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醇聚氧乙烯醚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8121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仲醇聚氧乙烯醚的生产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仲醇聚氧乙烯醚产品中仲醇残留量大的技术问题,通过采用仲醇聚氧乙烯醚的生产方法,步骤包括:(1)在催化剂存在下,以仲醇为起始剂,引发环氧乙烷加成反应得低环氧乙烷加成数仲醇聚氧乙烯醚中间物料;(2)低环氧乙烷加成数仲醇聚氧乙烯醚中间物料引发环氧乙烷加成反应得高环氧乙烷加成数仲醇聚氧乙烯醚产品;所述催化剂包括磷酸钛和三烃基叔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三烃基叔胺分子中的碳数为10~30;步骤(1)加成反应的温度为250~350℃;步骤(2)加成反应的温度为120~180℃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技术问题,可用于仲醇聚氧乙烯醚的工业生产中。仲醇聚氧乙烯醚的工业生产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仲醇聚氧乙烯醚的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仲醇聚氧乙烯醚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仲醇聚氧乙烯醚是在催化剂存在下,以仲醇为起始剂,引发环氧乙烷加成反应得到的产物。仲醇聚氧乙烯醚广泛应用于:纺织品,造纸以及冶金工业。具有可操作性的表面活性剂,有出色的润湿力,均匀的起泡性,优良的降低表面张力的性能,低黏度及低的流动点。鉴于现在对于自然保护的需求和防止污染,必须严格控制城市生活污水及工业污水的增长率,极好的生物降解及处理特征,目前仲醇聚氧乙烯醚转化率低,仲醇残余量高的问题,严重影响产品的收率和产能,因此希望找到一种减少仲醇聚氧乙烯醚的醇残留量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现有技术中在催化剂条件下仲醇与环氧乙烷反应得到的仲醇聚氧乙烯醚产品中仲醇残留量大的技术问题,提供新的仲醇聚氧乙烯醚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具有仲醇聚氧乙烯醚产品中仲醇残留量少的优点。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仲醇聚氧乙烯醚的生产方法,步骤包括:
[0006](1)在催化剂存在下,以仲醇为起始剂,引发环氧乙烷加成反应得低环氧乙烷加成数仲醇聚氧乙烯醚中间物料;
[0007](2)低环氧乙烷加成数仲醇聚氧乙烯醚中间物料引发环氧乙烷加成反应得高环氧乙烷加成数仲醇聚氧乙烯醚产品;
[0008]所述催化剂包括磷酸钛和三烃基叔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三烃基叔胺分子中的碳数为10~30;步骤(1)加成反应的温度为250~350℃;步骤(2)加成反应的温度为120~180℃。
[0009]首先,与常规的碱金属氢氧化物或碱金属醇盐催化剂相比,该生产方法由于采用了磷酸钛和/或三烃基叔胺为催化剂,能有效提高仲醇的转化率或降低仲醇聚氧乙烯醚产品中仲醇残留量。
[0010]另外,与常规的碱金属氢氧化物或碱金属醇盐催化剂相比,本专利技术采用所述的催化剂时,步骤(1)在加成反应的温度为250~350℃时比常规加成反应温度120~180℃更能得到低仲醇残留的仲醇聚氧乙烯醚物料。
[0011]但是可能由于随着环氧乙烷加成数的增加,氧乙烯单元之间的醚键解聚的趋势明显增加,以至于当加成反应环氧乙烷的投料总量与仲醇的投入量的摩尔比高于3时,已经无法相应提高仲醇聚氧乙烯醚产品中环氧乙烷的加成数,强行通入环氧乙烷也只能徒增加成反应容器的压力;但经过步骤(1)以后,把物料温度降低至120~180℃,可以继续顺利进行环氧乙烷加成反应从而得到低仲醇残留且更高环氧乙烷加成数的仲醇聚氧乙烯醚产品。
[0012]总之,本专利技术结合上述步骤(1)和步骤(2)综合利用了低仲醇残留和更高加成数的优点。
[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三烃基叔胺可表示为如下结构:
[0014][0015]其中R1~R3独立为C1~C28的烃基,且R1的碳数加R2的碳数加R3的碳数总和也即叔胺分子中的总碳数为10~30。
[0016]作为R1~R3烃基碳数的非限制性举例,R1~R3烃基碳数独立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或28。
[0017]作为非限制性的叔胺分子中的总碳数的举例,可以是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或30。
[0018]上述技术方案中,R1~R3独立优选为烷基。
[0019]作为所述叔胺非限制性的具体化合物的举例,例如但不限于是辛烷基二甲基叔胺、十六烷基二甲基叔胺、十八烷基二甲基叔胺、三辛烷基叔胺、三壬烷基叔胺、三癸烷基叔胺等等。
