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溶纤维纸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6776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溶纤维纸,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制备:可溶纤维:30~40重量份;增强纤维:0.5~3重量份;有机结合剂:1~10重量份;助剂A:0.01~0.2重量份;助剂B:1~3重量份;填料:0~10重量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可溶纤维纸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可溶纤维纸及其制备方法,以可溶纤维为基体,采用湿法成型工艺,产品中所涉及纤维在人体中可降解,环保无污染,产品可在欧盟等高要求国家地区使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溶纤维纸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溶纸,尤其涉及一种可溶纤维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陶瓷纤维化学稳定性好,抗体液侵蚀能力强,其主要成分为SiO2、Al2O3。陶瓷纤维纸制品具有导热系数低、隔热性能良好、抗热震、耐侵蚀性能,便于加工、安装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石化、冶金、船舶、交通等行业。但陶瓷纤维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细小纤维,易被吸入人体内,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国际癌症研究社(IARC)对各种矿物纤维进行了健康分类,按照欧盟规定,传统的耐火纤维均属于很可能致癌物,陶瓷纤维也位列其中。近年来,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已逐步开始开发生物可溶纤维及其制品,用以替代陶瓷纤维及其制品,并在可溶纤维的开发、制品生产和应用等当面取得了很大成就。
[0003]目前国内也开始重视可溶纤维的开发及其系列产品的研制,可溶纤维以SiO2、CaO、MgO为主要成份,在人体体液中具有一定的溶解性,减少了对人体健康的损害。但可溶纤维柔韧性较陶瓷纤维差一些,在现有生产技术中,可溶纤维制品,尤其是可溶纤维纸的力学性能较差,极大的影响了产品的应用性,尤其在汽车排气隔热方面的应用,客户认可度不高,更无法销往欧盟、日本等国家。因此,市场中迫切需求一种高力学性能的可溶纤维纸制品,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力学性能的可溶纤维纸制品。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可溶纤维纸,由以下组分制备:
[0006][0007]进一步地,其中助剂A为湿强剂;
[0008]有机结合剂为丙烯酸乳液、聚氨酯乳液、橡胶乳液中的一种或两种;
[0009]填料为滑石粉、碳酸钙微粉、硅微粉、硅灰石微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0]进一步地,增强纤维为木浆纤维、高硅氧纤维、聚丙烯纤维、聚酯纤维中的一种;可溶纤维平均直径1~5μm。
[0011]进一步地,助剂B为聚丙烯酰胺水溶液,重量浓度为1%。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可溶纤维纸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0013]步骤1、配浆罐中加入适量水、助剂A、填料、有机结合剂,混合均匀后,备用;
[0014]其中,助剂A为湿强剂;
[0015]有机结合剂为丙烯酸乳液、聚氨酯乳液、橡胶乳液中的一种或两种;
[0016]填料为滑石粉、碳酸钙微粉、硅微粉、硅灰石微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7]步骤2、将可溶纤维、增强纤维加入打浆机中,加入水进行打浆,打浆完成后,经除渣泵入配浆罐中;
[0018]其中,增强纤维为木浆纤维、高硅氧纤维、聚丙烯纤维、聚酯纤维中的一种;
[0019]步骤3、往配浆罐中加入助剂B,搅拌均匀后,加水将料浆稀释至一定浓度。
[0020]其中,助剂B为聚丙烯酰胺水溶液,重量浓度为1%;
[0021]料浆重量浓度为0.5~2%。
[0022]步骤4、将步骤3中浆料泵至高位槽后,放浆至长网成型系统进行抄纸,经真空吸滤脱水后,湿坯进入烘干系统进行干燥;
[0023]步骤5、干燥完成后,经切割、卷取、包装制得可溶纤维纸。
[0024]进一步地,步骤1中,配浆罐中加入适量水、湿强剂0.5

0.8kg、碳酸钙微粉20

30kg、丙烯酸乳液40k

50g,混合均匀后,备用;
[0025]进一步地,步骤2中,将可溶纤维320kg、木浆纤维10kg加入打浆机中,加入水进行打浆,打浆完成后,经除渣泵入配浆罐中。
[0026]进一步地,步骤2中,将可溶纤维340kg、高硅氧纤维15kg加入打浆机中,加入水进行打浆,打浆完成后,经除渣泵入配浆罐中。
[0027]进一步地,步骤3中,往配浆罐中加入20

