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能量转换装置及其放电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能量转换装置及其放电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在国内不断普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及政策和市场共同驱动的快速成长期。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充电便捷性是人们考虑购买或租赁新能源汽车极为重要的因素。一方面,由于受电池技术发展的限制,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受到严重制约;另一方面,配套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虽然国内充电桩在不断完善与发展,但是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比例才达到5:1,无法保证新能源汽车电量耗尽时及时找到充电设施。因此,在特殊情况下的V2V(Vehicle
‑
to
‑
Vehicle communication,车对车通讯)技术应运而生,V2V技术是一种智能网联技术。它的原理是利用每辆车上所搭载的传输单元通过高速无线网络发出信号,这些信息包括车辆当时的车速、方向、地理位置、路线等,实现车与车之间的交流。但是现阶段V2V充电技术受限于新能源汽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感,其第一端连接电池模块的第一输出端;第二电感,其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第二开关,其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和充放电口的第一端之间;第一双向H桥,其一端连接所述电池模块的第二输出端和所述充放电口的第二端,其包括并联的第一桥臂和第二桥臂,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桥臂,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桥臂;第三开关,其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和所述充放电口的第一端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转换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电池模块、所述第一桥臂的控制端、所述第二桥臂的控制端、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以及所述第三开关的控制端,当所述充放电口连接待充电车辆时,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电池模块的电压和所述待充电车辆的电压,并根据所述电池模块的电压和所述待充电车辆的电压选择放电方式,其中,所述充电方式包括升压放电、降压放电以及等压放电;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所述第三开关、所述第一桥臂以及所述第二桥臂使所述电池模块输出直流电,并使所述电池模块按照所选择的放电方式对所述待充电车辆进行放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桥臂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功率开关和第二功率开关,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桥臂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三功率开关和第四功率开关,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功率开关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功率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功率开关的第一端共接形成所述第一双向H桥的第一汇流端;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功率开关的第二端共接形成所述第一双向H桥的第二汇流端,所述第二汇流端与所述电池模块的第二输出端和所述充放电口的第二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控制模块进行升压放电时,所述第三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所述第二开关处于导通状态,所述电池模块、所述第一电感、所述第二功率开关、所述待充电车辆形成第一储能电路,所述电池模块、所述第一电感、所述第二功率开关、所述第三功率开关、所述第二电感、所述第二开关、所述待充电车辆形成第一放电电路。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控制模块进行降压放电时,所述第三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所述第二开关处于导通状态,所述电池模块、所述第一电感、所述第二功率开关、所述第三功率开关、所述第二电感、所述第二开关、所述待充电车辆形成第二储能电路,所述第二电感、所述第二开关、所述待充电车辆、所述第四功率开关形成第二放电电路。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控制模块进行等压放电时,所述第三开关处于导通状态,所述第二开关处于关断状态,所述电池模块、所述第三开关、所述待充电车辆形成第三放电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第一电容,其连接在所述第一汇流端和所述第二汇流端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转换装置还包括:第一开关,其连接在所述电池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之间,所述控制模块还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转换装置还包括:第四开关,其连接在所述电池模块的第二输出端和所述充放电口的第二端之间,所述控制模块还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的控制端。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双向H桥连接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机控制器连接电机;所述能量转换装置处于驱动状态时,所述电池模块、所述第一电感、所述第二电感、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鹏辉,王俊龙,郑乐平,王亮,陈明文,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