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熙道专利>正文

功能性保健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7275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用户的脚底部分施加振动、指压、磁力而能够对用户的血液流动改善和关节保护予以帮助的功能性保健鞋,该功能性保健鞋构成为具备:壳体,其由本体、第一突出部以及第二突出部构成,其中,本体能够在中央部分敞开且安装于鞋中底,第一突出部在本体的上部设置成圆筒形且内置于鞋内底,第二突出部在本体的下部的与第一突出部相对的位置设置成圆筒形且安装于鞋中底;第一磁体,其内置于第一突出部;第二磁体,其设置于与第一磁体相对的位置且安装于第二突出部;振动部件,其设置于本体的内部;第三磁体,其形成于振动部件的一端且与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产生排斥力;第一弹簧,其设置于第一磁体;以及第二弹簧,其设置于第二磁体。第二磁体。第二磁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功能性保健鞋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磁力和弹力的功能性保健鞋(Functional health shoes),尤其,涉及一种对用户的脚底部分施加振动、指压、磁力而能够对用户的血液流动改善和关节保护予以帮助的功能性保健鞋。

技术介绍

[0002]鞋子是人在地上站立或步行时穿在脚上的物品,大多数人大部分时间穿着鞋子生活。因此,一直以来为了对大部分时间穿的鞋子赋予功能性而进行了许多研究,尤其,已经做出了许多努力以开发能够增进穿用者的健康的功能性。
[0003]具备这种功能性的鞋子由包裹脚的鞋面和在鞋面下部支撑脚底的鞋底构成,鞋底由鞋垫所在的鞋中底(mid

sole)、附着于鞋中底下部的鞋外底(out

sole)以及具备于鞋中底上侧的鞋内底(insole)构成,上述鞋子是指对鞋底部分赋予功能性而有助于增进穿用者的健康的鞋子。
[0004]上述鞋外底不仅与地面直接接触而增大抓地力以提高步行性,而且发挥在吸收作用于脚底的冲击的同时吸收体重和负荷的作用,鞋中底位于鞋外底的上部而发挥对脚底提供缓冲感或分散体重以及吸收负荷的作用,鞋内底也发挥提供缓冲感和吸收负荷的作用以及作为鞋子内部的表面收尾材料的作用,鞋面利用皮革或纤维或合成树脂等而制成包裹用户的脚的形态。
[0005]上述鞋内底在分散用户的体重的同时提供优良的缓冲感,从而使脚的疲劳度最小化,并且担负作为鞋子的内部收尾材料的功能,上述鞋内底通常利用如聚氨酯那样的泡沫树脂制造,并在其表面附着皮革或纤维纸等而完成。
[0006]另外,最近为了缓解步行时的冲击而在开发适用了在鞋子最底层内具有如弹性部件或气垫那样的冲击吸收构造、为了在步行时能够充分利用整个脚底而将鞋子的最底层形成为圆形的构造以及在最底层内能够产生振动的构造的技术等。
[0007]在下述专利文献1至3等中公开了这种技术的一个例子。
[0008]例如,在专利文献1(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

2128378号,2020年06月24日授权)中公开了一种振动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振动装置具备:壳体,上部主体11和下部主体12相互配合而在该壳体内部形成容纳部13;振动框架20,其由上部和下部主体11、12挤压固定,或由为了相互配合而与上述上部和下部主体11、12连结的螺栓固定;振动主板30A,其另一端与振动框架20连接且一端配置于上述壳体的容纳部13;振动子板30B,其从上述振动主板30A分支;移动磁铁41,其具备于振动子板30B的端部中的一个以上的端部以使上述振动主板30A和振动子板30B由磁力而上下振动;上部固定磁铁42,其具备于壳体的上部主体11而对移动磁铁41产生排斥力;以及下部固定磁铁43,其具备于壳体的下部主体12而对移动磁铁41产生排斥力。
[0009]另外,在专利文献2(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

1654247号,2016年08月30日授权)中公开了一种振动模块,该振动模块包括:振动板,其一端处于固定于壳体的状态且另一端由
外部的冲击能量而摇晃;第一磁体,其具备于上述振动板的另一端,且具有朝向上述振动板的振动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的第一N极和朝向与上述第一N极相反的方向的第一S极;以及第二磁体,其在与具备于上述振动板的另一端的上述第一磁体相隔的地点与壳体内侧壁连接,并具有第二N极和第二S极,且以上述第二N极以上述振动板为基准与上述第一N极错开的方式具备。
[0010]另一方面,专利文献3(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

