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引导神经阻滞辅助固定支架及其辅助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7892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声引导神经阻滞辅助固定支架及其辅助方法,包括调节支座与调节支座固定连接的滑动杆、滑动杆上设置的顶盖以及滑动杆上设置的升降机构外壳。启动电动伸缩杆将穿刺调节支架和超声探头夹持架调整位置,并将超声波探头套进超声探头夹持架,受弹性气垫挤压稳固作用稳定抵在患者穿刺部位皮肤上;旋钮驱动一号锥形齿轮,一号锥形齿轮带动二号锥形齿轮转动,二号锥形齿轮共同驱动与驱动轴连接的一号锥形齿轮,驱动轴带动穿刺架转动,结合指针的指示作用,最终确定穿刺朝向。各个功能组件调节能力强,适用于多种穿刺场合,与不同穿刺手术的融合性强,且穿刺角度可精细调整,多次实验再确定最终穿刺,因而能有效降低穿刺偏位的情况。穿刺偏位的情况。穿刺偏位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声引导神经阻滞辅助固定支架及其辅助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神经阻滞麻醉

,具体涉及一种超声引导神经阻滞辅助固定支架及其辅助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神经阻滞是慢性疼痛治疗的一种微创治疗技术,在了解原发病灶所在的部位、了解引起疼痛的途径和原因前提下,通过超声引导技术下准确对引起疼痛的支配神经、肌肉的起始点、触发点以及牵扯痛等使用少量的治疗药物,精准的注射到病变的神经旁或肌肉、肌腱旁,达到治疗精确性高、效果确切、副作用更小的目的。具体过程是超声仪接受通过超声波来自人体发出的信息进行图像处理,然后在屏幕上显示出超声解剖的声像图,疼痛科使用肌骨超声的优点,可以动态的、实时的对人体的组织进行监测,对神经、肌肉、肌腱、血管、骨骼、关节的滑囊组织有着高清晰的分辨能力。
[0003]现有的超声引导神经阻滞过程中,因为需要医生个人同时完成穿刺部位的超声引导确定穿刺方向和穿刺进针术,因而对医生能力要求高、穿刺难度大,易于发生穿刺偏位。对此,申请号CN202110646659.4公开的一种麻醉科超声引导的神经阻滞穿刺支架,公开通过吸盘座和配重块增加支架整体稳定性,U型架、翻转板和卡扣单元可将超声探头固定,伸缩杆、套筒、固定螺栓、锁紧螺栓、套环和竖杆一方面避免手动扶持超声探头,降低了工作难度,另一方面调节超声探头的位置,使用方便;但该专利存在的问题在于术前调节设备步骤繁琐,比如每次需要调节套环的高度,都需要双手解锁锁紧螺栓在竖杆上的位置,且该专利的穿刺针支撑板只能提供三种型号的穿刺孔,此外该穿刺孔的位置限定在U型架前方,无法根据真实的穿刺情况随意调整穿刺角度和朝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声引导神经阻滞辅助固定支架及其辅助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超声引导神经阻滞辅助固定支架及其辅助方法,包括调节支座与调节支座固定连接的滑动杆、滑动杆上设置的顶盖以及滑动杆上设置的升降机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座包括与滑动杆固定连接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下方通过手柄调节螺柱连接移动块,所述手柄调节螺柱尾部设有限制移动块位移的双螺栓;
[0007]所述升降机构外壳前端通过设置电动伸缩杆与穿刺调节支架连接,所述穿刺调节支架底端通过连接件与超声探头夹持架连接,所述超声探头夹持架与连接件之间设有固定块。
[0008]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外壳后端设有通过轴销转动连接的按压握柄,所述升降机构外壳内部通过壳体延伸分成上下两部分组成,位于所述升降机构外壳下半部内部的轴销其下端设有第一滑动片,位于所述升降机构外壳上半部内部设有第二滑动片,所述第一滑
