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检测细胞表面部分的表达或聚集的方法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和/或量化优选地在患者肿瘤样品中至少第一细胞表面部分和第二细胞表面部分的表达或聚集的方法。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公开的所述方法可用于预测患者是否可能受益于使用结合两种细胞表面部分的结合剂的疗法,或用于确认此类结合剂的作用模式。
技术介绍
[0002]在过去几年中,用于治疗癌症的治疗性抗体的开发已迅速增加。对于多种癌症类型,正在使用诊断测定来评定某个患者是否将受益于使用特定药物的疗法,以便可以预测所述疗法可能是安全和/或有效的。已与生物制剂或大分子疗法一起使用的一类诊断测定涉及测试患者的组织样品中所述生物制剂所靶向的抗原的表达水平。例如,可以从患者的肿瘤中取出组织活检物并进行量化测定。此类量化测定的示例包括免疫组织化学(IHC)、双重原位杂交测定、显色原位杂交(CISH)测定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测定。
[0003]IHC已成为用于评估例如乳腺癌中的例如HER2表达的标准测试方法。IHC测试利用与细胞表面上的HER2蛋白结合的特异性单克隆或多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检测样品中至少两种细胞表面部分的聚集的存在的方法,所述两种细胞表面部分包括第一细胞表面部分和第二细胞表面部分,所述方法包括:使其中所述第一细胞表面部分和所述第二细胞表面部分已暴露于至少对所述第一细胞表面部分和所述第二细胞表面部分具有结合特异性的试剂的样品与特异性结合所述第一细胞表面部分的第一结合分子及特异性结合所述第二细胞表面部分的第二结合分子接触,其中所述第一结合分子和所述第二结合分子中的至少一者包含分子标签,除非所述第一细胞表面部分和所述第二细胞表面部分彼此接近,否则所述分子标签不被检测到;以及检测所述分子标签的存在或不存在以检测所述样品中所述第一细胞表面部分和所述第二细胞表面部分的聚集的存在。2.一种用于量化样品中至少两种细胞表面部分的聚集的存在的方法,所述两种细胞表面部分包括第一细胞表面部分和第二细胞表面部分,所述方法包括:使其中所述第一细胞表面部分和所述第二细胞表面部分已暴露于至少对所述第一细胞表面部分和所述第二细胞表面部分具有结合特异性的试剂的样品与特异性结合所述第一细胞表面部分的第一结合分子及特异性结合所述第二细胞表面部分的第二结合分子接触,其中所述第一结合分子和所述第二结合分子中的至少一者包含分子标签,除非所述第一细胞表面部分和所述第二细胞表面部分彼此接近,否则所述分子标签不被检测到;以及测量所述分子标签的量以量化所述样品中所述第一细胞表面部分和所述第二细胞表面部分的聚集的存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
a)使所述样品与特异性结合所述第一细胞表面部分的第一结合分子及特异性结合所述第二细胞表面部分的第二结合分子接触,其中所述第一结合分子包含经由可切割接头附接至所述第一结合分子的分子标签,并且所述第二结合分子包含切割诱导部分;或者b)使所述样品与特异性结合所述第一细胞表面部分的第一结合分子及特异性结合所述第二细胞表面部分的第二结合分子接触,其中所述第二结合分子包含经由可切割接头附接至所述第二结合分子的分子标签,并且所述第一结合分子包含切割诱导部分;
‑
诱导所述分子标签的切割;以及
‑
检测所释放的分子标签的存在或不存在,或测量所释放的分子标签的量,从而检测或量化所述样品中所述第一细胞表面部分与所述第二细胞表面部分的聚集。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
a)使所述样品与特异性结合所述第一细胞表面部分的第一结合分子、特异性结合所述第二细胞表面部分的第二结合分子、以及第三结合分子接触,其中所述第一结合分子包含经由可切割接头附接至所述第一结合分子的分子标签,并且所述第三结合分子结合至所述第二结合分子并包含切割诱导部分;或者b)使所述样品与特异性结合所述第一细胞表面部分的第一结合分子、特异性结合所述第二细胞表面部分的第二结合分子、以及第三结合分子接触,其中所述第二结合分子包含经由可切割接头附接至所述第二结合分子的分子标签,并且所述第三结合分子结合至所述第一结合分子并包含切割诱导部分;或者
c)使所述样品与特异性结合所述第一细胞表面部分的第一结合分子、特异性结合所述第二细胞表面部分的第二结合分子、以及第三结合分子接触,其中所述第一结合分子包含切割诱导部分,并且所述第三结合分子结合至所述第二结合分子并包含经由可切割接头附接至所述第三结合分子的分子标签;或者d)使所述样品与特异性结合所述第一细胞表面部分的第一结合分子、特异性结合所述第二细胞表面部分的第二结合分子、以及第三结合分子接触,其中所述第二结合分子包含切割诱导部分,并且所述第三结合分子结合至所述第一结合分子并包含经由可切割接头附接至所述第三结合分子的分子标签;
‑
诱导所述分子标签的切割;以及
‑
检测所释放的分子标签的存在或不存在,或测量所释放的分子标签的量,从而检测或量化所述样品中所述第一细胞表面部分与所述第二细胞表面部分的聚集。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
a)使所述样品与特异性结合所述第一细胞表面部分的第一结合分子、特异性结合所述第二细胞表面部分的第二结合分子、第三结合分子和第四结合分子接触,其中所述第三结合分子结合至所述第一结合分子并包含经由可切割接头附接至所述第三结合分子的分子标签,并且所述第四结合分子结合至所述第二结合分子并包含切割诱导部分;或者b)使所述样品与特异性结合所述第一细胞表面部分的第一结合分子、特异性结合所述第二细胞表面部分的第二结合分子、第三结合分子和第四结合分子接触,其中所述第三结合分子结合至所述第一结合分子并包含切割诱导部分;并且所述第四结合分子结合至所述第二结合分子并包含经由可切割接头附接至所述第四结合分子的分子标签,
‑
诱导所述分子标签的切割;以及
‑
检测所释放的分子标签的存在或不存在,或测量所释放的分子标签的量,从而检测或量化所述样品中所述第一细胞表面部分与所述第二细胞表面部分的聚集。6.根据权利要求1
‑
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样品是组织样品、血液样品或培养细胞,优选地来自受试者或患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样品是新鲜样品或经固定的样品。8.根据权利要求1
