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管识别方法及用于电柜接线考试的图像数据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7398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线管识别方法及用于电柜接线考试的图像数据分析方法,所述线管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号码线管位置检测模型,所述号码线管位置检测模型包括主干网络模块和特征融合模块;获取待检测接线区域对应的目标图像;将所述目标图像输入所述号码线管位置检测模型,得到所述目标图像对应的号码线管的区域位置信息;基于所述目标图像对应的号码线管的区域位置信息,利用OCR单元识别所述目标图像中线管上的字符内容。所述用于电柜接线考试的图像数据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应用上述的线管识别方法,获得所述目标图像中线管上的字符内容后,基于目标图像获得线缝识别结果。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快速且准确地实现线管识别及线缝识别。别及线缝识别。别及线缝识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管识别方法及用于电柜接线考试的图像数据分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柜接线考试
,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线管识别方法及用于电柜接线考试的图像数据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配电柜是配电箱的上一级配电设备,其体积较大,其中可以放入较大的电气设备;对于电力作业人员来说,配电柜导线的连接在电工的工作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电工配电柜接线有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且导线连接的状态直接关系着后续配电柜能否正常工作,因此,需要对电工配电柜接线操作进行培训及测试,使得电力作业人员熟练掌握电工配电柜接线操作。
[0003]电工配电柜接线操作,通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接线应按接线端头标志进行接线端头标志一般包括U、V、W和N,其中U、V、W分别对应三相,N对应零线;在接线操作过程中,导线头尾需要用带有接线端头标志的号码管或者号码纸进行标示;因此,在电柜接线考试时,学员需要手动将带有接线端头标志的号码管或者号码纸,安装到相应的导线上;并确保导线两端严格按照图纸,正确地接到指定的接线柱上;(2)导线应通过捆扎带绑好,且保证捆扎后的线缆排列平直在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管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0,构建号码线管位置检测模型;所述号码线管位置检测模型包括主干网络模块和特征融合模块,所述主干网络模块包括依次设置的预处理单元、第一特征提取单元、第二特征提取单元、第三特征提取单元和第四特征提取单元,所述特征融合模块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上采样单元、第二上采样单元、第三上采样单元、第一下采样单元和第二下采样单元;步骤1,获取待检测接线区域对应的目标图像;其中,所述目标图像指的是学员接线考试完成后采集到的配电柜接线图像;步骤2,将所述目标图像输入所述号码线管位置检测模型,得到所述目标图像中各个号码线管的区域位置信息;所述预处理单元,对所述目标图像进行数据增强并输出目标图像特征图Ⅰ;所述第一特征提取单元,对所述目标图像特征图Ⅰ进行特征提取并输出目标图像特征图Ⅱ;所述第二特征提取单元,对所述目标图像特征图Ⅱ进行特征提取并输出目标图像特征图Ⅲ;所述第三特征提取单元,对所述目标图像特征图Ⅲ进行特征提取并输出目标图像特征图Ⅳ;所述第四特征提取单元,对所述目标图像特征图Ⅳ进行特征提取并输出目标图像特征图

;所述第一上采样单元,对所述目标图像特征图

和所述目标图像特征图Ⅳ进行特征融合,并输出融合特征图Ⅰ;所述第二上采样单元,对所述融合特征图Ⅰ和所述目标图像特征图Ⅲ进行特征融合,并输出融合特征图Ⅱ;所述第三上采样单元,对所述融合特征图Ⅱ和所述目标图像特征图Ⅱ进行特征融合,并输出融合特征图Ⅲ;所述第一下采样单元,对所述融合特征图Ⅲ进行下采样处理并输出融合特征图Ⅳ;所述第一下采样单元和所述第二下采样单元,分别输出特征数据至head模块,使所述head模块输出号码线管的区域位置信息;步骤3,判断是否获得所述目标图像中各个号码线管的区域位置信息,若是则利用OCR文字识别模型,提取出所述目标图像中各个号码线管上的字符内容,并将提取出的字符内容标记在所述目标图像中的指定位置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管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单元包括CBS层Ⅰ,所述第一特征提取单元、所述第二特征提取单元和所述第三特征提取单元均包括依次设置的CBS层和CSP层,所述第四特征提取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CBS层

、空间金字塔池化层和CSP层Ⅳ;预先配置:所述预处理单元的输入图像大小为3*640*640,所述预处理单元输出的目标图像特征图Ⅰ大小为64*320*320,所述第一特征提取单元输出的目标图像特征图Ⅱ大小为128*160*160,所述第二特征提取单元输出的目标图像特征图Ⅲ大小为256*80*80,所述第三特征提取单元输出的目标图像特征图Ⅳ大小为512*40*40,所述第四特征提取单元输出的目标图像特征图

大小为1024*20*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管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采样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CBS层

和上采样层Ⅰ,所述第二上采样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CSP层

、CBS层

和上采样层Ⅱ,所述第三上采样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CSP层

、CBS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飞程昂高毫林张太玲刘珍珍徐妙语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信大先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