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换头多功能电吹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6644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可换头多功能电吹风,包括相互拆装连接的主机、吹风头及集风头,所述吹风头包括外罩、内套、内衬以及端盖,所述内套通过紧固配合部与紧固连接部配合与内衬固定连接,所述端盖通过卡扣配合部与卡扣连接部配合装配连接在外罩的后端口上,并将内套压紧在限位挡圈与端盖之间;所述集风头包括扁嘴出风套、扁嘴内套以及集风内套,所述集风内套通过入风端口紧配在扁嘴出风套的内腔一端,所述扁嘴内套通过出风端口紧配在扁嘴出风套的内腔另一端、并通过紧固单元使三者实现装配连接;此款电吹风中的吹风头和集风头在现有结构基础上进行改进,相比于现有技术采用新的装配方式,结构连接更加紧密、牢固。牢固。牢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换头多功能电吹风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吹风机领域,具体是一种可换头多功能电吹风。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电吹风机主要包括主机、安装在主机上的吹风头以及安装在吹风头上的集风头,而吹风头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隔热效果差,壳体表面温度高,长时间使用会导致壳体变形,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误触造成烫伤皮肤等安全事故,而为了提高吹发效率,因此会在吹风头的出风端安装有集风头,通过集风头使气流的流动截面积收窄,从而汇流成一直线吹出,能够提高气流的速度,实现吹发效率的提高,因此现有的吹风头和集风头所公开的现有技术,如以下介绍:现有技术1:如中国专利文献申请号为:ZL202120534303.7 的“电吹风机防烫隔热风嘴”所示,其中公开的吹风头主要结构包括有前罩、隔热衬套和内套,其装配固定方式则通过隔热衬套套接在内套上,前罩套接在隔热衬套上,并且前罩与内套连接,从而降隔热衬套压紧在前罩与内套之间,但是该结构的内套始终与前罩直接连接,在内套由于温度高导致内套变形时,其变形动作会牵扯到前罩或/和隔热衬套,容易造成吹风头装配松动、不牢固,使得吹风头内的导风通道可能出现漏风情况。
[0003]而说明书第0018段中公开了扁嘴出风总成(即集风头)结构,包括扁嘴外罩、扁嘴内套、扁嘴连接座,其中从说明书附图中得知,所述扁嘴内套包括不同形状的扁形部分和锥形的集风部分,因此扁嘴内套必须从扁嘴外罩指定的一侧外端口进行装配,最后通过扁嘴连接座与扁嘴内套扣接,实现扁嘴出风总成的装配,该装配方式造成扁嘴内套的形状和结构受到限制,并且通过扣接装配完成后,当扁嘴出风总成内被塞入异物或者污迹时,用户难以拆解进行清理,因此本申请人通过结构的改进和完善,提供一种可替代上述现有技术的新的方案,供消费者选择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可换头多功能电吹风,其主要作用采用新的装配方式,使内套和内衬连接更加紧密,而扁嘴内套和集风内套分别从扁嘴出风套的两外端口紧入,使扁嘴内套和集风内套的设计空间更加灵活。
[0005]可换头多功能电吹风,包括相互拆装连接的主机、吹风头及集风头,所述主机上开设有进风端和出风端 ,进风端和出风端之间设置有形成轴流风道的风机总成,所述吹风头和集风头内设有与轴流风道连通的集风通道和导风通道,所述吹风头包括外罩、内套、内衬以及端盖,所述内衬上设置有紧固连接部,所述内套套接在内衬上、且对应紧固连接部设置有紧固配合部,所述内套通过紧固配合部与紧固连接部配合与内衬固定连接,所述外罩套接在内套上、且其前端口设置有与内套前端相抵持的限位挡圈,所述外罩的后端口上设置有卡扣连接部,所述端盖对应卡扣连接部设置有卡扣配合部,所述端盖通过卡扣配合部与卡扣连接部配合装配连接在外罩的后端口上,
