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口机的安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6553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缝纫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套口机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壁的顶部设置有电动缝纫机,所述支撑架的后侧通过荷叶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丝杆。该套口机的安全防护装置,通过第二卡板和挤压弹簧等装置的设置,先将人工可以够到的那部分布料缝合好之后,再将缝合好的部分利用挤压弹簧固定在挤压板和第二卡板之间,再通过第一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传动块运动,从而带动移动布料竖直向支撑架后侧移动,工作人员只需在支撑架前侧控制布料对齐,无需用手输送布料进入缝纫针下,防止因为粗心而导致被缝纫针伤害,减少安全隐患。减少安全隐患。减少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套口机的安全防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缝纫机
,尤其涉及一种套口机的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套口机是缝纫机的一种,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一般缝纫机包括:针,该针对缝线进行保持并上升及下降;以及弯针,该弯针对弯针线进行保持并朝与上述针的上下运动路径大致正交的方向进退动作,通过反复利用上述弯针的前进动作来捕捉上述针在针板下方形成的缝线环,并利用该弯针所保持的弯针线对上述缝线进行互绕线,从而在缝制面料上形成线迹。
[0003]一般的电动缝纫机防止在支撑架上使用时,需要使用者随缝合速度人力推送布料至缝纫针处,操作不当时会导致缝纫针打穿人手,造成安全隐患,并且缝合布料过程时,人工无法将布料一次完成推送,需要反复拉扯,不仅操作麻烦,且易将针脚轨迹打乱,影响缝合效果,在针对手套或者口袋等筒式布料进行缝合时,手套无法插入嵌在支撑架上的电动缝纫机上,致使缝合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套口机的安全防护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口机的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内壁的顶部设置有电动缝纫机(2),所述支撑架(1)的后侧通过荷叶转动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7),所述第一电机(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丝杆(8),所述丝杆(8)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L型板(9),并且所述L型板(9)的底部与所述支撑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丝杆(8)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传动块(10),所述传动块(10)的一侧与所述L型板(9)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传动块(10)另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板(11),所述第一卡板(11)的顶部可滑动地贯穿设置有拉杆(12),所述拉杆(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13),所述挤压板(13)和所述第一卡板(11)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15),所述传动块(10)另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板(1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口机的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收纳框(4),所述收纳框(4)的背面通过滑动块转动连接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块(6)。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套口机的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框(4)内壁顶部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7)和第二螺纹杆(20),所述第一螺纹杆(17)和第二螺纹杆(20)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块(21),两个所述螺纹块(21)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底板(22),所述底板(2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3),所述转动杆(2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24),所述安装块(24)的顶部与所述电动缝纫机(2)的底部活动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套口机的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17)和第二螺纹杆(20)的底端均贯穿至所述收纳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公王学友郑秀娟李晓虹
申请(专利权)人:利辛县龙祥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