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带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6572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带成型模具,包括下模和上模,下模包括下模体和两个起拱装置;起拱装置包括按钮、复位弹簧、转动板、铰轴和起拱板,复位弹簧的上端固定安装在按钮上而下端固定安装在下模体上,转动板通过铰轴铰接在下模体上,转动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按钮,转动板的第二端固定连接起拱板,起拱板的顶部设有曲面;下模体上设置有孔洞;上模上设置有缺口;上模靠近下模的一面具有按压部位,以使起拱板顶部的曲面朝上运动到缺口内,进而让卷绕在下模体上的海带卷形成拱起的部位。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起拱板顶部的曲面顶起海带从而让海带拱起形成拱起的部位,方便后续的竹签穿入拱起的部位,可降低人工成本及减少盐渍海带对生产人员手部的伤害。的伤害。的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带成型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海带卷成型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海带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盐渍海带卷以盐渍好的熟海带作为加工原料,保留了海带的原始风味。目前市场上的盐渍海带卷都是由手工制作完成,由手工将海带片卷绕成海带卷,然后再穿签,盐渍海带卷的传统加工方法存在生产效率低、耗时耗力的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愿意从事盐渍海带卷手工制作的人员越来越少,而企业为之支付的劳力成本却逐年增加,因此迫切需要通过提高盐渍海带卷加工的自动化水平以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0003]目前海带卷的生产主要由手工制作完成,并用棉线、竹签等辅助材料固定,防止海带卷散开。由于目前市场上的海带卷大多都由人工进行来让海带拱起然后在拱起的部位穿签,生产效率低,耗时耗力;此外,盐渍海带对生产人员手部的伤害也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海带成型模具,其可通过起拱装置的起拱板翘起来让海带卷起拱,操作简单方便。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海带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配合夹住海带卷的下模和上模,并且:所述下模包括下模体和两个起拱装置,所述下模体中空;对于每个所述起拱装置而言,其包括按钮、复位弹簧、转动板、铰轴和起拱板,所述按钮设置在所述下模体顶端的按钮孔内,并且所述按钮孔的内壁与所述按钮之间存在间隙,以便按钮上下移动,所述复位弹簧和转动板均位于所述下模体内,所述复位弹簧竖直设置,并且所述复位弹簧的上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按钮上而下端固定安装在所述下模体上,所述转动板通过水平的所述铰轴铰接在所述下模体上,并且所述转动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按钮,所述转动板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起拱板,转动板的第二端与转动板的第一端相对设置,并且所述铰轴位于转动板的第二端与转动板的第一端之间,所述起拱板的顶部设有向上拱起的曲面;两个所述起拱板之间存在间距,以便于在两个起拱板之间向海带上穿入竹签;所述下模体在对应于每个所述起拱板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孔洞,以便起拱板顶部的曲面朝上移动并伸出下模体;所述上模在对应于每个所述起拱板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缺口,以用于容纳起拱板顶部的曲面;所述上模靠近下模的一面在对应于每个所述按钮的位置分别具有按压部位,以用于按下按钮来带动转动板转动,从而使起拱板顶部的曲面朝上运动到缺口内,进而让卷绕在所述下模体上的海带卷形成拱起的部位。
[0006]优选地,所述起拱板上还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下模体内,以用于限
制所述起拱板伸出下模体的行程。
[0007]优选地,所述孔洞的内壁与伸入孔洞内的所述起拱板之间存在间隙,以便于起拱板伸出下模体后进入缺口。
[0008]优选地,所述下模为一块夹板,并且该夹板安装在卷绕机构上,以用于与卷绕机构上的另一块夹板配合夹住及卷绕海带。
[0009]优选地,所述上模通过上模驱动机构驱动,以用于朝靠近或远离下模的方向移动。
