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拔式避雷器用屏蔽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7269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插拔式避雷器用屏蔽罩,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屏蔽罩屏蔽效果差,影响产品电场均匀性,导致局放差的问题。该屏蔽罩一侧与接线端子电连接,另一侧套接在芯体上;屏蔽罩与芯体之间的连接是密封连接;上电极与电阻片组的接触面为第一接触面,下电极与电阻片组的接触面为第二接触面,设套接后屏蔽罩靠近第二接触面一端与第一接触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a,电阻片组的长度为b,应满足1/3b>a>0。该屏蔽罩避免了插拔式避雷器的局部放电量大,提高了绝缘性能和对插拔式避雷器的保护,降低了生产成本、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避雷器用屏蔽罩,具体涉及一种插拔式避雷器用屏蔽罩
技术介绍
现有插拔式避雷器,主要分为肘型插拔式避雷器、T型插拔式避雷器和直插型插拔 式避雷器。 肘型插拔式避雷器、T型插拔式避雷器和直插型插拔式避雷器采用复合外套将电阻片芯体硫化成型,同时在硫化成型的芯体高压进线端处向外延伸形成插拔孔,做为避雷器的高压进线和安装固定用,再将避雷器接入需要过电压防护的系统实施保护。 肘型插拔式避雷器、T型插拔式避雷器和直插型插拔式避雷器的高压进线通过插拔孔引入后,在插拔孔内部与电阻片芯体的高压进线端相连接,由于此处电场不均匀,从而导致避雷器的局部放电量大,保护性能差,使用寿命短。 目前,多采用安装屏蔽罩的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但现有屏蔽罩存在以下问题屏 蔽罩的长度为两种形式,即仅套接于上电极的屏蔽罩和套接于芯体长度二分之一及大于二 分之一的屏蔽罩;当选用仅套接于上电极的屏蔽罩时,该插拔式避雷器的局放差,当选用长 度等于或大于芯体长度二分之一的屏蔽罩时,该插拔式避雷器不但局放差,而且绝缘性很 差。因此,现有屏蔽罩并未起到屏蔽和保护芯体的作用,同时加大了插拔式避雷器电场的不 均匀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插拔式避雷器用屏蔽罩,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屏蔽罩屏蔽 效果差,影响产品电场均匀性,导致局放差的问题。 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该插拔式避雷器用屏蔽罩,屏蔽罩一侧与接线端子电连接,另一侧套接在芯体上; 芯体包括电阻片组、与电阻片组两端连接的上电极、下电极和绝缘层,屏蔽罩与芯体之间的 连接是密封连接;上电极与电阻片组的接触面为第一接触面,下电极与电阻片组的接触面 为第二接触面,设套接后屏蔽罩靠近下电极一端与第一接触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a,电阻片 组的长度为b,应满足l/3b > a > 0。 以上所述套接后屏蔽罩靠近下电极一端与第一接触面之间的垂直距离a以满足 l/3b > a > l/5b为佳。 以上所述屏蔽罩为有机复合屏蔽罩、金属屏蔽罩或导电介质喷涂屏蔽罩。 以上所述屏蔽罩密封在绝缘外套内。 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1、本技术提供的插拔式避雷器用屏蔽罩屏蔽效果好,避免了因屏蔽罩长度过 短或过长时引起的插拔式避雷器的局部放电量大,提高了对产品的保护,延长了产品的使 用寿命。 2、本技术提供的插拔式避雷器用屏蔽罩,避免了现有屏蔽罩绝缘性能差的问 题,同时也降低了屏蔽罩的生产成本,节约资源。附图说明图1为T型插拔式避雷器屏蔽罩结构示意图; 图2为肘型插拔式避雷器屏蔽罩结构示意图; 图3为直插型插拔式避雷器屏蔽罩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述 如图1、图2、图3所示该插拔式避雷器包括芯体1、接线端子3、绝缘外套4和屏 蔽罩5,芯体1 一端与接线端子3连接,并密封在绝缘外套4内。芯体1包括电阻片组11、 与电阻片组11两端连接的上电极13、下电极14。 芯体1与接线端子3连接处设置有屏蔽罩5,屏蔽罩5 —侧与接线端子3电连接, 另一侧套接在芯体1上;屏蔽罩5可选用有机复合屏蔽罩、金属屏蔽罩或导电介质喷涂屏蔽 罩等。其中有机复合屏蔽罩和金属屏蔽罩均存在具体结构,而导电介质喷涂屏蔽罩是在芯 体绝缘层外壁上或绝缘外套内壁上喷涂了一层导电介质,以达到屏蔽罩的功能。 设上电极13与电阻片组11的接触面为第一接触面101,下电极14与电阻片组11 的接触面为第二接触面102,设套接后屏蔽罩靠近下电极一端与第一接触面101之间的垂 直距离为a,电阻片组11的长度为b,应满足l/3b > a > 0。屏蔽罩套接后a以满足l/3b >a> 1/5b为佳。屏蔽罩选用该长度时避免了插拔式避雷器的局部放电量大,提高了绝缘 性能和对插拔式避雷器的保护,降低了生产成本、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权利要求一种插拔式避雷器用屏蔽罩,所述屏蔽罩一侧与接线端子电连接,另一侧套接在芯体上;所述芯体包括电阻片组、与电阻片组两端连接的上电极、下电极和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罩与芯体之间的连接是密封连接;所述上电极与电阻片组的接触面为第一接触面,下电极与电阻片组的接触面为第二接触面,设套接后屏蔽罩靠近下电极一端与第一接触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a,电阻片组的长度为b,应满足1/3b>a>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拔式避雷器用屏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后屏蔽罩靠 近下电极一端与第一接触面之间的垂直距离a满足l/3b > a > l/5b。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拔式避雷器用屏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罩为有 机复合屏蔽罩、金属屏蔽罩或导电介质喷涂屏蔽罩。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拔式避雷器用屏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罩密封在绝 缘外套内。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插拔式避雷器用屏蔽罩,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屏蔽罩屏蔽效果差,影响产品电场均匀性,导致局放差的问题。该屏蔽罩一侧与接线端子电连接,另一侧套接在芯体上;屏蔽罩与芯体之间的连接是密封连接;上电极与电阻片组的接触面为第一接触面,下电极与电阻片组的接触面为第二接触面,设套接后屏蔽罩靠近第二接触面一端与第一接触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a,电阻片组的长度为b,应满足1/3b>a>0。该屏蔽罩避免了插拔式避雷器的局部放电量大,提高了绝缘性能和对插拔式避雷器的保护,降低了生产成本、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H01C7/12GK201449829SQ20092003449公开日2010年5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0日专利技术者叶德平, 杨筱安 申请人:西安神电电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拔式避雷器用屏蔽罩,所述屏蔽罩一侧与接线端子电连接,另一侧套接在芯体上;所述芯体包括电阻片组、与电阻片组两端连接的上电极、下电极和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罩与芯体之间的连接是密封连接;所述上电极与电阻片组的接触面为第一接触面,下电极与电阻片组的接触面为第二接触面,设套接后屏蔽罩靠近下电极一端与第一接触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a,电阻片组的长度为b,应满足1/3b>a>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德平杨筱安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神电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