1978880号,2019年05月09日授权)中公开了一种振子,该振子包括:壳体;第一固定磁体,其形成于上述壳体的上侧中的至少一部分区域;第二固定磁体,其形成于上述壳体的下侧中的与上述第一固定磁体相对的区域;第一振动板和第二振动板,其能够在上述壳体的内部空间振动;第一移动磁体,其形成于上述第一振动板的一端,且与上述第一固定磁体产生排斥力;第二移动磁体,其形成于上述第二振动板的一端,且与上述第二固定磁体产生排斥力;以及振动框架,其沿着上述壳体的外周配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所要解决的问题
[0012]在如上所述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利用了均匀的振动和能够将这种振动放大并向外部传递振动的磁力的振动放大构造式振动装置,但振动不大,且未公开对用户的脚施加指压或磁力的技术。
[0013]另外,上述专利文献2是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设置于自振动板的中立位置至延伸线上的构造,其与上述专利文献1相同地存在振动不大的问题,上述专利文献3是通过在各固定磁体与各移动磁体之间产生的磁力而使振子产生振动的构造,在上述专利文献2和专利文献3中也未公开对用户的脚施加指压或磁力的技术。
[0014]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能性保健鞋,其对用户的脚底部分施加振动效果和指压效果,从而对用户的血液流动改善和关节保护能够予以帮助。
[001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能性保健鞋,其对用户的脚底部分能够同时施加振动、指压以及磁力。
[0016]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能性保健鞋,其能够实现用户的愉快且清爽的步行。
[0017]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功能性保健鞋由包裹用户的脚的鞋面、在鞋面下部支撑脚底且鞋垫所在的鞋中底、附着于鞋中底下部的鞋外底以及具备于鞋中底上侧的鞋内底构成,所述功能性保健鞋的特征在于,具备:壳体,其由本体、第一突出部以及第二突出部构成,其中,上述本体能够在中央部分敞开且安装于上述鞋中底,上述第一突出部在上述本体的上部设置成圆筒形且内置于上述鞋内底,上述第二突出部在上述本体的下部的与上述第一突出部相对的位置设置成圆筒形且安装于上述鞋中底;第一磁体,其内置于上述第一突出部;第二磁体,其设置于与上述第一磁体相对的位置且安装于上述第二突出部;振动部件,其设置于上述本体的内部;第三磁体,其形成于上述振动部件的一端且与上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产生排斥力;第一弹簧,其设置于上述第一磁体;以及第二弹簧,其设置于
上述第二磁体,上述振动部件包括振动板,并通过在上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与上述第三磁体之间产生的磁力而产生振动,上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实现指压功能。
[0019]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功能性保健鞋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的大小设置成大于上述第三磁体的大小。
[0020]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功能性保健鞋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的磁力设置成大于上述第三磁体的磁力。
[0021]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功能性保健鞋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以与分别形成于上述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的台阶的部分嵌合的构造来内置,上述第一弹簧设置为压缩弹簧且插入上述第一磁体的上部,上述第二弹簧设置为压缩弹簧且插入上述第二磁体的下部。
[0022]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功能性保健鞋的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设置于上述第一弹簧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能性保健鞋,其由包裹用户的脚的鞋面、在鞋面下部支撑脚底且鞋垫所在的鞋中底、附着于鞋中底下部的鞋外底以及具备于鞋中底上侧的鞋内底构成,所述功能性保健鞋的特征在于,具备:壳体,其由本体、第一突出部以及第二突出部构成,其中,上述本体能够在中央部分敞开且安装于上述鞋中底,上述第一突出部在上述本体的上部设置成圆筒形且内置于上述鞋内底,上述第二突出部在上述本体的下部的与上述第一突出部相对的位置设置成圆筒形且安装于上述鞋中底;第一磁体,其内置于上述第一突出部;第二磁体,其设置于与上述第一磁体相对的位置且安装于上述第二突出部;振动部件,其设置于上述本体的内部;第三磁体,其形成于上述振动部件的一端且与上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产生排斥力;第一弹簧,其设置于上述第一磁体;以及,第二弹簧,其设置于上述第二磁体,上述振动部件包括振动板,并通过在上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与上述第三磁体之间产生的磁力而产生振动,上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实现指压功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性保健鞋,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的大小设置成大于上述第三磁体的大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性保健鞋,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的磁力设置成大于上述第三磁体的磁力。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熙道
申请(专利权)人:南熙道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