[0010]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海带成型模具,通过模具的上模和下模配合夹住海带从而承接海带,与此同时上模按下按钮来让转动板的第二端翘起及向上移动来让起拱板顶部的曲面顶起海带从而让海带拱起,形成拱起的部位,方便后续的竹签穿入拱起的部位,可降低人工成本及减少盐渍海带对生产人员手部的伤害。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两个起拱装置的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13]参照图1~图3,一种海带成型模具,包括用于配合夹住海带卷的下模201和上模202,上模202为可移动的动模,所述上模202通过上模驱动机构212驱动,以用于朝靠近或远离下模201的方向移动,上模驱动机构212可以是气缸、液压缸或电动推杆。上模驱动机构212可直接或间接安装在机架100上,下模201也可直接或间接安装在机架100上,下模201可移动也可固定,并且:所述下模201包括下模体203和两个起拱装置204,所述下模体203中空,其具有内腔;对于每个所述起拱装置204而言,其包括按钮205、复位弹簧206、转动板207、铰轴208和起拱板209,所述按钮205设置在所述下模体203顶端的按钮孔内,并且所述按钮孔的内壁与所述按钮205之间存在间隙,以便按钮205上下移动,所述复位弹簧206和转动板207均位于所述下模体203内,所述复位弹簧206竖直设置,并且所述复位弹簧206的上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按钮205上而下端固定安装在所述下模体203上,所述转动板207通过水平的所述铰轴208铰接在所述下模体203上,并且所述转动板207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按钮205,所述转动板207的第一端与所述按钮205可固定连接,也可活动连接,譬如将所述转动板207的第一端做成叉部叉在按钮205下端连接的连接杆上,按钮205压在所述转动板207的第一端上,则按钮205与所述转动板207可相对运动,两者的移动互不影响;所述转动板207的第二端固定
连接所述起拱板209,转动板207的第二端与转动板207的第一端相对设置,并且所述铰轴208位于转动板207的第二端与转动板207的第一端之间,所述起拱板209的顶部设有向上拱起的曲面,所述曲面优选为弧面;曲面的顶部可移动到与缺口210的顶部相接触,从而可与上模202一起固定住海带,穿签时海带就不会移动,这样方便后续的穿签工作。
[0014]两个所述起拱板209之间存在间距,以便于在两个起拱板209之间向海带上穿入竹签。
[0015]所述下模体203在对应于每个所述起拱板209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孔洞,以便起拱板209顶部的曲面朝上移动并伸出下模体203,孔洞的大小要不影响起拱板209的上下移动。优选地,所述孔洞的内壁与伸入孔洞内的所述起拱板209之间存在间隙,以便于起拱板209伸出下模体203后进入缺口210。
[0016]所述上模202在对应于每个所述起拱板209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缺口210,以用于容纳起拱板209顶部的曲面;缺口210的大小要不影响起拱板209的曲面的正常上下移动。
[0017]所述上模202靠近下模201的一面在对应于每个所述按钮205的位置分别具有按压部位,以用于按下按钮205来带动转动板207转动,从而使起拱板209顶部的曲面朝上运动到缺口210内,进而让卷绕在所述下模体203上的海带卷形成拱起的部位。如果按钮205与所述转动板207的第一端为固定连接,则所述按压面比较光滑,在转动板207转动的过程中,所述按钮205可相对按压面滑动,和/或者,所述转动板207具有较好的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带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配合夹住海带卷的下模和上模,并且:所述下模包括下模体和两个起拱装置,所述下模体中空;对于每个所述起拱装置而言,其包括按钮、复位弹簧、转动板、铰轴和起拱板,所述按钮设置在所述下模体顶端的按钮孔内,并且所述按钮孔的内壁与所述按钮之间存在间隙,以便按钮上下移动,所述复位弹簧和转动板均位于所述下模体内,所述复位弹簧竖直设置,并且所述复位弹簧的上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按钮上而下端固定安装在所述下模体上,所述转动板通过水平的所述铰轴铰接在所述下模体上,并且所述转动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按钮,所述转动板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起拱板,转动板的第二端与转动板的第一端相对设置,并且所述铰轴位于转动板的第二端与转动板的第一端之间,所述起拱板的顶部设有向上拱起的曲面;两个所述起拱板之间存在间距,以便于在两个起拱板之间向海带上穿入竹签;所述下模体在对应于每个所述起拱板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孔洞,以便起拱板顶部的曲面朝上移动并伸出下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晨宸唐哲吕学亚许为鑫徐文泽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理工大学威海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