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创伤骨科植入物的钽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涂层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应用于创伤骨科植入物的钽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常用的植入医疗器械的生物医用材料是金属或合金,这类材料具有高的机械强度和抗疲劳性能,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承力植入材料。目前,已经用于临床的医用金属材料主要有纯金属钛、不锈钢、镍钛记忆合金、钴基合金和钛基合金等。其中,大部分植入医用金属材料中都含有不同比例的镍、钴、铬、钒、铝等致敏致癌元素。
[0003]研究表明,金属材料本体不会导致人体发生变态反应和致癌性,但是金属离子及其形成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和无机金属盐可能对人体造成生物毒性。金属离子多具有强负电性,易与人体体液内的有机物或无机物结合形成复杂的有机或无机化合物,所以金属离子在人体内的允许浓度非常低。金属离子进入体液后会引发许多生物反应,如血液反应和组织反应等,由于人体血液中血小板、血细胞和蛋白质等带负电性,因此大量负电性金属离子的溶出易引发血栓症状;金属离子在人体部分组织或体液内的富集也会加重其毒性反应。通常Ni镍离子易富集于血液、滑液和关节囊中,Al、V、Cr和Co在尿液、血液、滑液和关节囊内的浓度都会增加。在人体组织肺内Cr、Al和V离子浓度易与增加,在肾、心脏、肝脏和脾脏内Co和Al易与聚集。
[0004]在人体内的金属盐细胞毒性的强弱按照Co﹥V﹥Ni﹥Cr﹥Ti﹥Fe的顺序降低,体外实验结果表面Co、Ni、Cr还有致敏反应和致癌倾向。Al和V都是常用医用钛合金Ti6Al4V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创伤骨科植入物的钽涂层,其特征在于,包括为医用材料的钛/钛合金/镍钛合金基体,所述基体表面涂覆有薄膜,所述薄膜距离所述基体最远的一层为纯钽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钽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为单层纯钽薄膜,所述单层纯钽薄膜的厚度为0.1
‑
2.5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钽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为三层复合薄膜,其中第一层为厚度0.1
‑
0.2μm的纯钛层,第二层为厚度0.1
‑
0.5μm的钛钽交替层,第三层为厚度0.1
‑
2.5μm的所述纯钽层,所述钛钽交替层的层数为10
‑
50层;其中,靠近所述基体的5
‑
25层所述钛钽交替层中,钽的质量分数为30
‑
40%,钛的质量分数为60
‑
70%,远离所述基体的10
‑
20层所述钛钽交替层中,钽的质量分数为60
‑
70%,钛的质量分数为30
‑
4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钽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为四层复合薄膜,其中第一层为厚度0.1
‑
0.2μm的纯钛层,第二层为厚度0.1
‑
0.5μm的五氧化三钛层,第三层为厚度0.1
‑
0.5μm的五氧化三钛和五氧化二钽交替层,第四层为厚度0.1
‑
2.5μm的所述纯钽层,其中所述五氧化三钛和五氧化二钽交替层层数为10
‑
50层;其中,靠近所述基体的5
‑
25层所述五氧化三钛和五氧化二钽交替层中,五氧化三钛的质量分数为50
‑
70%,五氧化二钽的质量分数为30
‑
50%,远离所述基体的10
‑
20层所述五氧化三钛和五氧化二钽交替层中,五氧化三钛的质量分数为30
‑
50%,五氧化二钽的质量分数为50
‑
70%。5.一种应用于创伤骨科植入物的钽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基体置于工作台腔体中的样品台上;将所述腔体抽真空至(2
‑
9)
×
10
‑3Pa,随后通入溅射气氛氩气,通入流量为20
‑
80sccm,并保持所述腔体内的气压为0.1
‑
0.8Pa;设置偏压为(
‑
400V)
‑
(
‑
600V),并清洗所述基体5
‑
30min;保持偏压和氩气流量不变,将靶材通电,开始镀膜;镀膜完毕,待冷却后放气,取出产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镀膜的过程中,所述工作台和样品台发生旋转,所述基体发生自转;其中所述工作台的转速为0.5
‑
4r/min,所述样品台的转速为10
‑
60r/min,所述基体的转速为15
‑
80r/min。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镀膜的薄膜为单层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培国,姜培齐,宋国安,王路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钽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