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比实时修正的SF6/CF4混合气体制备直充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6555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0
一种混合比实时修正的SF6/CF4混合气体制备直充装置及方法,属于电气设备运维检修技术领域,解决如何消除SF6/CF4混合气体充补气作业时存在的SF6气体与CF4气体分层问题;通过第一、第二质量流量控制器控制SF6、CF4气体输入流量,输入的SF6、CF4气体通过混气喷头进入缓冲罐中混合均匀后,再由热导检测器检测SF6/CF4混合气体的混合比,最后充入电气设备中;混气喷头有效的将SF6、CF4气体混合均匀,消除分层现象,使得混合比检测结果更加可信、准确度更高;通过控制第一、第二质量流量控制器,实时调节SF6/CF4混合气体的混合比,保证灌充的混合气体SF6/CF4混合气体的混合比符合要求。混合气体的混合比符合要求。混合气体的混合比符合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比实时修正的SF6/CF4混合气体制备直充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气设备运维检修
,涉及一种混合比实时修正的SF6/CF4混合气体制备直充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SF6/CF4混合气体因其良好的绝缘灭弧性能以及不易液化的特性,已经在中国北方省份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随着SF6/CF4混合气体在电气设备的大规模应用,其配套的运维检修技术和设备却十分缺乏,亟需完善。在电气设备的SF6/CF4混合气体充补气作业方面,现有技术采用分步充气法:即先充入SF6气体,再充入CF4气体,混合气体比例难以掌控;且分步充入到电气设备中的气体存在分层现象,自然扩散下需要数月才能充分混匀,期间混合气体的绝缘灭弧性能并不满足要求。总而言之,现有的SF6/CF4混合气体充补气作业技术存在以下缺点:1)充入电气设备的SF6/CF4混合气体存在分层现象;2)在分层状态测得的混合比结果不可信;3)混合比出现误差时不能实时、有效修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消除SF6/CF4混合气体充补气作业时存在的SF6气体与CF4气体分层的现象。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0005]一种混合比实时修正的SF6/CF4混合气体制备直充装置,包括:SF6进气管路、CF4进气管路、混气喷头(20)、缓冲罐(9)、比例阀(12)、混合比检测支管路、主充气管路;所述的SF6进气管路的输出端与CF4进气管路的输出端汇合在一起后与混气喷头(20)的输入端连接,混气喷头(20)的输入端设置在缓冲罐(9)的外壁上,混气喷头(20)的输出端设置在缓冲罐(9)的内部,缓冲罐(9)的输出端与比例阀(1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比例阀(12)的输出端分别与混合比检测支管路以及主充气管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混合比检测支管路的输出端连接在主充气管路中;所述的SF6进气管路中设置有第一质量流量控制器(4),用于控制SF6气体的输入流量,所述的CF4进气管路中设置有第二质量流量控制器(8),用于控制CF4气体的输入流量,所述的混合比检测支管路中设置有热导检测器(14),用于实时检测SF6/CF4混合气体的混合比;
[0006]所述的混气喷头(20)包括:进气管(201)、锥形腔(202)、盖板(203)、毛细引流管(204);所述的进气管(201)的一端作为混气喷头(20)的输入端与所述的SF6进气管路的输出端以及CF4进气管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进气管(201)另一端与锥形腔(202)的输入口一体成型,所述的盖板(203)密封盖在锥形腔(202)的输出口,盖板(203)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孔,多个所述的毛细引流管(204)的一端安装在盖板(203)开设的孔中,多个所述的毛细引流管(204)的另一端均斜向混气喷头(20)的中轴线。
[0007]进一步地,所述的SF6进气管路还包括:第一换热器(2)、第一电磁阀(3);所述的第一换热器(2)的一端作为SF6进气管路的输入端,所述的第一换热器(2)的另一端与第一电
磁阀(3)的一端连接,第一电磁阀(3)的另一端与第一质量流量控制器(4)的输入端连接,第一质量流量控制器(4)的输出端作为SF6进气管路的输出端与混气喷头(20)的输入端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CF4进气管路还包括:第二换热器(6)、第二电磁阀(7);所述的第二换热器(6)的一端作为CF4进气管路的输入端,第二换热器(6)的另一端与第二电磁阀(7)的一端连接,第二电磁阀(7)的另一端与第二质量流量控制器(8)的输入端连接,第二质量流量控制器(8)的输出端作为CF4进气管路的输出端与混气喷头(20)的输入端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的主充气管路包括:压缩机(16)、第三电磁阀(17);所述的比例阀(12)的输出端与压缩机(16)的输入端连接,压缩机(16)的输出端与第三电磁阀(17)的一端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混合比检测支管路还包括:调节针阀(13);所述的调节针阀(13)的输入端与比例阀(12)的输出端连接,调节针阀(13)的输出端与热导检测器(14)的输入端连接,热导检测器(14)的输出端与压缩机(16)的输入端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混合比实时修正的SF6/CF4混合气体制备直充装置,还包括:抽真空管路,所述的抽真空管路包括:真空泵(15)、第四电磁阀(21);所述的第四电磁阀(21)的一端连接在比例阀(12)与压缩机(16)之间,第四电磁阀(21)的另一端与真空泵(15)输入端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缓冲罐(9)的顶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0)、温度传感器(11)。