动片和第二滑动片中心都设有空槽用于贯穿在滑动杆上。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滑动片底部与升降机构外壳下半部内壁之间设有伸缩弹簧,所述第二滑动片与升降机构外壳上半部内壁之间设有伸缩弹簧,所述第一滑动片与第二滑动片之间设有T型连接杆,该T型连接杆的T型头座抵在第一滑动片上,且T型连接杆的穿过第二滑动片,且T型连接杆尾部的螺纹连接部上设置双螺栓,所述第二滑动片一端设有与滑动杆贴合的摩擦阻块。
[0010]优选地,所述穿刺调节支架和超声探头夹持架都呈圆形,所述穿刺调节支架外侧设有滑动槽。
[0011]优选地,所述穿刺调节支架外侧的滑动槽上滑动连接设置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上设有旋钮、驱动系统、穿刺架和驱动轴,通过旋钮控制驱动系统,所述驱动系统设置在驱动系统外壳内部,所述驱动系统包括一号锥形齿轮和二号锥形齿轮,所述一号锥形齿轮、二号锥形齿轮各设置双数,所述一号锥形齿轮一端连接旋钮且另一端连接两个二号锥形齿轮,所述二号锥形齿轮分布在驱动系统外壳内壁前后端,所述二号锥形齿轮右侧共同连接另一个一号锥形齿轮,该一号锥形齿轮连接驱动轴,所述驱动系统外壳外连接驱动轴处设有刻度尺,所述驱动轴上设有指针,所述驱动轴末端连接穿刺架。
[0012]优选地,所述超声探头夹持架分为两半对称的夹持架,该夹持架一端与固定块转动连接,且位于固定块前端的夹持架之间通过复位弹簧连接,该夹持架另一端连接处设有夹持闭合开口,所述超声探头夹持架上设有弹性气垫。
[0013]优选地,所述驱动系统外壳通过滑块与滑动槽相互配合滑动连接,位于所述滑动槽底部设有若干摩擦凹块,所述滑块底部设有若干摩擦凸块,所述摩擦凸块和摩擦凹块相互形成运动阻碍,所述滑块上端面与滑动槽顶部存有空隙。
[0014]为继续解决上述提及问题,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另一技术方案为:一种如上所述超声引导神经阻滞辅助固定支架的辅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步骤一:医护人员手持超声波探头对患者穿刺部位进行最后确定,接下来选定位置将固定块抵靠在病床或者手术台四周床沿的上表面,调节移动块致使其与固定块紧密夹在病床或者手术台的床沿,依次拧紧手柄调节螺柱尾部的双螺栓;
[0016]步骤二:单手下压按压握柄,使得按压握柄的凸轮部位对第一滑动片向下施力,同时第一滑动片底部受伸缩弹簧的支撑作用,第一滑动片从倾斜转成横向水平状态,且第一滑动片的一端带动T型连接杆做向上运动,T型连接杆上的双螺栓也与之做同步向上运动,于是第二滑动片受到伸缩弹簧的影响也暂时恢复至横向水平状态,第二滑动片连接摩擦阻块的一端向远离滑动杆外侧的方向运动,此时摩擦阻块解除对滑动杆的摩擦作用;
[0017]将升降机构外壳移动至离患者穿刺部位合适高度位置,然后转动升降机构外壳的横向水平角度,确定便于穿刺的视角,松手按压握柄,此时按压握柄的凸轮部位收复并撤销对第一滑动片向下施力,第一滑动片底部受伸缩弹簧的支撑作用,整体向上运动,因第一滑动片一端受到T型连接杆重力向下作用于是呈倾斜状态,T型连接杆向下运动同时双螺栓带动第二滑动片的一端向下压,同时第二滑动片受到伸缩弹簧作用其另一端向上运动,此时摩擦阻块恢复对滑动杆的阻碍运动作用;完成升降机构外壳在患者穿刺部位合适高度位置和横向水平角度的位置确定;
[0018]步骤三:通过启动电动伸缩杆将穿刺调节支架和超声探头夹持架调整到超声波探
头的正上方位置,并将超声波探头套进超声探头夹持架,受弹性气垫挤压稳固作用稳定抵在患者穿刺部位皮肤上;
[0019]向上提起驱动系统外壳,使得驱动系统外壳底部的摩擦凸块与滑动槽内的摩擦凹块脱离,摩擦凸块和摩擦凹块的阻碍运动关系暂时取消,与此同时拨动驱动系统外壳朝着穿刺调节支架做圆周运动,驱动系统外壳将带动滑块到达合适的穿刺方位,竖直放下驱动系统外壳,摩擦凸块和摩擦凹块的阻碍运动关系恢复;
[0020]转动旋钮,旋钮驱动与之连接的一号锥形齿轮,实现通过一号锥形齿轮带动二号锥形齿轮转动,最终驱动系统外壳内部前后端的二号锥形齿轮共同驱动与驱动轴连接的一号锥形齿轮,驱动轴带动穿刺架转动,结合指针在刻度尺上的转动角度指示作用,从而最终确定穿刺架的穿刺朝向,其中的穿刺架可根据穿刺针的直径更换连接不同型号。
