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污水脱氮除磷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7833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城市污水脱氮除磷处理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采用絮凝池、曝气池和湿地处理水池三道处理工艺处理污水,絮凝剂能够去除城市污水中的油脂、病菌等有害杂质。本发明专利技术曝气池中采用合理的过滤填料,能够提高填料的稳定性,提高水体中的微生物吸附量,结合合理的气水比,能够进一步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采用合理的池底布设和水生植物结合,能够进一步去除水体中的有害物。一步去除水体中的有害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污水脱氮除磷处理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城市污水脱氮除磷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城市污水是指城市地区范围内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径流污水。城市污水中除含有大量有机物及病菌、病毒外,由于工业的高度发展,城市污水的水质日趋复杂,径流污水的污染也日趋严重,使得城市污水中含有各种类型、不同程度的有害污染物。因此,需要一种去除城市污水中氮、磷等有害物质的处理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以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城市污水脱氮除磷处理工艺,解决上述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城市污水脱氮除磷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6](1)将污水采用栅栏过滤后引流至絮凝池,絮凝池中投放絮凝剂,所述絮凝剂按重量份计原料包括5

7份聚丙烯酰胺、2

4份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6

8份甲基乙烯基氯硅烷和0.03

0.05份引发剂组成,得到一次处理污水;
[0007](2)将一次处理污水引入曝气池,曝气池填料包括陶粒、活性炭和聚丙烯,得到二次处理污水;
[0008](3)将二次处理污水引入湿地处理水池,所述湿地处理水池池底铺设蒙脱土、高岭石和方解石,所述湿地处理水池种植凤眼蓝、慈姑和黄菖蒲。
[0009]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引发剂包括质量比为1:3

5:2

3的过氧化氢、偶氮二异丁腈和硫酸亚铁。
[0010]进一步的,絮凝剂的制备方法为,将聚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甲基乙烯基氯硅烷和水混合,聚丙烯酰胺和水的质量比为1:5,加入引发剂搅拌1小时,升温至80℃,反应4h,制得絮凝剂。
[0011]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絮凝剂投放量为150

200mg/L。
[0012]进一步的,步骤(1)中,投入絮凝剂后采用150r/min搅拌2min,在采用70r/min搅拌20min,静置90min。
[0013]本专利技术中絮凝剂采用按重量份计原料包括5

7份聚丙烯酰胺、2

4份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6

8份甲基乙烯基氯硅烷和0.03

0.05份引发剂组成,能够去除城市污水中的油脂、病菌等有害杂质。
[0014]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曝气池气水比为5

6,水力负荷为2

2.4m3/(m2·
d),处理时间为6

8h。
[0015]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陶粒、活性炭和聚丙烯质量比为3

5:8

12:6

7。
[0016]进一步的,所述陶粒、活性炭直径分别为5

8mm和2

4mm。
[0017]本专利技术曝气池中采用合理的过滤填料,能够提高填料的稳定性,提高水体中的微
生物吸附量,结合合理的气水比,能够进一步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
[0018]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蒙脱土、高岭石和方解石质量比为4

5:1

2:3

6。
[0019]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凤眼蓝、慈姑和黄菖蒲种植比例为1:3

5:8

10。
[0020]进一步的,所述凤眼蓝、慈姑和黄菖蒲种植密度为20

35株/m3。
[0021]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合理的池底布设和水生植物结合,能够进一步去除水体中的有害物。
[0022]进一步的,步骤(3)中,泼洒微生物制剂,所述微生物制剂包括质量比为1:0.5

0.8:2

2.4的游动放线菌、黏乳产碱杆菌和侧孢芽孢杆菌。
[0023]进一步的,所述微生物制剂投放量为15

25g/m3。
[0024]本专利技术中采用游动放线菌、黏乳产碱杆菌和侧孢芽孢杆菌制得微生物制剂,泼洒在湿地处理水池中,能够防止污水中有害物含量过高引起的蓝藻现象,提高湿地处理水池的处理效果。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6]本专利技术中絮凝剂采用按重量份计原料包括5

7份聚丙烯酰胺、2

4份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6

8份甲基乙烯基氯硅烷和0.03

0.05份引发剂组成,能够去除城市污水中的油脂、病菌等有害杂质。本专利技术曝气池中采用合理的过滤填料,能够提高填料的稳定性,提高水体中的微生物吸附量,结合合理的气水比,能够进一步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合理的池底布设和水生植物结合,能够进一步去除水体中的有害物。本专利技术中采用游动放线菌、黏乳产碱杆菌和侧孢芽孢杆菌制得微生物制剂,泼洒在湿地处理水池中,能够防止污水中有害物含量过高引起的蓝藻现象,提高湿地处理水池的处理效果。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在湿地处理水池中投放微生物制剂,由于湿地处理水池中水生植物的合理布设,使湿地处理水池具有调节水温和pH值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微生物制剂去除水中有害物质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更好理解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8]游动放线菌购买于上海研生实业有限公司;黏乳产碱杆菌购买于上海北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侧孢芽孢杆菌购买于山东瑞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029]实施例1
[0030](1)将污水采用栅栏过滤后引流至絮凝池,絮凝池中按照150mg/L投放絮凝剂,絮凝剂按重量份计原料由5份聚丙烯酰胺、2份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6份甲基乙烯基氯硅烷和0.03份引发剂组成,引发剂由质量比为1:3:2的过氧化氢、偶氮二异丁腈和硫酸亚铁组成,絮凝剂的制备方法为,将聚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甲基乙烯基氯硅烷和水混合,聚丙烯酰胺和水的质量比为1:5,加入引发剂搅拌1小时,升温至80℃,反应4h,制得絮凝剂,投入絮凝剂后采用150r/min搅拌2min,在采用70r/min搅拌20min,静置90min,得到一次处理污水;
[0031](2)将一次处理污水引入曝气池,曝气池填料包括陶粒、活性炭和聚丙烯,陶粒、活性炭和聚丙烯质量比为3:8:6,陶粒、活性炭直径分别为5

8mm和2

4mm,曝气池气水比为5,水力负荷为2m3/(m2·
d),处理时间为6h,得到二次处理污水;
[0032](3)将二次处理污水引入湿地处理水池,泼洒微生物制剂,微生物制剂由质量比为
1:0.5:2的游动放线菌、黏乳产碱杆菌和侧孢芽孢杆菌组成,微生物制剂投放量为15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污水脱氮除磷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污水采用栅栏过滤后引流至絮凝池,絮凝池中投放絮凝剂,所述絮凝剂按重量份计原料包括5

7份聚丙烯酰胺、2

4份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6

8份甲基乙烯基氯硅烷和0.03

0.05份引发剂,得到一次处理污水;(2)将一次处理污水引入曝气池,曝气池填料包括陶粒、活性炭和聚丙烯,得到二次处理污水;(3)将二次处理污水引入湿地处理水池,投放微生物制剂,所述微生物制剂包括质量比为1:0.5

0.8:2

2.4的游动放线菌、黏乳产碱杆菌和侧孢芽孢杆菌,所述湿地处理水池池底铺设蒙脱土、高岭石和方解石,所述湿地处理水池种植凤眼蓝、慈姑和黄菖蒲。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污水脱氮除磷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引发剂包括质量比为1:3

5:2

3的过氧化氢、偶氮二异丁腈和硫酸亚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污水脱氮除磷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絮凝剂投放量为150

200mg/L。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述华胡建华张光生符和忠冯德晖余建华李翱林春媚高忠兴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永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