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7914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体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覆盖层材料光取出效率低等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该器件的覆盖层材料,是以中心苯或N杂苯为核心,连接至少含有一个苯并五元杂环和N杂桥连基团,其具有较强的刚性结构、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较好的热稳定性高温下不易分解,将其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作为覆盖层,可有效提升光取出效果,减少器件内部光的全反射以及焦耳热的生成,从而增加器件的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增加器件的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
,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0002]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是指在外加电场的驱动下,有机半导体材料和发光材料通过载流子注入和复合导致发光的现象,它能够将电能直接转化为光能。由于其具有超轻薄、全固化、低耗电、自发光、响应速度快、色域宽、温度特性好和柔性显示等优点,在信息显示和固态照明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0003]OLED中,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来自阴极的电子和阳极的空穴进入有机层进行复合释放能量,将能量传递给有机发光化合物,使其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受激发的分子由激发态返回基态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形成的发光现象。OLED是一种似三明治的夹心结构,通常由阳极、阴极以及在这两个电极之间形成的有机层组成。目前,OLED涉及的有机层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空穴阻挡层、发光层、电子阻挡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覆盖层等。虽然OLED制作工艺不断地创新和改革,但其大规模的应用在商品化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这是由于现阶段有机发光材料的发展还不够完善导致的。
[0004]对于覆盖层材料来说,传统上所用的覆盖层材料大多数为无机材料,存在一定的弊端,一方面,无机材料蒸镀温度较高,器件因高温而引起变形,使得覆盖层不能精准的进行蒸镀,另一方面,器件内部的光由于波导效应,增加光的全反射现象,降低其内部光的取出效率;此外,OLED器件的阴极多为化学性质较为活泼的金属,极易在含有氧气的环境中受到侵蚀,特别是在含有水汽的空气中发生电化学腐蚀,给器件带来非常大的危害,降低器件的使用寿命。为了改善有机发光器件的光取出效率以及提高器件的使用寿命,需要开发具有在可见光区具有较低吸收、折射率高、薄膜稳定性优异、耐久性良好的覆盖层材料是至关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影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0006]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阳极、阴极、有机物层,所述有机物层包含覆盖层,所述覆盖层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
[0007][0008]在式I中,所述Ar1~Ar3彼此相同或不同,其中至少有一个选自式II所示基团,其余
的彼此相同或不同,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香族环与C3~C30的脂肪族环的稠环基中的任意一种;
[0009][0010]在式II中,所述L0选自如下所示基团及其组合中的任意一种;
[0011][0012]所述Z彼此相同或不同,选自CH或N原子,且每个基团中至少一个Z选自N原子;当Z与其他基团键合时,所述Z选自C原子;
[0013]所述R1彼此相同或不同,选自氢、氘、氰基、三氟甲基、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2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12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12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的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
[0014]所述a1选自0、1、2或3,所述a2选自0、1、2、3、4或5;当存在两个或多个R1时,两个或多个R1彼此相同或不同,或相邻的两个R1之间可以相互连接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环;
[0015]所述x1选自O、S、NR
a
中的任意一种;所述R
a
选自氢、氘、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2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12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12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的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
[0016]所述Y彼此相同或不同,选自CH或N原子;
[0017]所述R、R

彼此相同或不同,选自氢、氘、氰基、三氟甲基、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2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12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12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的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
[0018]所述m选自0、1、2、3或4;当存在两个或多个R时,两个或多个R彼此相同或不同,或相邻的两个R之间可以相互连接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环;
[0019]所述m

