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硅碳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硅碳负极材料及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3798101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硅碳负极活性材料,其主要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SiO、聚合物、钛酸酯;所述聚合物具有如下结构单元:,其中,R1、R2、R3和R4均选自H、烷基、卤素或卤代烷基;所述钛酸酯具有如下结构通式:,其中,X选自单烷氧基、氧乙酸螯合基或乙二酸螯合基中的一种,Y选自脂肪酸酯基、磷酸酯基、焦磷酸酯基或亚磷酸酯基中的一种,且1≤m≤4,m+n≤6。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SiO、聚合物中加入钛酸酯,三者发生原位偶联反应,即钛酸酯作为连接SiO与聚合物的桥梁,通过化学键定向与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结合,增强硅碳负极材料中SiO与碳的结合力,降低材料在电池循环过程中膨胀粉化、硅碳分离的风险。硅碳分离的风险。硅碳分离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硅碳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硅碳负极材料及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电池
,涉及一种硅碳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硅碳负极材料及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因其具有诸多优点,如重量轻、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和寿命长等,而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然而,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高比能锂离子电池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以石墨为负极的商用锂离子电池已接近自身能量密度的极限(372mAh/g),因此探索更高比能电极材料替代目前商业使用的材料十分必要。
[0003]相对于石墨负极材料而言,硅基负极材料具有极高的理论比容量(室温下比容量3580mAh/g),且资源丰富,成本低廉,被认为是极具应用前景的新一代高比能负极材料。然而,硅在合金化过程中,会由于锂离子的嵌入而产生巨大的体积膨胀,体积变化过大会导致硅碳分离、电极粉化,甚至脱离集流体,致使电池容量迅速衰减,降低循环性能。
[0004]为避免体积膨胀所造成的硅碳分离问题,研究者开发了很多种粘结剂,但是粘结剂的加入通常会降低其导电性,而且容易造成硅分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碳负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SiO、聚合物、钛酸酯;所述聚合物具有如下结构单元:,其中,R1、R2、R3和R4均选自H、烷基、卤素或卤代烷基;所述钛酸酯具有如下结构通式:,其中,X选自单烷氧基、氧乙酸螯合基或乙二酸螯合基中的一种,Y选自脂肪酸酯基、磷酸酯基、焦磷酸酯基或亚磷酸酯基中的一种,且1≤m≤4,m+n≤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碳负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和钛酸酯的摩尔比为(1~5):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碳负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为聚乙二醇、聚氟代乙二醇或聚氯乙基乙二醇。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硅碳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球磨处理后的SiO粉体与聚合物、钛酸酯、去离子水混合,在60~80℃下反应24~48h,得混合液;球磨处理后的SiO粉体与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50):(1~50);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液敞口加热搅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科成王伟成李明慧张彰周震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