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正极封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7481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0
一种电池正极封口装置,它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上从上至下设置有封口杆、托司和顶升杆;封口杆包括外杆和内杆;内杆设置在外杆内;内杆包括驱动杆和按压杆;驱动杆底部开设有按压杆安装孔,按压杆上端插入按压杆安装孔内;按压杆安装孔内设置有缓冲弹簧;托司内开设有顶部开口的电池安装孔,托司底部开设有顶升孔,顶升孔贯穿电池安装孔底部;顶升杆上端可穿过顶升孔进入电池安装孔;驱动装置用于带动滑块上下移动,驱动装置用于带动外杆上下移动,驱动装置用于带动顶升杆上下移动。该电池封口装置能够在一个工位处完成胶圈安装和电池外壳顶部边缘按压操作,且电池不需要多次装夹固定,同时安装胶圈时,还能够避免正极头被压坏。压坏。压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正极封口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电池正极封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柱状电池加工过程中,电池外壳内填充完物料,盖上正极帽后,会进行正极封口操作。正极封口时,先将胶圈从电池外壳顶部放入电池外壳内,使胶圈位于正极帽上,然后再将电池外壳顶部边缘向内压弯,将胶圈包裹住,使胶圈盖在正极帽上,完成正极封口。
[0003]现有的电池加工生产线中,电池运输装置先将待封口的电池运输至胶圈安装设备处,然后胶圈安装设备处的机械手将电池从电池运输装置上取下送至胶圈安装设备处的夹具上进行装夹固定,然后胶圈运输装置,将胶圈送至胶圈安装设备处,然后胶圈安装设备将胶圈安装到电池外壳内,然后胶圈安装设备处的机械手将电池放回电池运输装置上,使电池运输至封口设备处;然后封口设备处的机械手将电池从电池运输装置上取下送至封口设备处的夹具上进行装夹固定,然后封口设备再将电池外壳顶部边缘向内压弯,完成电池正极封口。
[0004]胶圈安装设备和封口设备为独立的设备,实际生产中,购买两台独立的设备来搭建生产线,会增大生产线的占地面积;且会增加设备购买成本。胶圈安装设备和封口设备在两个地方,则上胶圈和封口需在两个工位处进行,增加了待封口电池的运输时间,且电池需进行两次装夹固定,增加了装夹固定时间,导致加工效率低下。同时,电池装夹过程中,要用到两个机械手和两个夹具,导致整个生产线结构复杂,进一步的增加了成本。同时,胶圈安装设备在安装胶圈时,容易与正极帽的正极头硬接触,将正极头压坏。
[0005]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在一个工位处完成胶圈安装和电池外壳顶部边缘按压操作的,且电池不需要多次装夹固定,能够避免正极头被压坏的设备来提高电池的生产效率和降低电池加工生产线的制造成本则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池正极封口装置,该电池封口装置能够在一个工位处完成胶圈安装和电池外壳顶部边缘按压操作,且电池不需要多次装夹固定,同时安装胶圈时,还能够避免正极头被压坏。
[0007]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池正极封口装置,它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上从上至下设置有封口杆、托司和顶升杆;所述封口杆包括外杆和内杆;所述内杆设置在外杆内,并可在外杆内上下移动,使内杆下端可伸出外杆下端;所述内杆包括驱动杆和按压杆;所述外杆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内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可在滑槽内上下移动,所述滑块的内端与驱动杆相连,滑块的外端伸出滑槽;所述驱动杆底部开设有按压杆安装孔,按压杆上端插入按压杆安装孔内,并可在
按压杆安装孔内上下移动;所述按压杆安装孔内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上端与按压杆安装孔的顶部相连,所述缓冲弹簧的下端与按压杆的上端相连;所述托司内开设有顶部开口的电池安装孔,所述托司底部开设有顶升孔,所述顶升孔贯穿电池安装孔底部;所述顶升杆上端可穿过顶升孔进入电池安装孔;所述驱动装置用于带动滑块上下移动,使驱动杆在外杆内上下移动,使按压杆下端用于将电池外壳推入池安装孔和使按压杆下端用于将胶圈推入电池外壳内;所述驱动装置用于带动外杆上下移动,使外杆下端用于按压电池外壳顶部边缘,使电池外壳顶部边缘向内弯折;所述驱动装置用于带动顶升杆上下移动,使顶升杆上端用于将电池外壳从电池安装孔内顶出。
[0008]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从上至下包括上轨道槽安装座、上转盘、下转盘和下轨道槽安装座;所述上转盘和下转盘固定套设在驱动轴上;所述上轨道槽安装座和下轨道槽安装座固定设置,所述驱动轴上端转动设置在上轨道槽安装座内,驱动轴下端转动设置在下轨道槽安装座内;所述上轨道槽安装座的侧面,安装有一圈轨道槽一和轨道槽二,所述轨道槽一位于轨道槽二的上方;所述下轨道槽安装座的侧面,安装有一圈轨道槽三;所述上转盘上竖直开设有上通孔,所述封口杆设置在上通孔内,并可在上通孔内上下移动;所述外杆的上端设置有滚轮一;所述滚轮一位于轨道槽一内;所述滑块的外端设置有滚轮二,所述滚轮二位于轨道槽二内;所述下转盘上竖直开设有下通孔,所述托司设置在下通孔的上端;所述顶升杆上端从下通孔下端伸入下通孔;所述顶升杆下端设置有滚轮三,所述滚轮三位于轨道槽三内;所述驱动轴带动上转盘转动,使滚轮一沿轨道槽一运动,所述滚轮一和轨道槽一配合,使外杆在上通孔内上下移动;所述驱动轴带动上转盘转动,使滚轮二沿轨道槽二运动,所述滚轮二和轨道槽二配合,使内杆在外杆内上下移动;所述驱动轴带动下转盘转动,使滚轮三沿轨道槽三运动,所述滚轮三和轨道槽三配合,使顶升杆在下通孔内上下移动。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上轨道槽安装座通过报警气缸固定,所述报警气缸一端与上轨道槽安装座活动连接,所述报警气缸另一端与固定设置的气缸座活动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外杆下端设置有封口模,所述封口模底部开设有封口孔,所述封口孔为底部开口的盲孔;所述封口孔的底部开口处开设有封口倒角;所述封口倒角用于按压电池外壳顶部边缘,使电池外壳顶部边缘向内弯折;所述内杆下端贯穿封口孔,并可在封口孔内上下移动。
