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艾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7403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艾条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艾条包括艾条药芯和壳体;所述艾条药芯为中药组分和艾绒的混合物;所述壳体为桑皮纸或宣纸;所述壳体外还设置有蛋清涂层;所述中药组分为乳香、没药、人参、三七、千年健、钻地风、肉桂、川椒、小茴香、苍术、甘草和防风。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艾条在基于特定比例的药艾比和药物配方比例的基础上,以桑皮纸或宣纸为包裹层,并使用鸡蛋清厚糊于艾条外层,使其具有收束火星的作用,使得艾条燃烧时温度相对适宜,有效防止艾烟过多,为隔物实按灸的操作创造了便利,又能充分发挥隔物灸能将中药透皮吸收的优点,并且以最小的消耗成本达到最好的临床效果。以最小的消耗成本达到最好的临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艾条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药
,特别涉及一种艾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艾灸是将由艾绒制作而成的艾柱或艾条点燃后,以不同的温热刺激作用于人体腧穴或特定部位,从而起到治疗效果的一种疗法,是传统中医外治方法。其被广泛应用于医院、门诊、养生美容院等场合。目前从灸法角度上,临床上把艾灸方法大致分为艾条灸、隔物灸、器皿灸。
[0003]目前针对艾灸疗法的改进主要有以下几大关注点:1、艾灸的舒适度和疗效需要更进一步的放大;2、艾灸所产生的艾烟影响诊室环境,需要改进;3、艾灸属于火疗,规避火灾隐患是艾灸诊室和术者必须面对的难题;4、多种艾灸方法各有特色,但操作却都十分繁杂,不利于使用。针对如上问题,相关技术中也有尝试过各种各样的改良,其中关于艾条本身的改进和艾灸器械的改进最为常见。艾条本身的改进多关注于艾条的粗细程度,艾条越粗受热范围越大,顾客的感受越舒服。但随之而来的是艾烟过多,火力过猛、火星飞溅的弊端会被放大,而无烟艾条虽然能有效解决艾烟问题,却在舒适度和疗效上大打折扣。而关于艾灸器械的改进,其多关注于方便操作,减少艾烟,但现有的改进设备成本较高,腧穴定位不准,更偏向于保健,难以在医院及专业医疗机构推广。同时,其他替代性艾灸方法也存在着使用弊端,如隔物灸操作繁杂、难度较高难以更好的推广使用;电子灸本身难以替代传统艾灸等等,均不能解决艾灸的根本性问题。
[0004]因此,开发一种能够有效克服上述传统艾灸弊端的艾条,既能够继续发挥艾条灸本身的优势性,又能够有效地降低了其使用弊端,为艾灸的推广和临床使用提供了有利的支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艾条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中的艾条(太乙神针)是将中药组分和艾绒按照特定配比比例结合在一起,燃烧后的温度更适宜人体、更舒适,更能透过人体腧穴进而加强治疗效果。而且,本专利技术中的艾条解决了传统艾条艾烟大的问题,有效的防止了火星和艾灰的泄露,也未其用于隔物灸上提供了便利性,且使用起来操作更加简便,为临床用隔物灸的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艾条,所述艾条包括艾条药芯和壳体,所述艾条药芯为中药组分和艾绒的混合物,所述壳体为桑皮纸或宣纸,所述壳体外还设置有蛋清涂层,所述中药组分为乳香、没药、人参、三七、千年健、钻地风、肉桂、川椒、小茴香、苍术、甘草和防风。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为桑皮纸。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艾条药芯中,中药组分和艾绒的质量比为1:5~
10。
[0009]在本专利技术中,专利技术人发现,药艾比越低,作用温度越高,燃烧时间越长,温度升高速度越快,但从整体上比较,中药组分和艾绒的质量比为1:5~10差异不显著,且得到的艾条的作用温度也均接近于人体所能耐受的温度范围。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中药组分中,乳香和没药的总重量与全中药组分总重量的比例为1:2~5。
