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深层地热耦合蓄热供热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98115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节能及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中深层地热耦合蓄热供热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运行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供热负荷建筑,获取预设典型日的逐时热负荷的R值;其中,所述R值为所述预设典型日中逐时热负荷与最大热负荷的比值;基于所处时间段是否位于峰电时间,以及获取的逐时热负荷的R值与预设阈值的关系,获得运行控制策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中深层地源热泵耦合蓄热系统由于运行控制策略简单导致的运行费用较高,以及对电网的“削峰填谷”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深层地热耦合蓄热供热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节能及可再生能源利用
,特别涉及一种中深层地热耦合蓄热供热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由于化石能源燃烧导致的以雾霾为代表的大气污染问题,对人们的健康以及生活品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可再生清洁能源供热技术日益受到关注,地热能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具有分布广泛、稳定可靠等优点,发展前景广阔。
[0003]地热能储集层根据储集层深度大致可分为3种类型,包括:0~200m的浅层地热能、200~3000m的中深层地热能以及3000~6000m的深部地热能;其中,以中深层地热能作为热源的中深层地源热泵供热系统,通常是通过在地下2000~3000m布置的地埋管换热器提取地热,再进一步通过热泵机组提升地热的品位从而实现对建筑物供热。上述的中深层地源热泵供热系统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且系统性能不易受地面气候条件影响;另外,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受气候条件的影响,用户的供热需求相对集中,在同一时间段内大量使用供热设施造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深层地热耦合蓄热供热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基于供热负荷建筑,获取预设典型日的逐时热负荷的R值;其中,所述R值为所述预设典型日中逐时热负荷与最大热负荷的比值;基于所处时间段是否位于峰电时间,以及获取的逐时热负荷的R值与预设阈值的关系,获得运行控制策略;其中,若所处时间段位于峰电时间,且获取的逐时热负荷的R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蓄热系统承担75%~85%供热负荷建筑热负荷,热泵机组承担15%~25%供热负荷建筑热负荷;若所处时间段位于峰电时间,且获取的逐时热负荷的R值小于预设阈值,则热泵机组系统承担75%~85%供热负荷建筑热负荷,蓄热系统承担15%~25%供热负荷建筑热负荷;若所处时间段不位于峰电时间,热泵机组系统承担100%供热负荷建筑热负荷,且所述热泵机组系统进行蓄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典型日的获取步骤包括:获取所述供热负荷建筑预设时期内的逐时热负荷,选取逐时热负荷中最大热负荷所在日作为典型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供热负荷建筑预设时期内的逐时热负荷的步骤包括:考虑气候条件和建筑特性的情况下,计算获取所述供热负荷建筑预设时期内的逐时热负荷;其中,所述气候条件包括太阳辐照度、环境温度和地温;所述建筑特性包括建筑类型、建筑热负荷特性以及建筑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负荷建筑为办公建筑、酒店建筑或商场建筑。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负荷建筑为办公建筑或商场建筑时,所述预设阈值为0.45~0.55;所述供热负荷建筑为酒店建筑时,所述预设阈值为0.55~0.65。6.一种中深层地热耦合蓄热供热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超师鹏宁旭丹刘迎文唐露甜丁涛屈治国郭安祥王若谷吴子豪王辰曦李峰李华张拓辛亚飞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