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器件、发光装置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5141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光器件、发光装置及显示装置,涉及照明及显示技术领域。该发光器件包括:衬底;第一透光层,位于所述衬底的一侧;第二透光层,位于所述第一透光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二透光层远离所述第一透光层的一侧;至少一个发光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第二透光层的一侧;第二电极,位于所述至少一个发光层远离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其中,所述发光器件的出光方向为沿所述第二透光层指向所述第一透光层的方向,所述第一透光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透光层的折射率。该发光器件可以实现主波长红移,拓展了发光器件的应用范围。发光器件的应用范围。发光器件的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光器件、发光装置及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发光器件、发光装置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产品进入汽车领域,在室外使用环境下,汽车法规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产品的可靠性、色度与主波长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其中,主波长为发光器件的光谱辐射功率最大处的波长。
[0003]相关技术中,深红发光器件的主波长较短,不能满足车灯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器件、发光装置及显示装置,该发光器件可以实现主波长红移,拓展了发光器件的应用范围。
[0005]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器件,包括:
[0007]衬底;
[0008]第一透光层,位于所述衬底的一侧;
[0009]第二透光层,位于所述第一透光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0010]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二透光层远离所述第一透光层的一侧;
[0011]至少一个发光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第二透光层的一侧;
[0012]第二电极,位于所述至少一个发光层远离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
[0013]其中,所述发光器件的出光方向为沿所述第二透光层指向所述第一透光层的方向,所述第一透光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透光层的折射率。
[0014]可选的,沿所述第二透光层指向所述第一透光层的方向,所述第一透光层的厚度范围为L1+k*T1,其中,L1的范围为80nm~130nm,k为任意自然数,T1的范围为160nm~180nm。
[0015]可选的,沿所述第二透光层指向所述第一透光层的方向,所述第二透光层的厚度范围为L2+k*T2,其中,L2的范围为110nm~150nm,k为任意自然数,T2的范围为160nm~180nm。
[0016]可选的,沿所述第二透光层指向所述第一透光层的方向,所述第一透光层的厚度范围包括80nm~130nm或250nm~290nm。
[0017]可选的,沿所述第二透光层指向所述第一透光层的方向,所述第二透光层的厚度范围包括120nm~140nm或280nm~320nm。
[0018]可选的,所述第一透光层的折射率范围为1.9~2.2;所述第二透光层的折射率范围为1.4~1.6。
[0019]可选的,所述第一透光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透光子层;所述第二透光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透光子层;
[0020]沿所述发光器件的所述出光方向,各所述第一透光子层的折射率逐渐增大,各所述第二透光子层的折射率逐渐增大。
[0021]可选的,所述发光器件包括一个所述发光层;
[0022]所述发光器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上依次叠层设置的第一载流子注入层、第一载流子传输层、第二载流子阻挡层、所述发光层、第一载流子阻挡层、第二载流子传输层和第二载流子注入层。
[0023]可选的,所述发光器件包括两个所述发光层,两个所述发光层分别为第一发光层和第二发光层;
[0024]所述发光器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上依次叠层设置的第一载流子注入层、第一载流子传输层、第二载流子阻挡层、所述第一发光层、第一载流子阻挡层、第二载流子传输层、第一电荷产生层、第二电荷产生层、第三载流子传输层、第四载流子阻挡层、所述第二发光层、第三载流子阻挡层、第四载流子传输层和第二载流子注入层。
[0025]第二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装置,包括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发光器件。
[0026]第三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发光器件。
[002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器件、发光装置及显示装置,其中,发光器件包括:衬底;第一透光层,位于所述衬底的一侧;第二透光层,位于所述第一透光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二透光层远离所述第一透光层的一侧;至少一个发光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第二透光层的一侧;第二电极,位于所述至少一个发光层远离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其中,所述发光器件的出光方向为沿所述第二透光层指向所述第一透光层的方向,所述第一透光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透光层的折射率。
[0028]这样,沿发光器件的出光方向,第二透光层的折射率小于第一透光层的折射率,可以增加第一透光层和第二透光层之间界面的反射作用,增加了第一透光层和第二透光层间的反射光强度,进而增强发光器件的微腔效应,可以增强发光器件的深红色光的耦合出光效率,实现发光器件的主波长红移,拓展了发光器件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器件的微腔效应的原理示意图;
[0033]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个透光子层的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色度图;
[0035]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器件的色度图的x坐标与空穴传输层的厚度的变化曲线图;
[0036]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叠层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叠层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9]除非上下文另有要求,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被解释为开放、包含的意思,即为“包含,但不限于”。在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示例”、“特定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旨在表明与该实施例或示例相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示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所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以任何适当方式包括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0040]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当介绍本申请的元素及其实施例时,冠词“一”、“一个”、“该”和“所述”旨在表示存在一个或者多个要素;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用语“包含”、“包括”、“含有”和“具有”旨在包括性的并且表示可以存在除所列要素之外的另外的要素;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第一透光层,位于所述衬底的一侧;第二透光层,位于所述第一透光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二透光层远离所述第一透光层的一侧;至少一个发光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第二透光层的一侧;第二电极,位于所述至少一个发光层远离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其中,所述发光器件的出光方向为沿所述第二透光层指向所述第一透光层的方向,所述第一透光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透光层的折射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透光层指向所述第一透光层的方向,所述第一透光层的厚度范围为L1+k*T1,其中,L1的范围为80nm~130nm,k为任意自然数,T1的范围为160nm~180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透光层指向所述第一透光层的方向,所述第二透光层的厚度范围为L2+k*T2,其中,L2的范围为110nm~150nm,k为任意自然数,T2的范围为160nm~180n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透光层指向所述第一透光层的方向,所述第一透光层的厚度范围包括80nm~130nm或250nm~290n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透光层指向所述第一透光层的方向,所述第二透光层的厚度范围包括120nm~140nm或280nm~320nm。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景姝王乐杜小波韩城李彦松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