[0011]在本专利技术中,专利技术人发现,乳没(乳香、没药)含量越高,最高温度越低,温度升高越慢,燃烧时间越短,消耗越少。其中,1:2~5的乳没占比无统计学差异,而且得到的艾条质感(乳香、没药两种药物黏性较高,与艾绒这样的蓬松絮状物品混合后整体不容易散掉)和品质均符合要求。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按质量份计,所述中药组分由50~200份乳香、50~200份没药、10份人参、20份三七、40份千年健、40份钻地风、40份肉桂、40份川椒、40份小茴香、40份苍术、80份甘草和50份防风组成。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按质量份计,所述中药组分由200份乳香、200份没药、10份人参、20份三七、40份千年健、40份钻地风、40份肉桂、40份川椒、40份小茴香、40份苍术、80份甘草和50份防风组成。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艾绒为30~50:1规格的艾绒。
[0015]在本专利技术中,专利技术人分别测试了不同规格的艾绒制作得到的艾条的使用效果,发现从平均温度升高速度上比较,清艾绒<30:1<50:1;从总燃烧时间上比较,清艾绒<30:1/50:1;从燃烧深度上比较,清艾绒<30:1<50:1。因此,可以说明艾绒比例越高,温度升高越慢,燃烧时间越长,燃烧消耗越大。清艾绒制作的艾条按压10次左右后便会趋向熄灭,而且容易出现温度达不到35℃的情况。而50:1艾绒制作的艾条则表现为燃烧过快、过深,从而导致超过20次按压后大部分艾条的温度很难超过40℃。结合成本考量,30:1规格的艾绒最优。
[0016]太乙神针,隶属于实按灸种,是一种含药艾条,隔药布按压于人体腧穴或者特定部位,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的一种灸疗方法。但现有传承的太乙神针多以增加艾条直径等方面作为改进点,其实际上并不能解决传统艾条的诸上问题。而且,究其原因,根本在于没能全面考究太乙神针的发展源流,未能发现其制作上的精细工艺。专利技术人经过多方查证,分别从《太乙神针心法》《太乙神针》《神农皇帝真传针灸图》《古今医统大全》《本草纲目》《外科正宗》《景岳全书》《种福堂公选良方》《疡医大全》《本草纲目拾遗》等古代医籍,和诸如《增订中国针灸治疗学》等一些近代著作和文献中搜罗相关制作资料,并以现代技术为支撑,在艾条本身的制作原料(艾绒和药物组成)、包裹艾绒的材料、艾条的粗细长短、硬度均进行了仔细的试验研究,取长补短,从而总结得到了一套新的太乙神针制作方法。而本专利技术中的改良太乙神针(太乙神针)以高质量艾绒和中药组分以一定比例配比,从而有效的避免劣质材料导致的灸温过猛的问题,使得施灸时患者能接受到更适宜人体的温热刺激;同时包裹药艾绒的纸质为桑皮纸或宣纸,这类纸张较普通艾条所使用的白棉纸厚,且纸张韧性较大,不易因外力作用撕裂,保证了艾条的韧性。而且,关键核心在于通过艾条试验总结出相对固定的药艾比和药物配方比例,并使用鸡蛋清厚糊于艾条外层,这层蛋清能起到收束火星的作用,使得艾条燃烧时温度相对适宜,能将火星“藏”在艾条里面,有效防止艾烟过多,为隔物实按灸
的操作创造了便利,又能充分发挥隔物灸能将中药透皮吸收的优点,并且以最小的消耗成本达到最好的临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本专利技术第一个方面所述的艾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8]按照本专利技术第一个方面所述比例称取中药组分,研磨成粉,加入艾绒,将中药组分

艾绒混合物平铺于桑皮纸上,卷制成柱形,得到艾条;
[0019]艾条两端封口,并在艾条外刷涂蛋清,干燥使之形成蛋清涂层,即得。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蛋清的刷涂次数大于等于6次。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蛋清的刷涂次数为6次。
[0022]在本专利技术中,专利技术人对比了不同刷涂次数对于艾条使用效果的影响,发现不同刷涂次数得到的艾条按压后最高温度、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艾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艾条包括艾条药芯和壳体;所述艾条药芯为中药组分和艾绒的混合物;所述壳体为桑皮纸或宣纸;所述壳体外还设置有蛋清涂层;所述中药组分为乳香、没药、人参、三七、千年健、钻地风、肉桂、川椒、小茴香、苍术、甘草和防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艾条药芯中,中药组分和艾绒的质量比为1:5~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分中,乳香和没药的总重量与全中药组分总重量的比例为1:2~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条,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计,所述中药组分由50~200份乳香、50~200份没药、10份人参、20份三七、40份千年健、40份钻地风、40份肉桂、40份川椒、40份小茴香、40份苍术、80份甘草和50份防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宜春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