‑
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样品是来自患有癌症的受试者的肿瘤活检样品。9.一种用于检测样品中至少两种细胞表面部分的表达的方法,所述至少两种细胞表面部分包括第一细胞表面部分和第二细胞表面部分,所述方法包括:使来自患有癌症的受试者的肿瘤活检样品与检测第一细胞表面部分的至少一种结合分子和检测第二细胞表面部分的至少一种结合分子接触,其中检测所述第一细胞表面部分的至少一种结合分子和检测所述第二细胞表面部分的至少一种结合分子包含分子标签;以及检测所述分子标签的存在或不存在以检测所述样品中所述第一细胞表面部分和所述第二细胞表面部分的表达。10.一种用于量化样品中至少两种细胞表面部分的表达的方法,所述至少两种细胞表
面部分包括第一细胞表面部分和第二细胞表面部分,所述方法包括:使来自患有癌症的受试者的肿瘤活检样品与检测第一细胞表面部分的至少一种结合分子和检测第二细胞表面部分的至少一种结合分子接触,其中检测所述第一细胞表面部分的至少一种结合分子和检测所述第二细胞表面部分的至少一种结合分子包含分子标签;以及测量所述分子标签的量以量化所述样品中所述第一细胞表面部分和所述第二细胞表面部分的表达。11.根据权利要求1
‑
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细胞表面部分和所述第二细胞表面部分由相同的细胞或相同类型的细胞表达。12.根据权利要求1
‑
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细胞表面部分和所述第二细胞表面部分由不同的细胞或不同类型的细胞表达。13.根据权利要求1
‑
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细胞表面部分由免疫效应细胞,特别是NK细胞、T细胞、B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细胞或嗜中性粒细胞表达,并且所述第二细胞表面部分由肿瘤细胞或免疫细胞表达。14.根据权利要求1
‑
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一种细胞表面部分是CD137或另一种免疫效应细胞共刺激部分。15.根据权利要求1
‑
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一种细胞表面部分是PD
‑
L1或另一种肿瘤相关部分或免疫检查点部分。16.根据权利要求1
‑
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一种细胞表面部分是CD137或另一种免疫效应细胞共刺激部分,并且至少一种细胞表面部分是PD
‑
L1或另一种肿瘤相关部分或免疫检查点部分。17.根据权利要求1
‑
8和11
‑
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所述细胞表面部分具有结合特异性的所述试剂是多特异性抗体,诸如双特异性或三特异性抗体。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特异性抗体是双特异性抗体,所述双特异性抗体结合CD137或另一种免疫效应细胞共刺激分子和PD
‑
L1或另一种肿瘤相关部分或免疫检查点部分。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双特异性抗体的结合CD137的结合结构域包含重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具有重链CDR3(HCDR3),所述HCDR3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SEQ ID NO:8、SEQ ID NO:12、SEQ ID NO:16、SEQ ID NO:19、SEQ ID NO:23、SEQ ID NO:27、SEQ ID NO:30、SEQ ID NO:34、SEQ ID NO:38、SEQ ID NO:42、SEQ ID NO:45、SEQ ID NO:48、或SEQ ID NO:52中任一者所示,允许所述氨基酸序列中有1个、2个或3个氨基酸取代,优选1个氨基酸取代。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双特异性抗体的结合CD137的结合结构域包含:重链CDR1(HCDR1),所述HCDR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SEQ ID NO:6、SEQ ID NO:10、SEQ ID NO:14、SEQ ID NO:18、SEQ ID NO:21、SEQ ID NO:25、SEQ ID NO:32、SEQ ID NO:36、SEQ ID NO:40、SEQ ID NO:44、或SEQ ID NO:50中任一者所示,允许所述氨基酸序列中有1个、2个或3个氨基酸取代,优选1个氨基酸取代;和/或重链CDR2(HCDR2),所述HCDR2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SEQ ID NO:7、SEQ ID NO:11、SEQ ID NO:15、SEQ ID NO:22、SEQ ID NO:26、SEQ ID NO:29、SEQ ID NO:33、SEQ ID NO:37、SEQ ID NO:41、SEQ ID NO:
47、或SEQ ID NO:51中任一者所示,允许所述氨基酸序列中有1个、2个或3个氨基酸取代,优选1个氨基酸取代。21.根据权利要求18
‑
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双特异性抗体的结合CD137的结合结构域包含重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具有SEQ ID NO:1、SEQ ID NO:5、SEQ ID NO:9、SEQ ID NO:13、SEQ ID NO:17、SEQ ID NO:20、SEQ ID NO:24、SEQ ID N...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