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塑料编织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6628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塑料编织袋,包括编织袋本体和胶合于编织袋表面的强化结构,编织袋本体的两侧形成有缝合区域一且底部形成有缝合区域二,强化结构包括侧边强化带和底部强化带,侧边强化带分设有两组且包裹于缝合区域一上,底部强化带包裹于缝合区域二上,侧边强化带包括包裹条、网状伸缩带和夹条,包裹条分设有两组且分别包裹于缝合区域一的两端,两组包裹条之间通过网状伸缩带相连接,包裹条与边缘胶合于编织袋本体上且中部与夹条一体成型,夹条伸入缝合区域一的内部且缝合于编织袋本体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编织袋的边缘以及底部缝合区域均设置有强化结构,可以有效的提高编织袋缝合区域的强度和稳定性,提高编织袋的整体强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塑料编织袋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编织袋
,具体为一种高强度塑料编织袋。

技术介绍

[0002]编织袋又称蛇皮袋,是塑料袋的一种,用于包装,其原料一般是聚乙烯、聚丙烯等各种化学塑料原料,编织密度是指100mm
×
100mm编织物内,经纬纱的根数,编织袋多采用塑料材料编织而成,由于塑料材料具有较好的韧性和伸缩性,在对物体进行盛纳时,可以达到较好的收纳处理。
[0003]然而,现有的塑料编织袋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以下的问题:塑料编织袋的边缘和底部多采用缝合式的连接方式,属于编织袋较为脆弱的部位,在对一些较重的物体进行盛纳时,存在崩开的风险,强度不足。为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塑料编织袋,解决了塑料编织袋的边缘和底部多采用缝合式的连接方式,属于编织袋较为脆弱的部位,在对一些较重的物体进行盛纳时,存在崩开的风险,强度不足,这一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塑料编织袋,包括编织袋本体和胶合于编织袋表面的强化结构,所述编织袋本体的两侧形成有缝合区域一且底部形成有缝合区域二,所述强化结构包括侧边强化带和底部强化带,所述侧边强化带分设有两组且包裹于缝合区域一上,所述底部强化带包裹于缝合区域二上,所述侧边强化带包括包裹条、网状伸缩带和夹条,所述包裹条分设有两组且分别包裹于缝合区域一的两端,两组所述包裹条之间通过网状伸缩带相连接,所述包裹条与边缘胶合于编织袋本体上且中部与夹条一体成型,所述夹条伸入缝合区域一的内部且缝合于编织袋本体上,所述底部强化带包括叶片和加工成型于叶片上的若干组凸条,所述叶片分设有两组且包裹于缝合区域二的外侧,若干组所述凸条伸入编织袋本体的内部。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包裹条呈弧形结构且外端厚度大于两侧厚度,所述包裹条的两侧与编织袋本体胶合。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网状伸缩带采用橡胶材料且由若干组橡胶条组成,若干组所述橡胶条纵横分布且形成为网状结构。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缝合区域一的两侧开设有若干组穿孔,对称两组所述穿孔内穿插有缝合线,所述缝合线收紧于缝合区域二上且穿过夹条。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夹条呈内端形成有两组分叉条,两组所述分叉条穿过缝合区域二并胶合于编织袋本体的内壁上。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两组所述叶片呈V型分布且下端一体成型,两组所述叶片之间形成有包裹内腔,所述缝合区域二内置于包裹内腔内。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凸条的外端加工成型为球状结构且外端内置于
编织袋本体的内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高强度塑料编织袋,在编织袋的边缘以及底部缝合区域均设置有强化结构,可以有效的提高编织袋缝合区域的强度和稳定性,提高编织袋的整体强度。
