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承载分段模块的可快速对中机构及其制作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承载分段模块的可快速对中机构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在船舶制造等过程中,用于承载分段模块的机构,此机构用于转移分段模块,每天有大量的转移收纳工作。此机构是用铲车铲起专用工装,再托起此机构,因机构的宽度远大于工装的宽度,为保证机构不产生滑移,机构的重心与铲脚中心须对齐,该过程须不断修正,较为耗时。另外,机构在制作时由于长度较长,需在焊接时防止变形,目前没有较好的解决办法。焊接过程是利用电弧热、物理热、化学热等热能将母材金属及焊材融化形成焊接熔池,熔池凝固从液相转变成固相的结晶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冶金过程。焊接凝固和铸造凝固虽然都经历结晶成核、长大的过程。但前者是非平衡凝固,后者是平衡凝固,二者有很大区别。结构件在焊接过程进行当中,当其局部受热时,因受其周围构件约束不能充分伸展,产生压应力;当其冷却时,因焊缝收缩而产生拉应力,使焊件产生弯曲变形。故当焊接过程结束后,焊件内部既存在着压应力又存在着拉应力,既存在着弹性变形又存在塑性变形,焊缝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承载分段模块的可快速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槽钢状的机构主体,机构主体包括横梁及固定连接在横梁两端的支撑腿,支撑腿位于横梁的下方,横梁的中部位置设置用于标识横梁中心位置的标识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承载分段模块的可快速对中机构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作步骤:S1:将横梁的四块板进行焊接而成矩形环状,焊接时采用反变形焊接机构夹紧抵靠横梁;S2:将支撑腿焊接到横梁下方;S3:在横梁上涂覆油漆形成标识层;在所述S1步骤中,先将横梁内加强隔板与横梁左、右、下三块板进行焊接,最后将横梁面板焊接至矩形环状的两端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承载分段模块的可快速对中机构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变形焊接机构包括底框,两个分别与底框两端铰接的第一作动件,第一作动件上铰接有作动杆,作动杆其远离第一作动件的端部铰接有抵压杆,抵压杆其远离作动杆的一端与油缸的活塞杆铰接,油缸的缸体铰接在底框上;两个油缸位于两个第一作动件之间;第一作动件其远离作动杆的一端与连杆相连,连杆与第二油缸的活塞杆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承载分段模块的可快速对中机构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步骤中,焊接时采用画圆法焊接;将横梁中的竖直板置放在水平板的上方,将竖直板置放在水平板的边缘处以形成直角状,在直角状两板的外角处先点焊,然后在直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卫程,朱永,李永,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