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机螺旋组件及其离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6764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卧式螺旋离心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心机螺旋组件及其离心机,包括螺旋芯管、呈螺旋状布置于螺旋芯管外壁上的螺旋叶片及BD板,所述螺旋芯管的前端具有圆锥管,所述BD板设置于圆锥管外壁上,所述BD板在径向上的宽度自其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变小,使得BD板外壁与转鼓内壁的间距从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变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BD板采用了上述结构,使得BD板外壁与转鼓内壁的间距从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变大,这样能够使第一端处的固体颗粒更加密集,进而降低固相含水量,同时也能够降低第二端的固体颗粒密集度,从而避免第二端过分磨损。二端过分磨损。二端过分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心机螺旋组件及其离心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卧式螺旋离心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心机螺旋组件及其离心机。

技术介绍

[0002]卧式螺旋离心机的螺旋组件一般包括螺旋芯管、BD板、螺旋叶片等结构,螺旋芯管的主体为外径均匀一致的管状结构,其前端,也就是固相出口一端具有圆锥管,圆锥管的后端外径与螺旋芯管的主体外径一致,BD板焊接于圆锥管外壁上,其将螺旋芯管外壁与转鼓内壁之间的腔体分隔为干燥区和沉降区,具体可参考专利CN201565362U。
[0003]现有技术的问题在于:BD板通常是与螺旋芯管的轴线相垂直的,而螺旋叶片沿螺旋芯管外壁呈螺旋状布置,这样BD板与沉降区一侧最近的螺旋叶片的间距是不均匀的,具体呈现为从BD板一端到另一端,与螺旋叶片的间距逐渐变大,其中BD板与螺旋叶片间距较大一端定义为第一端,另一端定义为第二端,在BD板外壁与转鼓内壁间距均匀一致的情况下,与螺旋叶片间距越大的地方固体颗粒越稀松,水分容易通过BD板,导致固相含水率上升,而与螺旋叶片间距越小的地方,固体颗粒相对密集,对BD板的磨损就会越大。另外,为保证BD板外壁与转鼓内壁之间能够连续保持密集的固体颗粒通过(这样水分不容易通过),申请人希望在轴向上加厚BD板,但是加厚BD板会影响圆锥管的不平衡量,导致圆锥管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离心机螺旋组件及其离心机技术方案。
[0005]一种离心机螺旋组件,包括螺旋芯管、呈螺旋状布置于螺旋芯管外壁上的螺旋叶片及BD板,所述螺旋芯管的前端具有圆锥管,所述BD板设置于圆锥管外壁上,所述BD板在径向上的宽度自其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变小,使得BD板外壁与转鼓内壁的间距从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变大。
[0006]进一步地,所述BD板的BD板内壁为曲率一致的圆弧面。
[0007]进一步地,所述BD板的径向截面上,其BD板外壁呈现为等距螺线。
[0008]进一步地,所述BD板的第一端设置第一封堵端头,所述BD板的第二端设置第二封堵端头,所述第一封堵端头和第二封堵端头分别与螺旋叶片的侧面相连。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封堵端头自BD板主体前侧凸出设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封堵端头自BD板主体后侧凸出设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圆锥管的后端外径大于螺旋芯管主体的外径,使得圆锥管后端凸出于螺旋芯管主体的外壁,形成凸台结构。
[0012]进一步地,所述BD板设置于凸台结构外壁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凸台结构的外壁外径均匀一致。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离心机,该离心机包括如上所述的离心机螺旋组件。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BD板采用了上述结构,使得BD板外壁与转鼓内壁的间距从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变大,这样能够使第一端处的固体颗粒更加密集,进而降低固相含水量,同时也能够降低第二端的固体颗粒密集度,从而避免第二端过分磨损;2)本专利技术设置了凸出于螺旋芯管主体外壁的凸台结构,通过这种方式对圆锥管的结构进行加强,降低BD板厚度加强后对圆锥管不平衡量造成的影响,而且凸台结构的设置使得圆锥管与转鼓内壁的间距变小,这样能够对固相进行二次挤压,进一步降低固相含水量。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实施例1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中BD板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1中BD板左视结构示意图;图中:BD板1、第一端100、第二端101、BD板内壁102、BD板外壁103、第一封堵端头104、第二封堵端头105、螺旋芯管2、螺旋叶片3、圆锥管4。
实施方式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
ꢀ“
另一端”、
ꢀ“
外侧”、
ꢀ“
上”、
ꢀ“
内侧”、
ꢀ“
水平”、
ꢀ“
同轴”、
ꢀ“
中央”、
ꢀ“
端部”、
ꢀ“
长度”、
ꢀ“
外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0019]请参阅图1