[0013]一种应用于所述的混合比实时修正的SF6/CF4混合气体制备直充装置的方法,通过第一质量流量控制器(4)、第二质量流量控制器(8)控制SF6气体、CF4气体的输入流量,输入的SF6气体、CF4气体通过混气喷头(20)进入缓冲罐(9)中混合均匀后,当热导检测器(14)检测SF6/CF4混合气体的混合比符合要求后,通过主充气管路将SF6/CF4混合气体充入电气设备中去。
[0014]进一步地,所述的SF6/CF4混合气体的混合比实时修正的方法如下:已知热导检测器(14)检测的SF6气体和CF4气体的混合比为A:B,此时SF6气体和CF4气体的流量分别为Q1:Q2;若SF6气体占比偏高,将第一质量流量控制器(4)的流量Q1调节为原先的B/A倍,Q2不变;反之,若CF4偏高,将第二质量流量控制器(8)的流量Q2调节为原先的A/B倍,Q1不变。
[0015]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质量流量控制器(4)、第二质量流量控制器(8)控制SF6气体、CF4气体的输入流量,输入的SF6气体、CF4气体通过混气喷头(20)进入缓冲罐(9)中混合均匀后,再由热导检测器(14)检测SF6/CF4混合气体的混合比,最后充入电气设备中;混气喷头(20)可以有效的将SF6和CF4气体混合均匀,消除分层现象,使得混合比检测结果更加可信、准确度更高;通过控制第一质量流量控制器(4)、第二质量流量控制器(8),可以实时调节SF6/CF4混合气体的混合比,保证灌充的混合气体SF6/CF4混合气体的混合比符合要求。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混合比实时修正的SF6/CF4混合气体制备直充装置的结构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混合比实时修正的SF6/CF4混合气体制备直充装置的混气喷头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比实时修正的SF6/CF4混合气体制备直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SF6进气管路、CF4进气管路、混气喷头(20)、缓冲罐(9)、比例阀(12)、混合比检测支管路、主充气管路;所述的SF6进气管路的输出端与CF4进气管路的输出端汇合在一起后与混气喷头(20)的输入端连接,混气喷头(20)的输入端设置在缓冲罐(9)的外壁上,混气喷头(20)的输出端设置在缓冲罐(9)的内部,缓冲罐(9)的输出端与比例阀(1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比例阀(12)的输出端分别与混合比检测支管路以及主充气管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混合比检测支管路的输出端连接在主充气管路中;所述的SF6进气管路中设置有第一质量流量控制器(4),用于控制SF6气体的输入流量,所述的CF4进气管路中设置有第二质量流量控制器(8),用于控制CF4气体的输入流量,所述的混合比检测支管路中设置有热导检测器(14),用于实时检测SF6/CF4混合气体的混合比;所述的混气喷头(20)包括:进气管(201)、锥形腔(202)、盖板(203)、毛细引流管(204);所述的进气管(201)的一端作为混气喷头(20)的输入端与所述的SF6进气管路的输出端以及CF4进气管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进气管(201)另一端与锥形腔(202)的输入口一体成型,所述的盖板(203)密封盖在锥形腔(202)的输出口,盖板(203)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孔,多个所述的毛细引流管(204)的一端安装在盖板(203)开设的孔中,多个所述的毛细引流管(204)的另一端均斜向混气喷头(20)的中轴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比实时修正的SF6/CF4混合气体制备直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F6进气管路还包括:第一换热器(2)、第一电磁阀(3);所述的第一换热器(2)的一端作为SF6进气管路的输入端,所述的第一换热器(2)的另一端与第一电磁阀(3)的一端连接,第一电磁阀(3)的另一端与第一质量流量控制器(4)的输入端连接,第一质量流量控制器(4)的输出端作为SF6进气管路的输出端与混气喷头(20)的输入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比实时修正的SF6/CF4混合气体制备直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F4进气管路还包括:第二换热器(6)、第二电磁阀(7);所述的第二换热器(6)的一端作为CF4进气管路的输入端,第二换热器(6)的另一端与第二电磁阀(7)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杰王雅湉杨博刘伟强马蕾马吉静索思德李贵玲丁祥浩何海川马小林耿坤张济麟伊国鑫马乐王磊常增文罗舒婷魏静武丹杨铁刚王军军刘生春吴嘉楠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