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拔叉循环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7292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层拔叉循环产线。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双层拔叉循环产线包括导轨支架,导轨支架上表面设有第一导轨,第一导轨上可滑动设有多个治具,导轨支架上设有拔叉模块,拔叉模块用于驱动治具等距离移动;第一导轨的一侧还设有二级拔叉模块,二级拔叉模块用于拔叉模块完成移动后,再次移动调整部分治具的位置;二级拔叉模块包括二级拔叉驱动机构和插舌下压机构,二级驱动单元驱动插舌下压机构平移滑动,插舌下压机构设有插舌,治具上设有与插舌相配合的插舌定位轮。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双层拔叉循环产线具有配置灵活,传输效率高、布局占用面积小的优点。用面积小的优点。用面积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拔叉循环产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生产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层拔叉循环产线。

技术介绍

[0002]在电池的加工过程中,电池通常是通过需要通过传输线将电池在各个加工工位之间流转。现有的传输线一般通过将治具可滑动设置在导轨上,然后通过拔叉装置通过将插销插入治具后同步移动治具,使治具从一个工位流转到下一个工位。为了能同步高效地转运治具,插销在拔叉上的间隔为相等设置,在拔叉整体移动了治具,然后返回移动下一治具时才能对上治具的位置。
[0003]但是如果同一传输线上的各个加工设备的大小存在区别或者一个加工设备存在两个加工工位,只能将最大的工位间隔作为等间隔拔叉,如果最大工位间隔过大将使工位和工位之间的传输时间更长,存在传输效率低、布局占用面积大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拔叉循环产线,在常规拨叉循环线基础上增加了二级拔叉模块,使循环线长边治具在整体切换到位后,还能根据不同的工位间隔进行二次移动切换,其具有配置灵活,传输效率高、布局占用面积小的优点。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双层拔叉循环产线,包括导轨支架,所述导轨支架上表面设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上可滑动设有多个治具,所述导轨支架上设有拔叉模块,所述拔叉模块用于驱动所述治具等距离移动;
[0007]所述第一导轨的一侧还设有二级拔叉模块,所述二级拔叉模块用于所述拔叉模块完成移动后,再次移动调整部分所述治具的位置;
[0008]所述二级拔叉模块包括二级拔叉驱动机构和插舌下压机构,所述二级拔叉驱动机构包括龙门架、第三导轨和二级驱动单元,所述龙门架设置在所述导轨支架的内侧且与所述第一导轨平行,所述第三导轨设置在所述龙门架上且与所述第一导轨平行,所述插舌下压机构设置在所述治具的上方且可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导轨,所述二级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插舌下压机构在所述第三导轨平移滑动,所述插舌下压机构设有插舌,所述治具上设有与所述插舌相配合的插舌定位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插舌下压机构包括平移滑动板、第四导轨和下压滑动架、下压气缸,所述平移滑动板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三导轨上,所述第四导轨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平移滑动板上,所述下压滑动架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四导轨上,所述下压气缸固定在所述下压滑动架上,所述下压气缸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平移滑动板固定连接,所述插舌固定连接于所述下压滑动架的底面。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下压滑动架上设有缓冲上限位块,所述平移滑动板上设有缓冲下限位块。
[0011]进一步地,所述拔叉模块包括拔叉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固定设置在所述导轨支架的外侧面,所述拔叉通过拔叉连接机构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拔叉上设有多个插销,所述治具上设有与所述插销配合的定位孔A,所述导轨支架的内侧设有与所述拔叉固定连接的拔叉驱动机构,所述拔叉的底边还设有多个拔叉顶升机构。
[0012]进一步地,所述拔叉在所述二级拔叉模块移动所述治具到达的位置上设有治具变距机构,所述治具变距机构包括与所述拔叉固定连接的导轨支架,所述导轨支架上设有第五导轨,所述第五导轨上可滑动设有变距插销,所述导轨支架上设有固定连接的变距气缸,所述变距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变距插销。
[0013]进一步地,所述拔叉驱动机构包括拔叉平移电机、丝杆轴承座、滚珠丝杆、第六导轨和滑块,所述拔叉平移电机固定在所述丝杆轴承座的一端,所述滚珠丝杆穿过所述丝杆轴承座上的轴承,且与所述拔叉平移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六导轨设置于所述丝杆轴承座的底部且与所述滚珠丝杆平行,所述滑块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六导轨上;
[0014]所述滑块上设有与所述滚珠丝杆配合的螺纹孔,所述滚珠丝杆穿过所述螺纹孔,所述滑块通过所述拔叉连接机构与所述拔叉固定连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拔叉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板和第八导轨,所述连接板一侧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或与所述第二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第八导轨竖直设置在所述连接板靠近所述拔叉一侧,所述拔叉通过滑台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八导轨上,所述连接板上还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拔叉上设有与所述凸块相配合的凹部,所述凸块嵌入所述凹部。
[0016]进一步地,所述拔叉顶升机构包括固定座、顶升气缸、第七导轨和顶升座,所述顶升气缸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座,所述第七导轨竖直设置于所述固定座的侧面,所述顶升座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七导轨上,且所述顶升气缸的输出端竖直与所述顶升座固定连接,所述顶升座的顶部设有与所述拔叉底边抵接的导向轮。
