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聚乙烯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6713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聚乙烯复合膜,包括依次黏连的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包括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聚乙烯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聚乙烯膜
,尤其涉及一种抗菌聚乙烯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抗菌塑料包装材料是近年来国际上新兴的与人类健康发展、环境保护等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友好材料。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抗菌塑料包装材料的研究与应用非常受重视,尤其是生鲜食品抗菌塑料包装材料已成为重点发展的领域。生鲜食品、果蔬等富含营养成分,保存温度、湿度等条件比较适合微生物生长,因此,塑料包装材料表面容易沾染微生物,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易发生"二次污染"和"交叉感染"。塑料包装材料上微生物的存在和繁衍同时也会影响内容物的保存,引起内容物变质、发霉,甚至腐烂。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卫生要求的不断提高,食品包装正朝着活性包装的方向发展。抗菌保鲜食品包装可抑制食品表面的微生物污染,减少食品变质、腐烂,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延长货架期,在食品包装市场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3]普通的聚乙烯膜具有良好的耐化学性、耐油脂性,但其直线撕裂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抗菌聚乙烯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聚乙烯复合膜,包括依次黏连的外膜、中膜和内膜;
[0006]外膜包括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3

18份、疏水性剂3

5份、改性云母粉6

8份、乙丙橡胶3

5份和第一低密度聚乙烯10

13份;
[0007]中膜包括第二低密度聚乙烯13

18份、有机抗菌剂8

13份、丝光沸石5

7份、油酸酰胺3

5份;
[0008]内膜包括高密度聚乙烯13

18份、第三低密度聚乙烯10

13份、改性陶瓷纤维8

10份、改性磷酸锆载银6

9份、纳米氧化锌3

5份。
[0009]优选的,一种抗菌聚乙烯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10]外膜制备: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第一低密度聚乙烯和乙丙橡胶进行熔化获得混料,向熔化后的混料内加入改性云母粉均匀搅拌混合,将混合后的混料加入到挤出机的料斗中,由三台挤出机挤出熔化的塑料,熔化的塑料经过连接器进入吹膜机头,由吹膜机头吹膜,吹出的膜由牵引辊牵引获得初型外膜,向初型外膜表面喷洒疏水性剂,获得外膜;
[0011]中膜制备:将第二低密度聚乙烯进行熔化获得熔液,在震荡条件下向熔液内加入丝光沸石和有机抗菌剂,震荡时间为30

60min;震荡完成后,置于超声机中超声20

30min,结束后制作成薄膜获得中膜;
[0012]内膜制备:将高密度聚乙烯、第三低密度聚乙烯进行熔化获得混料,向熔化后的混料内加入改性磷酸锆载银、纳米氧化锌和改性陶瓷纤维搅拌混合,混合过程中,温度保持在
100℃上,混合结束后制作成薄膜获得外膜;
[0013]聚乙烯复合膜制备:将外膜、中膜和内膜从上至下依次摆放后高压挤压制得聚乙烯复合膜。
[0014]优选的,在外膜制备中,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第一低密度聚乙烯在温度为190℃、载荷为2.02kg下的熔融指数为0.1

18g/10min进行熔化。
[0015]优选的,在中膜制备中,第二低密度聚乙烯在温度为190℃、载荷为2.02kg下的熔融指数为0.1

18g/10min进行熔化。
[0016]优选的,在内膜制备中,高密度聚乙烯、第三低密度聚乙烯在温度为190℃、载荷为2.02kg下的熔融指数为0.1

18g/10min进行熔化。
[0017]优选的,改性磷酸锆载银的制备方法包括:向水溶性银盐内缓慢滴加还原剂和磷酸锆混合搅拌1

1.5h,水溶性银盐、还原剂和磷酸锆的质量比为0.4:0.2:1.5,搅拌后倒入固化剂,于室温下振荡,抽滤,得到产物,将产物和尿素溶于蒸馏水,尿素为产物总质量的10%,产物和蒸馏水的质量比为1:1.2,在85~95℃搅拌条件下,经冷却、抽滤、洗涤,于85~90℃干燥8~10h,得到改性磷酸锆载银。
[0018]优选的,改性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在温度2800℃熔炉内将氧化锆熔化至夜状,在温度2000℃下将陶瓷纤维熔化至液状,将氧化锆溶液逐渐降温,降温至2200℃时,保温的同时向氧化锆溶液内倒入陶瓷纤维溶液进行搅拌,搅拌1