25kg 1%聚丙烯酰胺溶液,搅拌均匀后,加水将料浆稀释至重量浓度为0.5

1%。
[0028]所制得的可溶纤维纸厚度为3mm,抗拉强度≥0.7MPa;体积密度:180~300kg/m3;最高使用温度1050℃。
[002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30](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溶纤维纸及其制备方法,以可溶纤维为基体,采用湿法成型工艺,产品中所涉及纤维在人体中可降解,环保无污染,产品可在欧盟等高要求国家地区使用。
[0031](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溶纤维纸及其制备方法,所制备产品力学性能高,便于产品的后续加工及使用,尤其适合在汽车排气系统用作隔热材料使用。
[0032](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溶纤维纸及其制备方法,所提供的制备方法,纤维打浆除渣后,再进入配浆过程,采用浆内加胶方式,过程易于控制,生产效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结合各个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34]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溶纤维纸,由以下组分制备:
[0035][0036]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其中助剂A为湿强剂;有机结合剂为丙烯酸乳液、聚氨酯乳液、橡胶乳液中的一种或两种。填料为滑石粉、碳酸钙微粉、硅微粉、硅灰石微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7]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增强纤维为木浆纤维、高硅氧纤维、聚丙烯纤维、聚酯纤维中的一种;可溶纤维平均直径1~5μm。
[0038]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助剂B为聚丙烯酰胺水溶液,重量浓度为1%。料浆重量浓度为0.5%~2%。
[0039]该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溶纤维纸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0040]步骤1、配浆罐中加入适量水、助剂A、填料、有机结合剂,混合均匀后,备用。
[0041]其中,助剂A为湿强剂;
[0042]有机结合剂为丙烯酸乳液、聚氨酯乳液、橡胶乳液中的一种或两种。
[0043]填料为滑石粉、碳酸钙微粉、硅微粉、硅灰石微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0044]步骤2、将可溶纤维、增强纤维加入打浆机中,加入水进行打浆,打浆完成后,经除渣泵入配浆罐中。
[0045]其中,增强纤维为木浆纤维、高硅氧纤维、聚丙烯纤维、聚酯纤维中的一种;可溶纤维平均直径1~5μm。
[0046]步骤3、往配浆罐中加入助剂B,搅拌均匀后,加水将料浆稀释至一定浓度。
[0047]其中,助剂B为聚丙烯酰胺水溶液,重量浓度为1%。
[0048]其中,料浆重量浓度为0.5%~2%。
[0049]步骤4、将步骤3中浆料泵至高位槽后,放浆至长网成型系统进行抄纸,经真空吸滤脱水后,湿坯进入烘干系统进行干燥。
[0050]步骤5、干燥完成后,经切割、卷取、包装制得可溶纤维纸。
[0051]所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可溶纤维纸及其制备方法,产品技术指标为:
[0052]抗拉强度:≥0.7MPa;体积密度:180~300kg/m3;最高使用温度1050℃。
[0053]实施例1
[0054](1)配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溶纤维纸,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组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溶纤维纸,其特征在于:其中助剂A为湿强剂;有机结合剂为丙烯酸乳液、聚氨酯乳液、橡胶乳液中的一种或两种;填料为滑石粉、碳酸钙微粉、硅微粉、硅灰石微粉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溶纤维纸,其特征在于:增强纤维为木浆纤维、高硅氧纤维、聚丙烯纤维、聚酯纤维中的一种;可溶纤维平均直径1~5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溶纤维纸,其特征在于:助剂B为聚丙烯酰胺水溶液,重量浓度为1%。5.一种可溶纤维纸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步骤1、配浆罐中加入适量水、助剂A、填料、有机结合剂,混合均匀后,备用;其中,助剂A为湿强剂;有机结合剂为丙烯酸乳液、聚氨酯乳液、橡胶乳液中的一种或两种;填料为滑石粉、碳酸钙微粉、硅微粉、硅灰石微粉中的一种或多种;步骤2、将可溶纤维、增强纤维加入打浆机中,加入水进行打浆,打浆完成后,经除渣泵入配浆罐中;其中,增强纤维为木浆纤维、高硅氧纤维、聚丙烯纤维、聚酯纤维中的一种;步骤3、往配浆罐中加入助剂B,搅拌均匀后,加水将料浆稀释至一定浓度;其中,助剂B为聚丙烯酰胺水溶液,重量浓度为1%;步骤4、将步骤3中浆料泵至高位槽后,放浆至长网成型系统进行抄纸,经真空吸滤脱水后,湿坯进入烘干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锋任大贵刘超李明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鲁阳节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