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窟寺顶板破碎砂岩岩体的加固系统及监测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97382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石窟寺顶板破碎砂岩岩体的加固系统及监测方法,加固系统包括:混凝土梁,混凝土梁横跨在石窟的上方位置,混凝土梁的支撑点处于石窟顶板外围;锚杆,锚杆贯穿石窟顶板与混凝土梁,锚杆的底端锚固在石窟顶板的下表面上,锚杆的顶端锚固在混凝土梁的上表面上;锚杆测力计,锚杆测力计安装在锚杆顶端,用于对锚杆受力情况进行监测;承载板,锚杆的底端贯穿承载板,锚杆底端上的锚固装置将承载板压紧在石窟顶板的下表面上。防止顶板出现局部危岩体现象,由于石窟属于文物保护工程领域,在实施加固时,尽可能减少对石窟本体的扰动,并在加固后对石窟体进行实时高精度监测。并在加固后对石窟体进行实时高精度监测。并在加固后对石窟体进行实时高精度监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窟寺顶板破碎砂岩岩体的加固系统及监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石窟加固支护与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石窟寺顶板破碎砂岩岩体的加固系统及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石窟自开凿至今,随着地质环境的变迁,石窟稳定性容易受到裂缝、窟内渗水、岩石的风化、以及人为扰动破坏的影响。其中裂缝是导致石窟发生失稳的主要因素,对于平顶石窟,在多年的风化作用、自重应力以及洞室开挖后应力重分布的影响之下,石窟壁和其顶板位置容易出现大量的裂缝现象,尤其是洞窟内顶部裂缝容易将顶板切割成为若干个独立的单元,进而导致洞窟顶部围岩的稳定性变差面临失稳坍塌的危险。
[0003]在石窟加固工程当中,一般分为对窟崖体和对石窟本身进行加固,常见的有对石窟周边裂隙进行灌浆处理,对窟崖体进行喷锚加固,利用锚杆/索对石窟顶板及侧壁进行加固,常规的锚杆因为其变形量很小,一般通过旋拧螺母的方式对其施加预应力,利用该方式施加的预应力值很小,只能起到加固而不能对加固岩体起到监测作用的目的。
[000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改进技术方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窟寺顶板破碎砂岩岩体的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系统包括:混凝土梁,所述混凝土梁横跨在石窟的上方位置,所述混凝土梁的支撑点处于石窟顶板外围;锚杆,锚杆贯穿石窟顶板与混凝土梁,锚杆的底端锚固在石窟顶板的下表面上,锚杆的顶端锚固在混凝土梁的上表面上;锚杆测力计,所述锚杆测力计安装在锚杆顶端,用于对锚杆受力情况进行监测;承载板,所述锚杆的底端贯穿承载板,锚杆底端上的锚固装置将承载板压紧在石窟顶板的下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窟寺顶板破碎砂岩岩体的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梁为n型梁,n型梁的两条竖直边设置在石窟上方,且处于石窟顶板在竖直方向投影的外围;n型梁的水平边架设在两竖直边上,n型梁的水平边横跨在石窟顶板上方,且与石窟顶板之间存在间距;所述混凝土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窟寺顶板破碎砂岩岩体的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在n型梁水平边与石窟顶板之间的锚杆上套设有防锈套筒,防锈套筒用于对锚杆进行保护。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石窟寺顶板破碎砂岩岩体的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锈套筒的直径小于锚杆所在钻孔的直径,以使防锈套筒可部分伸入到钻孔中,在防锈套筒与钻孔之间进行放水密封处理。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窟寺顶板破碎砂岩岩体的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石窟延伸方向上并列设置有多个n型梁,每个n型梁的水平边上均锚固支撑有多个锚杆;每个锚杆底部连接的承载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承载板覆盖在石窟顶板的下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石窟寺顶板破碎砂岩岩体的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对应锚杆安装的钻孔位置设置由于上凹部,所述上凹部嵌入钻孔中,所述锚杆的底端贯穿上凹部的槽底伸入到上凹部内,在锚杆的底端螺纹连接有螺母。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石窟寺顶板破碎砂岩岩体的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的顶端穿过n型梁水平边的上表面,在锚杆顶端从下至上依次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志刚刘珂源雷啸天蒋思维陈卉丽冯太滨张兵峰
申请(专利权)人:大足石刻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