图5,一种离心机螺旋组件,包括螺旋芯管2、呈螺旋状布置于螺旋芯管2外壁上的螺旋叶片3及BD板1,螺旋芯管2的前端具有圆锥管4,BD板1设置于圆锥管4外壁上,BD板1将螺旋芯管2外壁与转鼓内壁之间的腔体前后分隔为干燥区和沉降区,图1中螺旋芯管2的前端即为干燥区的位置。其中,BD板1为圆弧条状结构,其在径向上的宽度自其第一端100向第二端101逐渐变小,使得BD板外壁103与转鼓内壁的间距从第一端100向第二端101逐渐变大。
[0020]由图1和图3可知,BD板1的第一端100与沉降区一侧最近的螺旋叶片3的间距较大,而BD板1的第二端101与沉降区一侧最近的螺旋叶片3的间距较小。如图5所示,图5中外轮廓虚线大致表示转鼓的位置,可见第一端100与转鼓内壁间距较小,第二端101与转鼓内壁间距较大。
[0021]可以理解,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BD板1采用了上述结构,使得BD板外壁103与转鼓内壁的间距从第一端100向第二端101逐渐变大,这样能够使第一端100处的固体颗粒更
加密集,进而降低固相含水量,同时也能够降低第二端101的固体颗粒密集度,从而避免第二端101过分磨损,总之,本专利技术的BD板1四周固体颗粒通过更加均匀,能够降低固相含水量以及减少磨损。
[0022]继续参阅图4,BD板1的BD板内壁102为曲率一致的圆弧面,也就是说BD板内壁102上每一个点的曲率均相同,其BD板外壁103呈现为等距螺线,由于是等距螺线,因此BD板1呈现为其在径向上的宽度自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小。
[0023]继续参阅图5,BD板1的第一端100设置第一封堵端头104,BD板1的第二端101设置第二封堵端头105,第一封堵端头104和第二封堵端头105分别用以与螺旋叶片3的侧面相连。其中,第一封堵端头104自BD板主体前侧凸出设置,第二封堵端头105自BD板主体后侧凸出设置。
[0024]继续参阅图3,圆锥管4的后端外径大于螺旋芯管主体的外径,使得圆锥管4后端凸出于螺旋芯管主体的外壁,形成凸台结构400,凸台结构400的外壁外径均匀一致,BD板正是设置于凸台结构400外壁上。
[0025]可以理解,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施例设置了凸出于螺旋芯管主体外壁的凸台结构400,通过这种方式对圆锥管4的结构进行加强,降低BD板1厚度加强后对圆锥管4不平衡量造成的影响,而且凸台结构400的设置使得圆锥管4与转鼓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机螺旋组件,包括螺旋芯管(2)、呈螺旋状布置于螺旋芯管(2)外壁上的螺旋叶片(3)及BD板(1),所述螺旋芯管(2)的前端具有圆锥管(4),所述BD板(1)设置于圆锥管(4)外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BD板(1)在径向上的宽度自其第一端(100)向第二端(101)逐渐变小,使得BD板外壁(103)与转鼓内壁的间距从第一端(100)向第二端(101)逐渐变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机螺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BD板(1)的BD板内壁(102)为曲率一致的圆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机螺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BD板(1)的径向截面上,其BD板外壁(103)呈现为等距螺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机螺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BD板(1)的第一端(100)设置第一封堵端头(104),所述BD板(1)的第二端(101)设置第二封堵端头(10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宗季大鹏单威伟李志文潘九亮周凌峰
申请(专利权)人:绿水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