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遥控墙壁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6930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遥控墙壁开关,属于智能开关技术领域,可以实现基于无线通讯的方式,使得智能墙壁开关可以对户内的所有遥控电器进行遥控,并为了避免重复的矛盾控制命令,对遥控电器配备唯一的外控器进行限定,在对遥控电器发送控制命令时,通过将外控器插入至任意一个智能墙壁开关建立数据连接,然后进行唯一性认证,认证通过后可以通过智能墙壁开关对指定的遥控电器进行控制操作,与现有的墙壁开关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对所有的遥控电器进行遥控操作,同时可以避免无效指令带来的不便性,提高遥控电器控制时的合理性。的合理性。的合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遥控墙壁开关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开关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遥控墙壁开关。

技术介绍

[0002]智能家电开关是在与现有机械式墙壁开关相同的外形及相同的安装尺寸里,置入电子元器件或微电脑控制板,对各种不同的电器,按照电器自身的功能要求实现电路通断或电路变化的运行单元,智能家电开关采用微电脑智能开关控制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电器自身性能。
[0003]开关(ON/OFF)控制又称BANG

BANG控制,由于这种控制方式简单且易于实现,因此在许多家用电器和照明灯具的控制中被采用。但常规的开关控制难以满足进一步提高控制精度和节能的要求,常规的开关控制方式在控制周期内,其控制量只有二个状态,要么接通,为一个固定常数值、要么断开,控制量为零,这样固定不变的控制模式缺乏人工开关控制的特点,人工开关控制过程中,人要根据误差及误差变化趋势来来选择不同的开关控制策略,例如在一个控制周期T内,控制量输出的时间根据需要是可调的。这种以人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根据实际误差变化规律及被控对象(或过程)的惯性,纯滞后及扰动等特性,按一定的模式选择不同控制策略的开关控制称为智能开关控制。
[0004]现有的智能墙壁开关可以对户内的电器进行遥控,但是仅存在接线控制,因此难以对所有的电器进行集中的统一化控制,另外还会存在对一种电器的重复的矛盾控制命令,导致无法正确下达控制命令,在使用时具有一定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遥控墙壁开关,可以实现基于无线通讯的方式,使得智能墙壁开关可以对户内的所有遥控电器进行遥控,并为了避免重复的矛盾控制命令,对遥控电器配备唯一的外控器进行限定,在对遥控电器发送控制命令时,通过将外控器插入至任意一个智能墙壁开关建立数据连接,然后进行唯一性认证,认证通过后可以通过智能墙壁开关对指定的遥控电器进行控制操作,与现有的墙壁开关相比,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对所有的遥控电器进行遥控操作,同时可以避免无效指令带来的不便性,提高遥控电器控制时的合理性。
[0007]2.技术方案
[000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9]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遥控墙壁开关,包括智能墙壁开关,所述智能墙壁开关包括控制面板、显示屏模块、处理器模块、主通讯模块以及外控模块,所述主通讯模块连接有多个遥控电器,所述遥控电器包括电器本体、开关控制器模块以及副通讯模块,且副通讯模块与主通讯模块相连接,所述外控模块包括多个外接数据插口,所述外接数据插口上
插接有相匹配的外控器,所述外控器包括外可视球套以及镶嵌安装于外可视球套外端的控制模组,所述控制模组包括数据传输接口模块、数据存储器模块、供电模块以及模式控制器模块。
[0010]进一步的,所述外可视球套内侧设有内电控芯,所述外可视球套与内电控芯之间还设有中蔽光罩,所述控制模组和内电控芯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组和中蔽光罩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中蔽光罩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漏光孔,所述漏光孔处设有相匹配的蔽光合球,所述蔽光合球与内电控芯之间固定连接有热塑形杆,在将外控器与智能墙壁开关建立连接后,通过控制模组向内电控芯进行供电,然后对蔽光合球进行吸附,迫使其压缩热塑形杆并进入到漏光孔内进行封堵,此为外控器的工作模式。
[0011]进一步的,所述外可视球套为透明材质,所述中蔽光罩为避光材质,且蔽光合球与漏光孔之间保留有距离。
[0012]进一步的,所述内电控芯包括电磁芯、荧光套以及多片电加热片,所述荧光套覆盖于电磁芯外表面,所述电加热片均匀嵌装于荧光套上,且电加热片与热塑形杆相对应,所述电磁芯内安装有电磁铁,电磁芯内的电磁铁在通电后会产生磁场对蔽光合球进行吸附,而荧光套则可以发出荧光,在外控器的非工作模式下,例如意外掉落或者遗失时,方便用户及时的寻回,电加热片用于对热塑形杆进行加热。
[0013]进一步的,所述蔽光合球包括对称连接的外吸半球以及内光半球,且内光半球位于内侧并与热塑形杆之间固定连接,外吸半球可以被电磁铁的磁场所吸附,同时不易出现外界的反光现象而产生干扰,而内光半球则可以对荧光套发出的荧光进行反射,从而提高荧光效果。