[0020]叔胺分子中的碳数太低时效果不够理想,比如分子中的碳数为6的三乙胺效果就不太理想。
[0021]上述技术方案中,作为步骤(1)加成反应的温度的非限制性举例,例如但不限于250℃、260℃、270℃、280℃、290℃、300℃、310℃、320℃、330℃、340℃等等。
[0022]上述技术方案中,作为步骤(2)加成反应的温度的非限制性举例,例如但不限于125℃、130℃、135℃、140℃、145℃、150℃、155℃、160℃、165℃、170℃、175℃、180℃等等。
[0023]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所述催化剂同时包括磷酸钛和三烃基叔胺。在降低仲醇聚氧乙烯醚产品中仲醇残留量方面,两者具有相互促进作用。
[0024]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磷酸钛与三烃基叔胺的重量比为0.01~100,例如但不限于0.05、0.08、0.1、0.2、0.3、0.4、0.5、1、1.5、2、2.5、3、3.5、4、4.5、5、8、10、20、30、40、50、60、70等等。
[0025]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磷酸钛与三烃基叔胺的重量比为0.02~50。
[0026]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磷酸钛与三烃基叔胺的重量比为0.1~10。
[0027]上述技术方案中,更进一步优选磷酸钛与三烃基叔胺的重量比为0.1~5。
[0028]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所述的仲醇选自由C8的仲醇、C9的仲醇、C10的仲醇、C11的仲醇、C12的仲醇、C13的仲醇、C14的仲醇、C15的仲醇、C16的仲醇、C17的仲醇和C18的仲醇所组成的物质组中的至少一种。
[0029]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步骤(1)加成反应中环氧乙烷的投料总量与仲醇的投入量的摩尔比为1~3。例如但不限于摩尔比为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等等。
[0030]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步骤(2)加成反应中环氧乙烷的投料总量与仲醇的投入量的摩尔比为4~15。更具体的非限制性的例子是4、5、6、7、8、9、10、11、12、13、14、15等等。
[0031]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步骤(1)和步骤(2)加成反应的压力独立为0.05~0.5MPa,例如但不限于独立为0.06MPa、0.07MPa、0.08MPa、0.09MPa、0.1MPa、0.15MPa、0.2MPa、0.25MPa、0.3MPa、0.35MPa、0.4MPa、0.45MPa等等。
[0032]催化剂的选择是本专利技术的关键,而对于催化剂的用量以及相关的工艺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合理选择且不必付出创造性劳动。仅作为非限制性举例,例如步骤(1)和步骤(2)催化剂的用量独立为各自步骤目标仲醇聚氧乙烯醚物料或产品重量的0.05~1%,具体可以是于0.06%、0.07%、0.08%、0.09%、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55%、0.6%、0.65%、0.7%、0.75%、0.8、0.85、0.9、0.95等等,更优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仲醇聚氧乙烯醚的生产方法,步骤包括:(1)在催化剂存在下,以仲醇为起始剂,引发环氧乙烷加成反应得低环氧乙烷加成数仲醇聚氧乙烯醚中间物料;(2)低环氧乙烷加成数仲醇聚氧乙烯醚中间物料引发环氧乙烷加成反应得高环氧乙烷加成数仲醇聚氧乙烯醚产品;其特征是:所述催化剂包括磷酸钛和三烃基叔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三烃基叔胺分子中的碳数为10~30;步骤(1)加成反应的温度为250~350℃;步骤(2)加成反应的温度为120~18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催化剂包括磷酸钛和三烃基叔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磷酸钛与三烃基叔胺的重量比为0.01~10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仲醇是由C8的仲醇、C9的仲醇、C10的仲醇、C11的仲醇、C12的仲醇、C13的仲醇、C14的仲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江锋侯海育陈静李翔王建臣江晓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多纶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