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8075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5
本揭露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括基板、发光单元以及第一扩散元件。发光单元设置于基板上。第一扩散元件设置于发光单元上且包括第一表面。第一表面具有多个第一微结构单体。多个第一微结构单体于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排列,且第一方向不同于第二方向。本揭露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可改善画面有颗粒感的问题或可提升视效品味。提升视效品味。提升视效品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装置


[0001]本揭露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改善画面有颗粒感的问题或可提升视效品味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子装置或拼接电子装置已广泛地应用于通讯、显示、车用或航空等不同领域中。随电子装置蓬勃发展,电子装置朝向轻薄化开发,因此对于电子装置的可靠度或质量要求越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揭露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可改善画面有颗粒感的问题或可提升视效品味。
[0004]根据本揭露的实施例,电子装置包括基板、发光单元以及第一扩散元件。发光单元设置于基板上。第一扩散元件设置于发光单元上且包括第一表面。第一表面具有多个第一微结构单体。多个第一微结构单体于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排列,且第一方向不同于第二方向。
附图说明
[0005]包括附图以便进一步理解本揭露,且附图并入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说明本揭露的实施例,并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揭露的原理。
[0006]图1A为本揭露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0007]图1B为图1A的区域R1的放大示意图;
[0008]图1C为图1A的第一微结构单体的立体示意图;
[0009]图1D为图1A的第二微结构单体的立体示意图;
[0010]图1E为图1A的第一棱镜层的立体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揭露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第一微结构单体的立体示意图;
[0012]图3为本揭露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第一棱镜层的立体示意图;
[0013]图4A为本揭露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0014]图4B为图4A的区域R2的放大示意图;
[0015]图5为本揭露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0016]附图标号说明
[0017]100、100a、100b:电子装置;
[0018]110:基板;
[0019]120:发光单元;
[0020]121、131:上表面;
[0021]122、132:下表面;
[0022]123:侧表面;
[0023]130:保护层;
[0024]140:第一扩散元件;
[0025]141:第一表面;
[0026]142:第二表面;
[0027]143、144、145、146、S1、S2、S3、S4、S5、S6、S7、S8、S9、S10、S11、S12、S13、S14:侧边;
[0028]147、147a:第一微结构单体;
[0029]148:第二微结构单体;
[0030]150、150a:第一棱镜层;
[0031]151:第一棱镜膜;
[0032]1511、1531、1571、1591、1711、1731:突出表面;
[0033]152:第一黏着层;
[0034]153:第二棱镜膜;
[0035]154、156、158:黏着层;
[0036]155:扩散元件;
[0037]1551、161:平滑表面;
[0038]157、159:棱镜膜;
[0039]160:第二扩散元件;
[0040]162:粗糙表面;
[0041]170:第二棱镜层;
[0042]171:第三棱镜膜;
[0043]172:第二黏着层;
[0044]173:第四棱镜膜;
[0045]180:光学模块;
[0046]181:第三扩散元件;
[0047]1811:第三表面;
[0048]1812:第四表面;
[0049]182:蓝光穿透膜;
[0050]183:色转换层;
[0051]A1:第一面积;
[0052]A2:第二面积;
[0053]DT1、DT2、DT3:距离;
[0054]D1:第一距离;
[0055]D2:第二距离;
[0056]D3:第三距离;
[0057]D4:第四距离;
[0058]D5:第五距离;
[0059]D6:第六距离;
[0060]L1、L2:长度;
[0061]P1、P2、P3、P4、P5、P6、P7、P8、P9、P10、P11、P12:顶点;
[0062]P13:凹点;
[0063]R1:区域;
[0064]T1:第一厚度;
[0065]T2:第二厚度;
[0066]X1:第一方向;
[0067]X2:第三方向;
[0068]X3:第一延伸方向;
[0069]Y1:第二方向;
[0070]Y2:第四方向;
[0071]Y3:第二延伸方向;
[0072]Z: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73]通过参考以下的详细描述并同时结合附图可以理解本揭露,须注意的是,为了使读者能容易了解及为了附图的简洁,本揭露中的多张附图只绘出电子装置的一部分,且附图中的特定元件并非依照实际比例绘图。此外,图中各元件的数量及尺寸仅作为示意,并非用来限制本揭露的范围。
[0074]在下文说明书与权利要求中,“含有”与“包括”等词为开放式词语,因此其应被解释为“含有但不限定为
…”
之意。
[0075]应了解到,当元件或膜层被称为在另一个元件或膜层“上”或“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膜层时,它可以直接在此另一元件或膜层上或直接连接到此另一元件或层,或者两者之间存在有插入的元件或膜层(非直接情况)。相反地,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个元件或膜层“上”或“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膜层时,两者之间不存在有插入的元件或膜层。
[0076]虽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
”…
可用以描述多种组成元件,但组成元件并不以此术语为限。此术语仅用于区别说明书内单一组成元件与其它组成元件。权利要求中可不使用相同术语,而依照权利要求中元件宣告的顺序以第一、第二、第三

取代。因此,在下文说明书中,第一组成元件在权利要求中可能为第二组成元件。
[0077]于文中,“约”、“大约”、“实质上”、“大致上”的用语通常表示在一给定值或范围的10%内、或5%内、或3%之内、或2%之内、或1%之内、或0.5%之内。在此给定的数量为大约的数量,亦即在没有特定说明“约”、“大约”、“实质上”、“大致上”的情况下,仍可隐含“约”、“大约”、“实质上”、“大致上”的含义。
[0078]在本揭露一些实施例中,关于接合、连接的用语例如“连接”、“互连”等,除非特别定义,否则可指两个结构是直接接触,或者亦可指两个结构并非直接接触,其中有其它结构设于此两个结构之间。且此关于接合、连接的用语亦可包括两个结构都可移动,或者两个结构都固定的情况。此外,用语“耦接”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性连接手段。
[0079]在本揭露一些实施例中,可使用光学显微镜(op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以及第一扩散元件,设置于所述发光单元上,且包括第一表面,其中所述第一表面具有多个第一微结构单体,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微结构单体于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排列,且所述第一方向不同于所述第二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微结构单体中的两个相邻的第一微结构单体之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距离,且所述多个第一微结构单体中的另两个相邻的第一微结构单体之间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具有第二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不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微结构单体的形状为金字塔形、X形以及内凹六角锥形中的一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扩散元件还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具有多个第二微结构单体,所述多个第二微结构单体于第三方向与第四方向排列,且所述第三方向不同于所述第四方向。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微结构单体的形状与所述多个第二微结构单体的形状不同。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扩散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扩散元件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棱镜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扩散元件与所述第二扩散元件之间,其中所述第一棱镜层包括第一棱镜膜、第一黏着层以及第二棱镜膜,且所述第一黏着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棱镜膜与所述第二棱镜膜之间。10.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铃洁李泱叡吴亭莹
申请(专利权)人: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