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井口回压压力波及其波速的预测模型、方法和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井工程固井
,具体来讲,涉及一种单相井口回 压环空压力波的预测模型、一种单相井口回压环空压力波的预测方法、一种 单相井口回压环空压力波传递速度的预测模型、一种单相井口回压环空压力 波传递速度的预测方法、以及一种设备和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 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对于深井控压固井的井筒流场瞬态压力波动问题,主要的关注点涉及以 下几点:在施加回压的时候,由于改变流量或调节节流阀开度而产生的压力 波在井筒中的传播方式、传递到井底所耗费的时间、以及到底井底时的压力 波动范围等。该压力波传递到井底的时间对控压固井施工参数设计具有重要 意义。
[0003]在控压固井时,当监测到地层流体侵入环空的时候,通过调节节流阀在 井口产生回压作用于整个井筒,使井底压力与地层压力逐渐趋于平衡。井口 阀门调节产生的回压以压力波的形式从井口传播到井底,这需要一定的时间, 即压力波在井筒中的传播时间。发生气侵时,环空内的流动为气液两相流动, 由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相井口回压环空压力波的预测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空压力波的预测模型如公式(1)~(4)所示:型如公式(1)~(4)所示:型如公式(1)~(4)所示:型如公式(1)~(4)所示:公式(1)~公式(4)中,i、i
‑
1、i+1表示环空液相段中的任意三个相互间隔Δz的位置节点;k表示环空液相段中的液体介质,k为1时表示钻井液,k为2时表示前置液,k为3时表示水泥浆;t表示当前时刻;t+Δt表示下一时刻;Δt为时间步长;Δz为空间步长;v
k
(z
i
,t+Δt)表示环空内介质k液段的任意点i在t+Δt时刻的速度,m/s;v
k
(z
i
,t)表示环空内介质k液段的任意点i在t时刻的速度,m/s;ρ
k
(z
i
,t)表示环空内介质k液段的任意点i在t时刻的密度,kg/m3;v
k
(z
i
‑1,t)表示环空内介质k液段的任意点i
‑
1在t时刻的速度,m/s;ρ
k
(z
i
‑1,t)表示环空内介质k液段的任意点i
‑
1在t时刻的密度,kg/m3;P
k
(z
i
‑1,t)表示环空内介质k液段的任意点i
‑
1在t时刻的压力,Pa;v
k
(z
i+1
,t)表示环空内介质k液段的任意点i+1在t时刻的速度,m/s;ρ
k
(z
i+1
,t)表示环空内介质k液段的任意点i+1在t时刻的密度,kg/m3;P
k
(z
i+1
,t)表示环空内介质k液段的任意点i+1在t时刻的压力,Pa;θ为井斜角,度;g为重力加速度,m/s2;ρ
k
(z
i
,t+Δt)表示环空内介质k液段的任意点i在t+Δt时刻的密度,kg/m3;v
k
(z
i
‑1,t+Δt)表示环空内介质k液段的任意点i
‑
1在t+Δt时刻的速度,m/s;v
k
(z
i+1
,t+Δt)表示环空内介质k液段的任意点i+1在t+Δt时刻的速度,m/s;P
k
(z
i
,t+Δt)表示环空内介质k液段的任意点i在t+Δt时刻的压力,Pa;K
k
表示介质k的稠度系数,Pa.s
n
;P
k0
表示介质k液段的初始回压值,Pa;ρ
k0
表示井口回压为p
k0
时介质k的密度,kg/m3;d为环空直径,m;b
k
为介质k液段简化动量方程速度系数,m
‑1.Pa.S
n
;n
k
为介质k液段的流变参数,无量纲。2.一种单相井口回压环空压力波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当前固井过程,确定环空内单相流体的液体种类和流动状态;S2、确定拟计算的起始时间T
a
、终止时间T
b
、介质k液段的起始深度h
k,a
、介质k液段的终止深度h
k,b
、介质k液段对应的初始流量Q
k
和初始回压P
k0
;S3、对介质k液段的计算区域进行时间和空间离散化,形成X
×
Y个网格节点,其中,X=((T
b
‑
T
a
)/Δt)+1,Y=((h
k,b
‑
h
k,a
)/Δz)+1,计算区域中某位置点在t
j
时刻的空间坐标为(t
j
,z
i
);S4、根据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空压力场的预测模型,经迭代计算获得环空液相段中的所有位置点在T
a
~T
b
时段内的压力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相井口回压环空压力波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迭代
计算包括:S41、输入各迭代参数的初始值、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其中,所述初始值为:j=2,t1=T
a
,i=3,z1=0,z2=Δz,所述初始条件为:v
k
(z,T
a
)=Q
k
/A
k
,P
k
(h
k,a
,t)=P0,所述边界条件为:P
k
(h
k,b
,t)=P
回压
;S42、计算位移坐标上第j个节点对应的时刻t
j
,其中,t
j
=t
j
‑1+Δt;S43、计算空间坐标上第i个和第i+1个节点对应的位移z
i
和z
i+1
,其中,z
i
=z
i
‑1+Δz,z
i+1
=z
i
+Δz;S44、根据公式(1)和公式(2)计算第i个节点在t
j
时刻的速度v
k
(z
i
,t
j
)、第i
‑
1个节点处的速度v
k
(z
i
‑1,t
j
)和第i+1个节点处的速度v
k
(z
i+1
,t
j
)中的至少一者;S45、根据公式(3)计算第i个节点在t
j
时刻的密度ρ
k
(z
i
,t
j
)、第i
‑
1个节点处的密度ρ
k
(z
i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朗,刘世彬,黄伟,冯彬,杨川,王纯全,鲜明,刘洋,聂世均,赵常青,冯予淇,杨向宇,曾凡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