,在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人工湿地的净化效果不同,如若遇到大流量污染物会导致人工湿地湿地净化效果不佳的问题,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湿地高效脱氮及降低毒性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渠,可调节堰板,人工湿地,出水沟,回流管,可调节田埂,阀门;所述进水渠与出水沟分别设置在该系统的两端,且通过所述回流管相连;所述人工湿地数量为一个以上,并排设置在所述进水渠与出水沟之间,用于对水体进行净化,相邻人工湿地之间设有可调节堰板;在所述人工湿地与进水渠、出水沟之间,错位设置可调节田埂,在相邻人工湿地之间的首尾端设有所述阀门;所述可调节堰板的位置可以调节,以使得水流正常通过进入人工湿地或者阻挡水流通过;可调节田埂也可在竖直方向升降调节,使得水流正常通过由所述进水渠进入人工湿地或者由人工湿地排至出水沟或者阻挡水流通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湿地高效脱氮及降低毒性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渠前端及出水沟出口处设有水质检测系统和毒性检测系统,可以对湿地进水进行流量、水质和毒性物质浓度的实时监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湿地高效脱氮及降低毒性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工湿地包含:水生植物,生态填料,防渗保护层,防渗膜,基础夯实,所述防渗保护层下方铺设所述防渗膜,所述生态填料铺设在所述防渗保护层上,所述水生植物种植在所述生态填料内,所述防渗膜铺设在所述基础夯实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湿地高效脱氮及降低毒性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渠、1#可调节堰板、2#可调节堰板、1#人工湿地、2#人工湿地、3#人工湿地、出水沟、1#回流管、2#回流管、1#可调节田埂、2#可调节田埂、1#阀门、2#阀门;其中,所述进水渠与所述出水沟分别设置在该系统的两端,且通过1#回流管、2#回流管相连;所述1#人工湿地、2#人工湿地、3#人工湿地并排设置在所述进水渠与所述出水沟之间,用于对水体进行净化,所述1#人工湿地、2#人工湿地之间设置1#可调节堰板,2#人工湿地、3#人工湿地之间设置2#可调节堰板;所述2#人工湿地、3#人工湿地与进水渠之间设有1#可调节田埂,在所述1#人工湿地、2#人工湿地与出水沟之间设置2#可调节田埂,以使所述1#可调节田埂与2#可调节田埂之间形成错位设置;相邻的所述1#人工湿地的尾端、2#人工湿地的首端之间设有1#阀门11;在相邻的所述2#人工湿地的尾端、3#人工湿地的首端之间设有2#阀门。5.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湿地高效脱氮及降低毒性调控系统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取不含毒性物质的水样,每份分别加入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毒性物质,将发光细菌接种于液体发光培养基中,在室温下通气培养对数生长期,用缓冲液稀释至设定菌浓度后加入测试管中与试液混合均匀,读出样品管和对照管的光强度;根据浓度和相对发光强度值RLI得到毒性物质的检测标准曲线;第二步:农业排水由进水渠进入系统:农业排水经过水质检测系统进行检测,水质检测系统对进水含氮浓度C
N1
进行测定并判定:
或注:n:人工湿地数量;W1、W2、W
n
::1#人工湿地、2#人工湿地、n#人工湿地的面积,m2;q1:进水水力负荷,m3/(m2·
d);q0:标准水力负荷,m3/(m2·
d)Q:进水流量,m3/d;τR
N
:氮净化率,无量纲;C
N1
:进水氮浓度,mg/L;C
N0
:标准氮浓度,mg/L;同时毒性检测系统对进水毒性浓度C
T1
进行测定并判定:或注:n:人工湿地数量;W1、W2、W
n
:1#人工湿地、2#人工湿地、n#人工湿地的面积,m2;t1:进水毒性负荷,m3/(m2·
d);t0:标准毒性负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川徐元顾勇许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