[0014]进一步的,所述外吸半球采用铁磁性材料制成,所述内光半球采用反光材料制成。
[0015]进一步的,所述热塑形杆包括外套管、热熔芯以及导热丝,所述外套管和导热丝均固定连接于内光半球和电加热片之间,且导热丝位于外套管内侧,所述热熔芯填充于外套管内,在电加热片加热后热熔芯受热熔化,此时热塑形杆整体呈现可压缩状态,在蔽光合球受到磁吸作用后可以挤压热塑形杆进入到漏光孔遮挡,并在电加热片关闭后热熔芯冷却固化维持热塑形杆的压缩形状,进而关闭电磁铁来降低能耗,并仍然保持在工作模式内。
[0016]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管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所述热熔芯采用热熔性树脂材料制成,所述导热丝采用弹性导热材料制成螺旋状结构。
[0017]进一步的,所述中蔽光罩外端还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LED灯珠,且LED灯珠与荧光套之间的发光颜色保持差异,LED灯珠可以发光,一方面可以提高外控器的美观性,另一方面可以区分工作模式,在外控器插入智能墙壁开关内对遥控电器进行控制时LED灯珠发光,此为工作模式内的控制状态,在外控器插入智能墙壁开关内并未对遥控电器进行控制时LED灯珠不发光,此为工作模式内的休眠状态。
[0018]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存储器模块内存储有唯一的指令认证数据,所述唯一的指令认证数据对应唯一的遥控电器,保证外控器仅可以控制唯一的遥控电器,避免矛盾的控制命令出现,提高遥控电器使用时的合理性。
[0019]3.有益效果
[002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1](1)本方案可以实现基于无线通讯的方式,使得智能墙壁开关可以对户内的所有
遥控电器进行遥控,并为了避免重复的矛盾控制命令,对遥控电器配备唯一的外控器进行限定,在对遥控电器发送控制命令时,通过将外控器插入至任意一个智能墙壁开关建立数据连接,然后进行唯一性认证,认证通过后可以通过智能墙壁开关对指定的遥控电器进行控制操作,与现有的墙壁开关相比,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对所有的遥控电器进行遥控操作,同时可以避免无效指令带来的不便性,提高遥控电器控制时的合理性。
[0022](2)本方案中外可视球套内侧设有内电控芯,外可视球套与内电控芯之间还设有中蔽光罩,控制模组和内电控芯之间电性连接,控制模组和中蔽光罩之间固定连接,中蔽光罩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漏光孔,漏光孔处设有相匹配的蔽光合球,蔽光合球与内电控芯之间固定连接有热塑形杆,在将外控器与智能墙壁开关建立连接后,通过控制模组向内电控芯进行供电,然后对蔽光合球进行吸附,迫使其压缩热塑形杆并进入到漏光孔内进行封堵,此为外控器的工作模式。
[0023](3)本方案中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遥控墙壁开关,包括智能墙壁开关(1),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墙壁开关(1)包括控制面板、显示屏模块、处理器模块、主通讯模块以及外控模块,所述主通讯模块连接有多个遥控电器(2),所述遥控电器(2)包括电器本体、开关控制器模块以及副通讯模块,且副通讯模块与主通讯模块相连接,所述外控模块包括多个外接数据插口,所述外接数据插口上插接有相匹配的外控器,所述外控器包括外可视球套(3)以及镶嵌安装于外可视球套(3)外端的控制模组(4),所述控制模组(4)包括数据传输接口模块、数据存储器模块、供电模块以及模式控制器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遥控墙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可视球套(3)内侧设有内电控芯(6),所述外可视球套(3)与内电控芯(6)之间还设有中蔽光罩(5),所述控制模组(4)和内电控芯(6)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组(4)和中蔽光罩(5)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中蔽光罩(5)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漏光孔,所述漏光孔处设有相匹配的蔽光合球(7),所述蔽光合球(7)与内电控芯(6)之间固定连接有热塑形杆(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遥控墙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可视球套(3)为透明材质,所述中蔽光罩(5)为避光材质,且蔽光合球(7)与漏光孔之间保留有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遥控墙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电控芯(6)包括电磁芯(61)、荧光套(62)以及多片电加热片(63),所述荧光套(62)覆盖于电磁芯(61)外表面,所述电加热片(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炯利朱少华肖叶刚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贵派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