1.2h后,快速冷却,获得改性陶瓷纤维。陶瓷纤维和氧化锆的质量比为1:0.5。
[0019]优选的,改性云母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碳酸钙加入到云母粉中,混合均匀后置于研磨机中研磨2~3h,研磨后进行煅烧,先升温至285~310℃煅烧2~3h,然后升温至800~850℃下煅烧2~3h,煅烧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后,研磨,得到改性云母粉。
[0020]优选的,有机抗菌剂为季铵盐。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具有以下效果:
[0022]丝光沸石具有优良的耐热、耐酸和抗水汽性能,常温下不溶于酸,改性云母粉具有良好的弹性、韧性。绝缘性、耐高温、耐酸碱、耐腐蚀、附着力强等特性,改性陶瓷纤维通过加工制成的重量轻、耐高温、热稳定性好、导热率低、比热小及耐机械震动等优点的工业制品,磷酸锆载银耐热性好,抗菌效果好,且抗菌粒径小,改性陶瓷纤维配合磷酸锆载银,加强聚乙烯抗菌的同时,还可和聚乙烯紧密相连,减少聚乙烯分子之间的间隙,使其抗菌效果增强的同时,还增强韧性和光泽度,油酸酰胺可用作聚乙烯加工过程的润滑剂,可以降低树脂颗粒成型熔融黏度,改进流动性,通过该方法制备出的聚乙烯复合膜,中膜和内膜均具有抗菌效果,更大程度的抑制了细菌的产生,从而达到保鲜等效果,且本专利技术的各个物质间的配合,不仅抗菌效果好,还更大程度的破坏了细菌生长的环境,减少水分的产生,减少微生物的生存,即便在运输等环境中,包装膜沾染到了细菌或微生物等,也能通过破坏生存环境达到灭菌抑菌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4]实施例1
[0025]一种抗菌聚乙烯复合膜,包括依次黏连的外膜、中膜和内膜;
[0026]外膜包括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3份、疏水性剂3份、改性云母粉6份、乙丙橡胶3份和第一低密度聚乙烯10份;
[0027]中膜包括第二低密度聚乙烯13份、有机抗菌剂8份、丝光沸石5份、油酸酰胺3份;
[0028]内膜包括高密度聚乙烯13份、第三低密度聚乙烯10份、改性陶瓷纤维8份、改性磷酸锆载银6份、纳米氧化锌3份。
[0029]实施例2
[0030]一种抗菌聚乙烯复合膜,包括依次黏连的外膜、中膜和内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聚乙烯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黏连的外膜、中膜和内膜;所述外膜包括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3

18份、疏水性剂3

5份、改性云母粉6

8份、乙丙橡胶3

5份和第一低密度聚乙烯10

13份;所述中膜包括第二低密度聚乙烯13

18份、有机抗菌剂8

13份、丝光沸石5

7份、油酸酰胺3

5份;所述内膜包括高密度聚乙烯13

18份、第三低密度聚乙烯10

13份、改性陶瓷纤维8

10份、改性磷酸锆载银6

9份、纳米氧化锌3

5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聚乙烯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外膜制备: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第一低密度聚乙烯和乙丙橡胶进行熔化获得混料,向熔化后的混料内加入改性云母粉均匀搅拌混合,将混合后的混料加入到挤出机的料斗中,由三台挤出机挤出熔化的塑料,熔化的塑料经过连接器进入吹膜机头,由吹膜机头吹膜,吹出的膜由牵引辊牵引获得初型外膜,向初型外膜表面喷洒疏水性剂,获得外膜;中膜制备:将第二低密度聚乙烯进行熔化获得熔液,在震荡条件下向熔液内加入丝光沸石和有机抗菌剂,震荡时间为30

60min;震荡完成后,置于超声机中超声20

30min,结束后制作成薄膜获得中膜;内膜制备:将高密度聚乙烯、第三低密度聚乙烯进行熔化获得混料,向熔化后的混料内加入改性磷酸锆载银、纳米氧化锌和改性陶瓷纤维搅拌混合,混合过程中,温度保持在100℃上,混合结束后制作成薄膜获得外膜;聚乙烯复合膜制备:将外膜、中膜和内膜从上至下依次摆放后高压挤压制得聚乙烯复合膜。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菌聚乙烯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外膜制备中,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第一低密度聚乙烯在温度为190℃、载荷为2.02kg下的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帅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膜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