并将内套压紧在限位挡圈与端盖之间;所述集风头包括限定出集风通道的扁嘴出风套、扁嘴内套以及集风内套,所述扁嘴出风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入风端口和出风端口,所述集风内套通过入风端口紧配在扁嘴出风套的内腔一端、并且集风内套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扁嘴内套通过出风端口紧配在扁嘴出风套的内腔另一端、并且扁嘴内套上对应第一连接孔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扁嘴出风套在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之间设置有中间过孔,所述集风内套和扁嘴内套通过紧固单元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孔、中间过孔和第二连接孔与扁嘴出风套实现装配连接。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主机包括机壳和支架外壳,所述风机总成装配在支架外壳内、所述机壳紧配套接在支架外壳外;所述支架外壳的底部一体成型有镂空设置的滤网支撑架, 所述滤网支撑架的外侧套接有过滤网罩,所述过滤网罩与进风端对应设置。
[0007]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套对应内衬的装配方向开设有防呆定位槽,所述内衬对应延伸有与防呆定位槽配合的防呆定位块;并且所述内套上设置有被压紧部,所述端盖的内侧对应被压紧部延伸有压紧结构,在端盖装配到位后,所述压紧结构压抵在被压紧部的后端。
[0008]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被压紧部包括若干条沿内套的外周侧径向延伸并相抵在外罩内侧的筋板,所述外罩内侧对应设置有与筋板直线滑动配合的卡槽,所述外罩与内套之间通过若干块筋板支撑形成隔热夹层;所述压紧结构包括若干块与筋板相对应、且数量相同的压紧凸板、且所述压紧凸板与筋板相互垂直抵持或交叉抵持,或者,所述压紧结构包括一圈完整闭环的压紧凸圈、且所述压紧凸圈同时与若干块筋板相抵持。
[0009]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扁嘴出风套包括一体连接的扁嘴外套和集风外套,所述扁嘴内套和集风内套分别嵌装在扁嘴外套和集风外套内;所述集风外套和集风内套呈不同直径的圆锥形结构,所述集风外套与集风内套之间限定出集风通道的锥形前段,所述扁嘴内套与集风外套相接、且其内腔限定出集风通道的扁形后段。
[0010]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集风内套的内侧水平延伸有集风舌,所述集风舌居中设置在扁嘴内套的内腔中、且适应扁嘴内套的宽度方向拉伸设置,并且所述集风舌的舌宽由其舌根往舌尖方向呈递减趋势,集风舌的舌厚由其舌根往舌尖方向呈递减趋势。
[0011]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集风外套的内壁沿对称面延伸有V形支架,V形支架沿中心轴线设有限定出中间过孔的连接套,所述集风内套限位相抵在V形支架的外侧;所述第一连接孔是连接通孔,连接通孔对应中间过孔贯穿式开设在集风内套的中心位置,所述连接通孔的外周对应V形支架开设有定位凹槽,所述集风内套通过定位凹槽与V形支架配合定向装配在集风外套内;所述扁嘴内套的内壁沿对称面延伸有垂直支架,所述垂直支架与V形支架的内侧相接,所述垂直支架沿中心轴线设有连接柱,连接柱上开设有形成第二连接孔的连接盲孔,且所述连接柱的外端设置有导风锥面。
[0012]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扁嘴内套的外壁周向设置有若干条均布的支撑凸筋,若干条支撑凸筋与扁嘴外套的内壁相抵,扁嘴外套与扁嘴内套之间通过支撑凸筋形成隔热间隙;
其中,所述扁嘴外套包括扁形直筒段以及与集风外套相接的扁形喇叭段;所述扁嘴内套呈内端窄、外端宽的扁形喇叭结构、且其内端设置有与集风外套的内端口相接的V形凸缘端口,V形凸缘端口限位相抵在扁形喇叭段的内壁,并且扁嘴内套的左右两侧与扁嘴外套之间形成内端宽、外端窄的隔热间隙。
[0013]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架外壳包括左半壳体和右半壳体,所述左半壳体和右半壳体的底部分别一体成型有左支撑架身和右支撑架身,所述左半壳体和右半壳体通过连接组件相互连接后,所左支撑架身和右支撑架身相接组成呈杯筒状的滤网支撑架;还包括有滤网托箍,所述滤网托箍套接在左支撑架身和右支撑架身的底壁外,并且左支撑架身和右支撑架身的底壁上开设有托箍定位凹口,所述滤网托箍上延伸有与托箍定位凹口配合的定位凸块。
