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工业场所不安全行为识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97066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工业场所不安全行为识别系统,包括设备层、数据层、管理层和通信层,设备层、数据层和管理层之间通过通信层连接,且设备层包括图像采集模块、信息传达模块和控制终端,数据层包括区域数据库和云端数据库,管理层包括人员管理模块、设备管理模块以及通信管理模块,通信层包括4G通信模块、5G通信模块以及无线通信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信息传达模块,使得其与每个工作人员进行绑定,继而再通过引用图像识别技术的方式,通过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工作人员的工作图像数据,并进行识别,继而出现不安全行为时,能够定向的通过对应工作人员的信息传达模块进行语音播报提醒,方便工作人员改正。方便工作人员改正。方便工作人员改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工业场所不安全行为识别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不安全行为识别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工业场所不安全行为识别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工业场所的工作安全是工业场所正常运行的一项重要指标,如发生工人发生任何伤害事故,都会造成工业场所的重大损失。当工业场所在安全运行时,工人难免会存在一定的疏忽大意,存在一些不安全的行为,这些行为有可能会导致产生事故发生;
[0003]由于工业场所大,作业面积广,人员复杂,现有的方式通常是扩大监管人员的数量,利用人工对工人的工作状态进行监管,但人工的方式仍然存在较大的弊端,比如不能实时监控,遇到情况时不一定能传达的及时,而集中对其进行监督管理的难度更大,很容易导致安全监管手段弱、监控盲区大等情况出现,不仅使工人的安全不能得到保证,同时还容易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工业场所不安全行为识别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工业场所不安全行为识别系统,该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工业场所不安全行为识别系统具有实时监控、实时定点播报的优点,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5]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工业场所不安全行为识别系统,包括设备层、数据层、管理层和通信层,所述设备层、数据层和管理层之间通过通信层连接,且设备层包括用于采集人员工作的图像采集模块、用于传达警告信息的信息传达模块和用于监管人员操作的控制终端,所述数据层包括用于区域计算存储的区域数据库和用于云端计算存储的云端数据库,所述管理层包括用于人员信息管理的人员管理模块、用于设备信息管理的设备管理模块以及用于通信信息管理的通信管理模块,所述通信层包括4G通信模块、5G通信模块以及无线通信模块,所述信息传达模块内设有用于播报提示语音的语音播报单元、用于定位人员位置的人员定位单元、用于绑定人员信息的人员信息绑定单元、用于无线连接的无线连接单元以及可充电蓄电池单元。
[000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区域数据库设有多组,且多组区域数据库均与云端数据库连接,多组所述区域数据库分别对应一个区域,且区域数据库内设有区域数据处理单元、区域数据计算单元、区域数据存储单元、区域人员信息存储单元以及区域系统操作平台。
[000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云端数据库包括云端数据获取单元、云端数据计算单元、云端模型训练单元、识别模型存储单元、识别模型下放单元、云端数据存储单元以及云端操作平台。
[000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区域数据库内还设有区域地区3D可视化模块,所述区域地区3D可视化模块与区域系统操作平台连接,且区域地区3D可视化模块内设有对应区域的建
筑3D模型图,所述区域系统操作平台内设有语音信息编辑模块和语音通报模块。
[0009]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有供电层,所述供电层包括用于提供设备电源的设备电源模块、用于清洁能源发电的太阳能发电模块以及用于充电的充电模块。
[00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区域系统操作平台内还设有定时模块和密码解锁模块,所述定时模块的输出端与密码解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001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区域数据库内还设有日志记录模块和日志上传模块,所述日志记录模块的输出端与日志上传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日志上传模块的输出端与云端数据库的输入端连接。
[0012]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信息传达模块内还设有警报单元,所述警报单元的输出端通过无线连接单元与区域数据库连接。
[0013]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控制终端为手机或平板电脑中的一种。