[0017]进一步地,还包括治具定位机构,所述治具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治具的一侧,所述治具定位机构包括底座、定位气缸和定位滑轮,所述定位气缸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且所述定位气缸的输出端方向与所述治具的移动方向垂直,所述定位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定位滑轮固定连接,所述治具上设有定位凹槽B,所述定位滑轮在所述定位气缸的驱动下可抵接所述定位凹槽B。
[0018]进一步地,所述导轨支架、第一导轨、所述拔叉模块和所述二级拔叉模块包括平行设置的两组,所述导轨支架的两端分别通过治具导轨切换机构连接,所述导轨支架和所述治具导轨切换机构围合形成矩形传输线,所述治具通过所述治具导轨切换机构在两侧的所述第一导轨之间切换。
[0019]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双层拔叉循环产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1、治具在拔叉模块的驱动下移动固定的距离,然后通过设置在一侧的二次拔叉模块进行二次拔叉,使其中一些等间距移动后的治具在二次拔叉下继续移动一段距离到达指定位置,其具有配置灵活,传输效率高、布局占用面积小的优点。
[0021]2、为了适应兼容换型后二次拔叉的位置无法固定的问题,在拔叉上设置治具变距机构来适应治具的位置变化。变距插销可滑动设置在第五导轨上,通过变距气缸控制变距插销的位置。二次拔叉后的位置根据加工工位进行确定,治具变距机构通过调节使变距插销的位置对应二次拔叉后治具的位置,确保在一次拔叉时变距插销插入治具的定位孔,可
适应不同治具型号而改变加工位置的情况,其具有兼容性高的优点。
[0022]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双层拔叉循环产线的立体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双层拔叉循环产线的插舌下压机构的立体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双层拔叉循环产线的拔叉模块的立体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双层拔叉循环产线的治具变距机构的关系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双层拔叉循环产线的治具变距机构的立体图;
[0028]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双层拔叉循环产线的拔叉驱动机构的立体图;
[0029]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双层拔叉循环产线的拔叉顶升机构的立体图;
[0030]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双层拔叉循环产线的治具定位机构的立体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拔叉循环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支架(200),所述导轨支架(200)上表面设有第一导轨(210),所述第一导轨(210)上可滑动设有多个治具(100),所述导轨支架(200)上设有拔叉模块(300),所述拔叉模块(300)用于驱动所述治具(100)等距离移动;所述第一导轨(210)的一侧还设有二级拔叉模块(400),所述二级拔叉模块(400)用于所述拔叉模块(300)完成移动后,再次移动调整部分所述治具(100)的位置;所述二级拔叉模块(400)包括二级拔叉驱动机构(410)和插舌下压机构(420),所述二级拔叉驱动机构(410)包括龙门架(411)、第三导轨(412)和二级驱动单元(413),所述龙门架(411)设置在所述导轨支架(200)的内侧且与所述第一导轨(210)平行,所述第三导轨(412)设置在所述龙门架(411)上且与所述第一导轨(210)平行,所述插舌下压机构(420)设置在所述治具(100)的上方且可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导轨(412),所述二级驱动单元(413)驱动所述插舌下压机构(420)在所述第三导轨(412)平移滑动,所述插舌下压机构(420)设有插舌(425),所述治具(100)上设有与所述插舌(425)相配合的插舌定位轮(1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拔叉循环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舌下压机构(420)包括平移滑动板(421)、第四导轨(422)和下压滑动架(423)、下压气缸(424),所述平移滑动板(421)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三导轨(412)上,所述第四导轨(422)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平移滑动板(421)上,所述下压滑动架(423)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四导轨(422)上,所述下压气缸(424)固定在所述下压滑动架(423)上,所述下压气缸(424)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平移滑动板(421)固定连接,所述插舌(425)固定连接于所述下压滑动架(423)的底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拔叉循环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滑动架(423)上设有缓冲上限位块(426),所述平移滑动板上设有缓冲下限位块(427)。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拔叉循环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拔叉模块(300)包括拔叉(310)和第二导轨(320),所述第二导轨(320)固定设置在所述导轨支架(200)的外侧面,所述拔叉(310)通过拔叉连接机构(350)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320)上,所述拔叉(310)上设有多个插销(311),所述治具(100)上设有与所述插销(311)配合的定位孔(100A),所述导轨支架(200)的内侧设有与所述拔叉(310)固定连接的拔叉驱动机构(330),所述拔叉(310)的底边还设有多个拔叉顶升机构(34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层拔叉循环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拔叉(310)在所述二级拔叉模块(400)移动所述治具到达的位置上设有治具变距机构(500),所述治具变距机构(500)包括与所述拔叉(310)固定连接的导轨支架(510),所述导轨支架(510)上设有第五导轨(520),所述第五导轨(520)上可滑动设有变距插销(530),所述导轨支架(510)上设有固定连接的变距气缸(540),所述变距气缸(54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贤政黄杰吕先杰
申请(专利权)人:海目星激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