[0011]进一步的,所述按压杆包括杆身和杆头;所述杆身上端插入按压杆安装孔内与缓冲弹簧下端相连,所述杆身下端与杆头上端相连;所述杆头下端的直径小于胶圈的内径,所
述杆头上端的直径大于胶圈的内径;所述杆头下端用于插入胶圈内,使胶圈套设在杆头上;所述杆头上端用于推动胶圈进入电池外壳内。
[0012]进一步的,所述杆头为上大下小的圆台。
[0013]进一步的,所述杆头的底部开设有正极头容纳孔,所述正极头容纳孔为底部开口的盲孔;所述正极头容纳孔的深度大于正极头的高度,正极头容纳孔的直径大于正极头的直径。
[0014]进一步的,所述外杆内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上端与外杆的顶部相连,复位弹簧的下端与驱动杆的上端相连。
[0015]进一步的,所述顶升杆的顶部设置有绝缘头。
[0016]进一步的,在托司中,所述电池安装孔和顶升孔的轴线重合,所述电池安装孔的直径大于顶升孔的直径。
[0017]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池正极封口装置能够在同一工位处完成胶圈的安装和电池外壳顶部边缘的按压,电池正极封口能够在同一工位处完成,且电池只需要一次装夹固定,节省了装夹固定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内杆、托司、顶升杆相互配合,则完成了电池的装夹固定,相比于机械手而言,结构更简单,节省了设备制造或购买成本。同时,在内杆中,由于驱动杆和按压杆间有缓冲弹簧,当按压杆下端与正极头接触时,按压杆能够向上移动,压缩缓冲弹簧,能够避免按压杆下端与正极头硬接触,避免正极头被压坏。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电池正极封口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电池正极封口装置的剖视图;图3为电池上料装置、胶圈上料装置和下料装置围绕在电池正极封口装置外侧的结构图;图4为封口杆的结构图;图5为封口模的结构图;图6为托司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正极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上从上至下设置有封口杆(9)、托司(7)和顶升杆(8);所述封口杆(9)包括外杆(903)和内杆;所述内杆设置在外杆(903)内,并可在外杆(903)内上下移动,使内杆下端可伸出外杆(903)下端;所述内杆包括驱动杆(906)和按压杆(908);所述外杆(903)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内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可在滑槽内上下移动,所述滑块的内端与驱动杆(906)相连,滑块的外端伸出滑槽;所述驱动杆(906)底部开设有按压杆安装孔(902),按压杆(908)上端插入按压杆安装孔(902)内,并可在按压杆安装孔(902)内上下移动;所述按压杆安装孔(902)内设置有缓冲弹簧(907),所述缓冲弹簧(907)的上端与按压杆安装孔(902)的顶部相连,所述缓冲弹簧(907)的下端与按压杆(908)的上端相连;所述托司(7)内开设有顶部开口的电池安装孔(701),所述托司(7)底部开设有顶升孔(702),所述顶升孔(702)贯穿电池安装孔(701)底部;所述顶升杆(8)上端可穿过顶升孔(702)进入电池安装孔(701);所述驱动装置用于带动滑块上下移动,使驱动杆(906)在外杆(903)内上下移动,使按压杆(908)下端用于将电池外壳推入池安装孔和使按压杆(908)下端用于将胶圈推入电池外壳内;所述驱动装置用于带动外杆(903)上下移动,使外杆(903)下端用于按压电池外壳顶部边缘,使电池外壳顶部边缘向内弯折;所述驱动装置用于带动顶升杆(8)上下移动,使顶升杆(8)上端用于将电池外壳从电池安装孔(701)内顶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正极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从上至下包括上轨道槽安装座(401)、上转盘(402)、下转盘(403)和下轨道槽安装座(404);所述上转盘(402)和下转盘(403)固定套设在驱动轴(405)上;所述上轨道槽安装座(401)和下轨道槽安装座(404)固定设置,所述驱动轴(405)上端转动设置在上轨道槽安装座(401)内,驱动轴(405)下端转动设置在下轨道槽安装座(404)内;所述上轨道槽安装座(401)的侧面,安装有一圈轨道槽一(4011)和轨道槽二(4012),所述轨道槽一(4011)位于轨道槽二(4012)的上方;所述下轨道槽安装座(404)的侧面,安装有一圈轨道槽三(4013);所述上转盘(402)上竖直开设有上通孔(406),所述封口杆(9)设置在上通孔(406)内,并可在上通孔(406)内上下移动;所述外杆(903)的上端设置有滚轮一;所述滚轮一位于轨道槽一(4011)内;所述滑块的外端设置有滚轮二(904),所述滚轮二(904)位于轨道槽二(4012)内;所述下转盘(403)上竖直开设有下通孔(407),所述托司(7)设置在下通孔(407)的上端;所述顶升杆(8)上端从下通孔(407)下端伸入下通孔(407);所述顶升杆(8)下端设置有滚轮三,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周绍安国学英郭彤邓银声谢晨光魏晓四范树平李晓辉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昆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