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稳定淀粉微晶及其应用与制备的甘薯粉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7440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热稳定淀粉微晶,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如下步骤制得:步骤一、提取甘薯淀粉中的直链淀粉;步骤二、将所述直链淀粉与水混合成悬浊液,并进行压热和冷藏循环处理,然后经均质、干燥,即得。以及,热稳定淀粉微晶的应用和添加该热淀粉微晶制备的甘薯粉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热稳定淀粉微晶的热稳定性好,且具有促进淀粉老化的作用,可添加到淀粉凝胶基食品中,促进淀粉凝胶基食品中慢消化淀粉及抗性淀粉的形成。形成。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稳定淀粉微晶及其应用与制备的甘薯粉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淀粉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稳定淀粉微晶及其应用与制备的甘薯粉条。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淀粉微晶制备方法有酸解法、酶解法、机械法联用多种方法等制备淀粉微晶。目前常用的是酸解方法,如朱碧烨的《直链淀粉晶种对淀粉回生的影响机制》中直链淀粉用高压蒸汽糊化冷藏回生结合浓硫酸水解制备得到淀粉晶种的粒径小,结晶度高,但其有热稳定性差、制备耗费时间长、酸加入对食品带来隐患等缺点。酶解法制备淀粉微晶主要是直接用淀粉糊化回生后酶解,此法生成的淀粉微晶纯度不高颗粒较大,一般联用酸解或机械法减小粒径,如高新等人的《酶预处理和酸水解制备糯玉米淀粉纳米晶及其表征》就是用葡萄糖淀粉酶结合硫酸处理淀粉。机械法将淀粉溶液的粒径通过高压均质或超声减小,虽然会减小粒径但是结晶度降低。如候淑瑶等人的《高压均质法制备甘薯纳米淀粉及其表征》中记载的甘薯淀粉经过多次高压均质粒径从微米减小到纳米,但其结晶结构遭到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热稳定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热稳定淀粉微晶,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如下步骤制得:步骤一、提取甘薯淀粉中的直链淀粉;步骤二、将所述直链淀粉与水混合成悬浊液,并进行压热和冷藏循环处理,然后经均质、干燥,即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稳定淀粉微晶,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包括:1)将100g甘薯淀粉与水混合成质量分数为10~20%的悬浮液,置于90~100℃下搅拌至透明糊状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再转入4℃下老化1~4d;2)向老化后的甘薯淀粉中添加6~8mLα

高温淀粉酶,于90~100℃下酶解6~8h;3)将酶解液离心,取沉淀,用蒸馏水洗涤,重复离心洗涤过程3

6次,取沉淀,得回生甘薯淀粉;4)向所述回生甘薯淀粉中加入4mol/L KOH溶液充分溶解沉淀,然后加入6mol/L HCl溶液调节淀粉溶液至中性,再加入2~5倍KOH溶液体积的正丁醇,充分混合后,离心,取沉淀,重复正丁醇离心洗涤过程8~12次,得所述直链淀粉。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稳定淀粉微晶,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将所述直链淀粉与水混合成质量分数为15~20%的悬浊液,进行压热和4℃冷藏循环处理3~8次,然后过胶体磨8~20次,冷冻干燥后,得所述热稳定淀粉微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稳定淀粉微晶,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压热处理的温度为1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莹莹申瑞玲吕静董吉林尹丽莎冯学伟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轻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