[0014]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风机总成包括用于形成轴向气流的风机;所述风机外套设有弹性减震套,所述弹性减震套的上沿和下沿分别设置有向内包覆在风机上下端面的上包边和下包边,并且所述弹性减震套的外侧面设置有减震凸起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换头多功能电吹风,包括相互拆装连接的主机(1)、吹风头(2)及集风头(3),所述主机(1)上开设有进风端(101)和出风端(102) ,进风端(101)和出风端(102)之间设置有形成轴流风道(A)的风机(16)总成,所述吹风头(2)和集风头(3)内设有与轴流风道(A)连通的集风通道(B)和导风通道(C),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头(2)包括外罩(4)、内套(5)、内衬(6)以及端盖(7),所述内衬(6)上设置有紧固连接部,所述内套(5)套接在内衬(6)上、且对应紧固连接部设置有紧固配合部,所述内套(5)通过紧固配合部与紧固连接部配合与内衬(6)固定连接,所述外罩(4)套接在内套(5)上、且其前端口设置有与内套(5)前端相抵持的限位挡圈(402),所述外罩(4)的后端口上设置有卡扣连接部,所述端盖(7)对应卡扣连接部设置有卡扣配合部,所述端盖(7)通过卡扣配合部与卡扣连接部配合装配连接在外罩(4)的后端口上,并将内套(5)压紧在限位挡圈(402)与端盖(7)之间;所述集风头(3)包括限定出集风通道(B)的扁嘴出风套(8)、扁嘴内套(9)以及集风内套(10),所述扁嘴出风套(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入风端口(801)和出风端口(802),所述集风内套(10)通过入风端口(801)紧配在扁嘴出风套(8)的内腔一端、并且集风内套(1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1001),所述扁嘴内套(9)通过出风端口(802)紧配在扁嘴出风套(8)的内腔另一端、并且扁嘴内套(9)上对应第一连接孔(1001)开设有第二连接孔(901),扁嘴出风套(8)在第一连接孔(1001)和第二连接孔(901)之间设置有中间过孔(803),所述集风内套(10)和扁嘴内套(9)通过紧固单元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孔(1001)、中间过孔(803)和第二连接孔(901)与扁嘴出风套(8)实现装配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换头多功能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1)包括机壳(11)和支架外壳(12),所述风机(16)总成装配在支架外壳(12)内、所述机壳(11)紧配套接在支架外壳(12)外;所述支架外壳(12)的底部一体成型有镂空设置的滤网支撑架(13), 所述滤网支撑架(13)的外侧套接有过滤网罩(14),所述过滤网罩(14)与进风端(101)对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换头多功能电吹风,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套(5)对应内衬(6)的装配方向开设有防呆定位槽(501),所述内衬(6)对应延伸有与防呆定位槽(501)配合的防呆定位块(601);并且所述内套(5)上设置有被压紧部,所述端盖(7)的内侧对应被压紧部延伸有压紧结构,在端盖(7)装配到位后,所述压紧结构压抵在被压紧部的后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换头多功能电吹风,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压紧部包括若干条沿内套(5)的外周侧径向延伸并相抵在外罩(4)内侧的筋板(502),所述外罩(4)内侧对应设置有与筋板(502)直线滑动配合的卡槽(401),所述外罩(4)与内套(5)之间通过若干块筋板(502)支撑形成隔热夹层;所述压紧结构包括若干块与筋板(502)相对应、且数量相同的压紧凸板(701)、且所述压紧凸板(701)与筋板(502)相互垂直抵持或交叉抵持,或者,所述压紧结构包括一圈完整闭环的压紧凸圈、且所述压紧凸圈同时与若干块筋板(502)相抵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换头多功能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嘴出风套(8)包括一体连接的扁嘴外套(81)和集风外套(82),所述扁嘴内套(9)和集风内套(10)分别嵌装在扁嘴外套(81)和集风外套(82)内;所述集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维泉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小绿山清洁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