选自0、1或2;
[0020]所述x彼此相同或不同,选自CH或N原子,当x与其他基团键合时,所述x选自C原子;
[0021]所述R2选自氢、氘、氰基、三氟甲基、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2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12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12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的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
[0022]所述n选自0、1、2或3;
[0023]所述L1~L3彼此相同或不同,选自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亚杂芳基、二价的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香族环与C3~C30的脂肪族环的稠环基中的任意一种。
[0024]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式I化合物,是以中心苯或N杂苯为核心,连接至少含有一个苯并五元杂环和N杂桥连基团,其具有较强的刚性,材料成膜后,形成致密性高的膜层,从而使膜层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同时,式I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较好的热稳定性高温下不易分解,将其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作为覆盖层,可有效提升光取出效果,
减少器件内部光的全反射,降低器件内部的焦耳热的生成,从而增加器件的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中,未指定为特定同位素的任何原子被包括作为该原子的任何稳定同位素,并且包含处于其天然同位素丰度与非天然丰度两者的原子。
[0027]在本专利技术中,“*”意指与另一取代基连接的部分。
[0028]在本专利技术中,当取代基在环上的位置不固定时,表示其可连接于所述环的相应可选位点中的任一个。例如,可表示等。以此类推。
[0029]在本说明书中,当取代基或连接位点所在键贯穿于两个或多个环时,表明其可连接于所述两个或两个环的任一个,具体可连接于所述环的相应可选位点中的任一个。例如,可表示可表示可表示以此类推。
[003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卤素原子实例可包括氟、氯、溴或碘。
[003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烷基是指烷烃分子中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得到的一价基团,其可以为直链烷基或支链烷基,优选具有1至12个碳原子,更优选具有1至8个碳原子,特别优选具有1至6个碳原子。烷基可以是取代或未取代的。具体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阳极、阴极、有机物层,所述有机物层包含覆盖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层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在式I中,所述Ar1~Ar3彼此相同或不同,其中至少有一个选自式II所示基团,其余的彼此相同或不同,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香族环与C3~C30的脂肪族环的稠环基中的任意一种;在式II中,所述L0选自如下所示基团及其组合中的任意一种;所述Z彼此相同或不同,选自CH或N原子,且每个基团中至少一个Z选自N原子;当Z与其他基团键合时,所述Z选自C原子;所述R1彼此相同或不同,选自氢、氘、氰基、三氟甲基、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2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12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12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的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所述a1选自0、1、2或3,所述a2选自0、1、2、3、4或5;当存在两个或多个R1时,两个或多个R1彼此相同或不同,或相邻的两个R1之间可以相互连接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环;所述x1选自O、S、NR
a
中的任意一种;所述R
a
选自氢、氘、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2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12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12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的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所述Y彼此相同或不同,选自CH或N原子;所述R、R

彼此相同或不同,选自氢、氘、氰基、三氟甲基、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2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12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12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的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所述m选自0、1、2、3或4;当存在两个或多个R时,两个或多个R彼此相同或不同,或相邻的两个R之间可以相互连接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环;所述m

选自0、1或2;所述x彼此相同或不同,选自CH或N原子,当x与其他基团键合时,所述x选自C原子;所述R2选自氢、氘、氰基、三氟甲基、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2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12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12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的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所述n选自0、1、2或3;所述L1~L3彼此相同或不同,选自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亚杂芳基、二价的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香族环与C3~C30的脂肪族环的稠环基中的任意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L0选自如下所示基团中的任意一种;所述Z彼此相同或不同,选自CH或N原子,且每个基团中至少一个Z选自N原子;当Z与其他基团键合时,所述Z选自C原子;所述R1彼此相同或不同,选自氢、氘、氰基、三氟甲基、卤素或被一个或多个氘、C1~C12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如下基团中的任意一种: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叔丁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金刚烷基、降冰片烷基、苯基、联苯基、三联苯基、萘基、吡啶基或嘧啶基;所述a1选自0、1、2或3,所述a2选自0、1、2、3、4或5,所述a3选自0、1、2、3或4,所述a4选自0、1、2、3、4、5或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L0选自如下所示基团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选自如下所示基团中的任意一种;所述R、R

彼此相同或不同,选自氢、氘、氰基、三氟甲基、卤素或被一个或多个氘、C1~C12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如下基团中的任意一种: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叔丁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金刚烷基、降冰片烷基、苯基、联苯基、三联苯基、萘基、吡啶基、嘧啶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喹唑啉基或喹喔啉基;所述m1选自0、1、2、3或4,所述m2选自0、1、2或3,所述m3选自0、1或2,所述m4选自0或1,当存在两个或多个R时,两个或多个R彼此相同或不同,或相邻的两个R之间可以相互连接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环;所述m

选自0、1或2,所述m”选自0或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选自如下所示基团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x1彼此相同或不同,选自O、S或NR
a
中的任意一种;所述R
a
选自氢、氘或被一个或多个氘、C1~C12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如下基团中的任意一种: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叔丁基、环丙烷基、环丁烷基、环戊烷基、环己烷基、环庚烷基、金刚烷基、降冰片烷基、苯基、联苯基、萘基、蒽基、菲基、三亚苯基、吡啶基或嘧啶基;所述b1选自0、1、2、3、4或5,所述b2选自0、1、2、3或4,所述b3选自0、1、2、3、4、5、6或7。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Ar1~Ar3彼此相同或不同,其中至少有一个选自式II所示基团,其余的彼此相同或不同,选自如下所示基团中的任意一种;所述R3彼此相同或不同,选自氢、氘、氰基、三氟甲基、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2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12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
C2~C30的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所述c1选自0、1、2、3、4或5,所述c2选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影郭建华孙月刘小婷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海谱润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