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效率优化系统、方法及其终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97192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效率优化系统、方法及其终端,包括:原边控制单元和副边控制单元,所述原边控制单元用于检测耦合机构中发射线圈电流I1,并接收到的来自副边控制单元的指令作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控制DC源电压或逆变器电压,从而控制耦合机构发射线圈电流达到指令要求的需求线圈电流值;副边控制单元用于通过无线通讯向原边控制单元发送指令,该指令主要用于控制耦合机构发射线圈电流I1,耦合机构发射线圈电流达到指令要求,副边控制单元控制整流器调节系统负载达到当前状态下的最佳负载以能够实现系统效率最优;这样能够实时调节自身工作状态,寻找效率最优点,使无线充电系统保持较高的充电效率,提高电能利用率。利用率。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效率优化系统、方法及其终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无线充电
,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效率优化系统、方法及其终端。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汽车采用高能密度电池组作为动力源,但受限于电池组容量,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较短,同时其电池组充电时间长、充电站配置不完善,成为制约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的最大瓶颈。
[0003]为电动汽车电池组补充电能的方式一般有两种: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有线充电采用线缆、充电插头与充电插座的金属连接为电池组补充电能,但同时也存在线路老化、接触不良等问题,大大降低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无线充电是以交变磁场作为电能传输的媒介,能够规避有线充电存在的问题,另外,无线充电也符合电动汽车向智能化发展的趋势,有望成为电动汽车充电的主流方式。
[0004]无线充电方式利用交变磁场实现电能的无线传输,这就必然导致效率损失,而效率也是作为无线充电系统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如何提高无线充电系统的电能利用率和如何保持无线充电系统的充电效率是目前无线充电技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效率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DC源,所述DC源用于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以能够作为逆变器的输入;逆变器,所述逆变器用于将直流电变换为高频交流电;耦合机构,所述耦合机构中设有耦合机构发射线圈;原边控制单元,所述原边控制单元用于检测耦合机构中发射线圈电流I1,并接收到的来自副边控制单元的指令作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控制DC源电压或逆变器电压,从而控制耦合机构发射线圈电流达到指令要求的需求线圈电流值;副边控制单元,所述副边控制单元用于通过无线通讯向原边控制单元发送指令,该指令用于控制耦合机构发射线圈电流I1达到指令要求的需求线圈电流值,副边控制单元控制整流器调节系统负载达到当前状态下的最佳负载以能够实现系统效率最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效率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原边匹配网络单元和副边匹配网络单元,所述原边匹配网络单元和所述副边匹配网络单元用于匹配原副边阻抗以能够使系统处于谐振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效率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耦合机构发射线圈电流I1与逆变器输出电压满足如下关系:其中,上式中U
AB
指的是逆变器桥臂中点电压,受DC源电压和逆变器移相角φ影响,逆变器移相角指的是逆变器前桥上桥臂Q1与后桥下桥臂Q4驱动PWM的相位差;jωLp是电感的阻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效率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原边控制单元检测到控制耦合机构发射线圈电流I1小于其接收到的指令要求,则增大DC源电压或减小逆变器移相角φ;当原边控制单元检测到控制耦合机构发射线圈电流I1大于其接收到的指令要求,则减小DC源电压或增大逆变器移相角φ以能够实现耦合机构中发射线圈电流等于指令要求的需求线圈电流值,其中,逆变器移相角指的是逆变器前桥上桥臂Q1与后桥下桥臂Q4驱动PWM的相位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效率优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松林孟浩宋磊
申请(专利权)人:安洁无线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