[0014]2.本方案所设计的强化结构采用胶体外包的方式对缝合区域进行加固处理,在保证编织袋强度的基础上,不影响编织袋的便捷性和柔韧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编织袋本体俯视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侧边强化带结构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缝合线缝合示意图;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底部强化带结构图。
[0020]图中:1、编织袋本体;2、缝合区域一;3、缝合区域二;4、侧边强化带;5、底部强化带;6、包裹条;7、网状伸缩带;8、夹条;9、叶片;10、凸条;11、橡胶条;12、穿孔;13、缝合线;14、分叉条;15、包裹内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塑料编织袋,包括编织袋本体1和胶合于编织袋表面的强化结构,编织袋本体1的两侧形成有缝合区域一2且底部形成有缝合区域二3,强化结构包括侧边强化带4和底部强化带5,侧边强化带4分设有两组且包裹于缝合区域一2上,底部强化带5包裹于缝合区域二3上,侧边强化带4包括包裹条6、网状伸缩带7和夹条8,包裹条6分设有两组且分别包裹于缝合区域一2的两端,两组包裹条6之间通过网状伸缩带7相连接,包裹条6与边缘胶合于编织袋本体1上且中部与夹条8一体成型,夹条8伸入缝合区域一2的内部且缝合于编织袋本体1上,底部强化带5包括叶片9和加工成型于叶片9上的若干组凸条10,叶片9分设有两组且包裹于缝合区域二3的外侧,若干组凸条10伸入编织袋本体1的内部。
[0023]进一步改进地,如图2所示:包裹条6呈弧形结构且外端厚度大于两侧厚度,包裹条6的两侧与编织袋本体1胶合。
[0024]进一步改进地,如图3所示:网状伸缩带7采用橡胶材料且由若干组橡胶条11组成,若干组橡胶条11纵横分布且形成为网状结构,达到对缝合区域一2强化。
[0025]进一步改进地,如图4所示:缝合区域一2的两侧开设有若干组穿孔12,对称两组穿孔12内穿插有缝合线13,缝合线13收紧于缝合区域二3上且穿过夹条8,可以达到对缝合区域一2缝合固定的目的。
[0026]进一步改进地,如图2所示:夹条8呈内端形成有两组分叉条14,两组分叉条14穿过
缝合区域二3并胶合于编织袋本体1的内壁上,提高夹条8与编织袋本体1接触部位的紧密度。
[0027]进一步改进地,如图5所示:两组叶片9呈V型分布且下端一体成型,两组叶片9之间形成有包裹内腔15,缝合区域二3内置于包裹内腔15内,通过两组叶片9可以对编织袋本体1的进行包裹强化处理。
[0028]具体地,凸条10的外端加工成型为球状结构且外端内置于编织袋本体1的内部,这样的设计方式可以提高叶片9与编织袋本体1连接的紧密度。
[0029]在使用时:本专利技术在编织袋本体1加工缝合的过程中,将侧边强化带4置于缝合区域一2内,使得包裹条6的两侧与编织袋本体1胶合并且内部的夹条8置入缝合区域一2内并使得分叉条14贴附于编织袋本体1的内壁上,然后通过缝合线13对缝合区域一2缝合固定的目的,此外将底部强化带5置于编织袋本体1的底部并进行热熔胶合,通过上述的方式可以达到对侧边以及底部加固强化,可以有效的提高编织袋缝合区域的强度和稳定性,提高编织袋的整体强度,并且可以在保证编织袋强度的基础上,不影响编织袋的便捷性和柔韧性。
[003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塑料编织袋,其特征在于:包括编织袋本体(1)和胶合于编织袋表面的强化结构,所述编织袋本体(1)的两侧形成有缝合区域一(2)且底部形成有缝合区域二(3),所述强化结构包括侧边强化带(4)和底部强化带(5),所述侧边强化带(4)分设有两组且包裹于缝合区域一(2)上,所述底部强化带(5)包裹于缝合区域二(3)上,所述侧边强化带(4)包括包裹条(6)、网状伸缩带(7)和夹条(8),所述包裹条(6)分设有两组且分别包裹于缝合区域一(2)的两端,两组所述包裹条(6)之间通过网状伸缩带(7)相连接,所述包裹条(6)与边缘胶合于编织袋本体(1)上且中部与夹条(8)一体成型,所述夹条(8)伸入缝合区域一(2)的内部且缝合于编织袋本体(1)上,所述底部强化带(5)包括叶片(9)和加工成型于叶片(9)上的若干组凸条(10),所述叶片(9)分设有两组且包裹于缝合区域二(3)的外侧,若干组所述凸条(10)伸入编织袋本体(1)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塑料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条(6)呈弧形结构且外端厚度大于两侧厚度,所述包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新沂立宇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