[0014]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信息传达模块内设有压力监测单元,所述压力监测单元的输出端与警报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工业场所不安全行为识别系统通过设置的信息传达模块,使得其与每个工作人员进行绑定,继而再通过引用图像识别技术的方式,通过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工作人员的工作图像数据,并进行识别,继而出现不安全行为时,能够定向的通过对应工作人员的信息传达模块进行语音播报提醒,方便工作人员改正,解决现有技术中监管难度大、传达不到位等情况,保证了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有效落实企业和各级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并且降低工作人员在工业场所的不安全行为,即有效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概率,再通过区域数据库对应一个区域的方式,使得其无需计算其他区域的数据,由此降低每个区域数据库的计算量,以此提升每个区域数据库的不安全行为识别的效率和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信息传达模块架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区域数据库与云端数据库连接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20]根据图1

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工业场所不安全行为识别系统,包括设备层、数据层、管理层和通信层,设备层、数据层和管理层之间通过通信层连接,且设备层包括用于采集人员工作的图像采集模块、用于传达警告信息的信息传达模块和用于监管人员操作的控制终端,具体的图像采集模块对应的是全景摄像头,在本实施例中,图像采集模块设有布设有多组,即通过多组全景摄像头来监控工业场所内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以获取对应的图像数据,方便后续对进行识别,其次,图像信息传达模块对应的是信息传达器,进一步的信息传达模块内设有用于播报提示语音的语音播报单元、用于定位人员位置的人员定位单元、用于绑定人员信息的人员信息绑定单元、用于无线连接
的无线连接单元以及可充电蓄电池单元,即在本实施例中,信息传达器具有语音播报和人员定位的功能,并且,信息传达模块是设有多组,即每个进入工业场所的工作人员均配备一个信息传达模块,同时通过人员信息绑定单元,使每个工作人员与其对应的信息传达模块进行绑定,由此,当某个工作人员被识别到出现不安全行为时,语音播报会从该工作人员的信息传达模块播放出来,从而提醒该工作人员进行改正,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性,而其中的无线连接单元则是用于信息传达模块的无线连接,提供便利性,而可充电蓄电池单元则是为信息传达模块提供了一个可充电循环使用的作用,无需更换电池,减少不必要的设备投入,进一步的人员定位单元则是用于记录对应工作人员在工业场所到的范围,方便后续追溯。
[0021]进一步的数据层包括用于区域计算存储的区域数据库和用于云端计算存储的云端数据库,在本实施例中,区域数据库设有多组,且多组区域数据库均与云端数据库连接,多组区域数据库分别对应一个区域,且区域数据库内设有用于区域内数据处理的区域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根据不安全行为模型计算的区域数据计算单元、用于存储区域数据的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工业场所不安全行为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层、数据层、管理层和通信层,所述设备层、数据层和管理层之间通过通信层连接,且设备层包括用于采集人员工作的图像采集模块、用于传达警告信息的信息传达模块和用于监管人员操作的控制终端,所述数据层包括用于区域计算存储的区域数据库和用于云端计算存储的云端数据库,所述管理层包括用于人员信息管理的人员管理模块、用于设备信息管理的设备管理模块以及用于通信信息管理的通信管理模块,所述通信层包括4G通信模块、5G通信模块以及无线通信模块,所述信息传达模块内设有用于播报提示语音的语音播报单元、用于定位人员位置的人员定位单元、用于绑定人员信息的人员信息绑定单元、用于无线连接的无线连接单元以及可充电蓄电池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工业场所不安全行为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数据库设有多组,且多组区域数据库均与云端数据库连接,多组所述区域数据库分别对应一个区域,且区域数据库内设有区域数据处理单元、区域数据计算单元、区域数据存储单元、区域人员信息存储单元以及区域系统操作平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工业场所不安全行为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端数据库包括云端数据获取单元、云端数据计算单元、云端模型训练单元、识别模型存储单元、识别模型下放单元、云端数据存储单元以及云端操作平台。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工业场所不安全行为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数据库内还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博周刚徐柯邓岳辉吴昌兵张伟向东刘晶苏林张晨雨张双康倩石灿冯鹏宇张大勇陈柄宏李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电方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