[002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引导神经阻滞辅助固定支架,包括调节支座(100)、与调节支座(100)固定连接的滑动杆(104)、滑动杆(104)上设置的顶盖(105)以及滑动杆(104)上设置的升降机构外壳(200),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座(100)包括与滑动杆(104)固定连接的固定块(101),所述固定块(101)下方通过手柄调节螺柱(103)连接移动块(102),所述手柄调节螺柱(103)尾部设有限制移动块(102)位移的双螺栓;所述升降机构外壳(200)前端通过设置电动伸缩杆(300)与穿刺调节支架(400)连接,所述穿刺调节支架(400)底端通过连接件(600)与超声探头夹持架(500)连接,所述超声探头夹持架(500)与连接件(600)之间设有固定块(7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引导神经阻滞辅助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外壳(200)后端设有通过轴销(202)转动连接的按压握柄(201),所述升降机构外壳(200)内部通过壳体延伸分成上下两部分组成,位于所述升降机构外壳(200)下半部内部的轴销(202)其下端设有第一滑动片(203),位于所述升降机构外壳(200)上半部内部设有第二滑动片(204),所述第一滑动片(203)和第二滑动片(204)中心都设有空槽用于贯穿在滑动杆(104)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声引导神经阻滞辅助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片(203)底部与升降机构外壳(200)下半部内壁之间设有伸缩弹簧,所述第二滑动片(204)与升降机构外壳(200)上半部内壁之间设有伸缩弹簧,所述第一滑动片(203)与第二滑动片(204)之间设有T型连接杆(205),该T型连接杆(205)的T型头座抵在第一滑动片(203)上,且T型连接杆(205)的穿过第二滑动片(204),且T型连接杆(205)尾部的螺纹连接部上设置双螺栓,所述第二滑动片(204)一端设有与滑动杆(104)贴合的摩擦阻块(20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引导神经阻滞辅助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调节支架(400)和超声探头夹持架(500)都呈圆形,所述穿刺调节支架(400)外侧设有滑动槽(40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声引导神经阻滞辅助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调节支架(400)外侧的滑动槽(401)上滑动连接设置角度调节机构(800),所述角度调节机构(800)上设有旋钮(801)、驱动系统、穿刺架(804)和驱动轴(805),通过旋钮(801)控制驱动系统,所述驱动系统设置在驱动系统外壳(802)内部,所述驱动系统包括一号锥形齿轮(8021)和二号锥形齿轮(8022),所述一号锥形齿轮(8021)、二号锥形齿轮(8022)各设置双数,所述一号锥形齿轮(8021)一端连接旋钮(801)且另一端连接两个二号锥形齿轮(8022),所述二号锥形齿轮(8022)分布在驱动系统外壳(802)内壁前后端,所述二号锥形齿轮(8022)右侧共同连接另一个一号锥形齿轮(8021),该一号锥形齿轮(8021)连接驱动轴(805),所述驱动系统外壳(802)外连接驱动轴(805)处设有刻度尺(803),所述驱动轴(805)上设有指针(806),所述驱动轴(805)末端连接穿刺架(80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引导神经阻滞辅助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探头夹持架(500)分为两半对称的夹持架,该夹持架一端与固定块(700)转动连接,且位于固定块(700)前端的夹持架之间通过复位弹簧(503)连接,该夹持架另一端连接处设有夹持闭合开口(501),所述超声探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俊钱玉莹凌祥伟王雪飞沈雪晴
申请(专利权)人: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