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塑地板耐磨性能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板测试机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木塑地板耐磨性能测试装置,具体的还涉及一种木塑地板耐磨性能测试装置的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地板由木料或其他材料做成。因为地板平时会被频繁踩踏,有时还会遭受磕碰、刮刻,地板的耐磨性能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热点。人们都希望购买的地板能够耐用,不易磨损。因此,地板的耐磨损情况对于选用地板显得尤为重要。地板的耐磨损率的测试需要专门的设备来完成。
[0003]中国专利CN209470999U所公开的一种地板耐磨测试机,其工作原理为:将地板样本放置于测试台上,并用地板固定装置加以固定,在压力施加机构的砝码承载盘上人工添加砝码,使支撑杆向下移动,令测试压块接触地板样本,启动电机,通过皮带连接压力施加机构上的皮带固定机构,使压力施加机构能够通过在两条圆柱形导轨上左右往复滑动,压力施加机构与导轨之间通过四个水平方向上设置的第一导轮和四个垂直方向上设置的第二导轮使其实现平稳移动,通过摄像头观察地板样本表面经测试压块摩擦后的磨损情况,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塑地板耐磨性能测试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并夹紧木塑地板的测试台(1),测试台(1)的两端面对面对称设置有两个机架(2),机架(2)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竖杆(21),两个竖杆(21)的上端之间设置有横杆(22),测试台(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横杆(22)连接,其特征在于,测试台(1)的上端设置有能够提供不同下压力进行摩擦木塑地板的挤压摩擦结构(3),挤压摩擦结构(3)包括第一架体(31),第一架体(31)的下端设置有摩擦辊(32),摩擦辊(32)的外圆面与木塑地板的表面抵紧,第一架体(31)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板(33),连接板(33)的下表面的中部与第一架体(31)连接,连接板(33)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提供不同下压力的压力施加结构(34),测试台(1)的下端设置有用于移动摩擦挤压结构的移动机构(4),移动机构(4)包括沿着测试台(1)方向设置的直线驱动机构(41),直线驱动机构(41)的下端设置有移动板(42),移动板(42)与直线驱动机构(41)的执行端连接,移动板(42)的下端设置有用于限制移动板(42)平移位置的弧形限位结构(43),移动板(42)上表面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能够改变挤压摩擦结构(3)下压力的联动架(44),联动架(44)的下端与移动板(42)连接,联动架(44)的上端与连接板(3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塑地板耐磨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弧形限位结构(43)包括弧形导向滑杆(431),弧形导向滑杆(431)至少具有一个,弧形导向滑杆(431)所处圆形的圆面与移动板(42)的下表面垂直,弧形导向滑杆(431)的弧形导向滑杆(431)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横梁(432),两个第二横梁(432)分别与两个机架(2)连接,弧形限位结构(43)还包括第二架体(433),第二架体(433)与移动板(42)的下表面连接,第二架体(433)上转动设置有滑套(434),滑套(434)的数量与弧形导向滑杆(431)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滑套(434)与弧形导向滑杆(431)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塑地板耐磨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联动架(44)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底座(441)和顶板(442),底座(441)与移动板(42)的一端连接,顶板(442)设置在连接板(33)的上方,底座(441)和顶板(442)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限位导向杆(443),第一限位导向杆(443)的下端与底座(441)连接,第一限位导向杆(443)的上端与顶板(442)连接,第一限位导向杆(443)的中部穿过连接板(33)并与连接板(33)滑动连接,每个第一限位导向杆(443)上均套设有用于提供额外下压力的第一压力弹簧(444),第一压力弹簧(444)的上端与顶板(442)连接,第一压力弹簧(444)的下端与连接板(3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塑地板耐磨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直线驱动机构(41)包括移动块(411),移动块(411)与移动板(42)的上表面连接,移动板(42)的中部设置有螺杆(412),螺杆(412)与移动块(411)传动连接,螺杆(412)的两侧设对称设置有两个滑杆(413),两个滑杆(413)均与移动块(411)滑动连接,螺杆(412)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横梁(414),两个第一横梁(414)分别与两个机架(2)连接,螺杆(412)的一端还设置有能够驱动螺杆(412)正反转的驱动电机(415),螺杆(412)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平衡驱动电机(415)重量的平衡块(41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木塑地板耐磨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一横梁(414)的下端均设置有用于保持直线驱动机构(41)水平的平衡结构(45),平衡结构(45)包括第三横梁(451),第三横梁(45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竖杆(21)连接,第三横梁(451)的上端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炎杰,王建明,李铮,宋东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裕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