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锚辅助梁曲线桥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6503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地锚辅助梁曲线桥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上部曲线连续梁,上部曲线连续梁的两端,从外向内均依次设有桥台、地锚和下部结构中墩;每一地锚均布置均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连接的刚性摇摆柱、地锚承台和地锚锚桩;每一地锚的刚性摇摆柱和地锚锚桩均成对的布置在相应的桥梁结构中心线的两侧;每一刚性摇摆柱的上端与上部曲线连续梁之间,下端与相应的地锚承台之间均通过包括销轴的可相对旋转的连接件连接。施工时,架设支架并设置千斤顶后分段安装上部曲线连续梁;采取将千斤顶逐级卸载的方式将上部曲线连续梁载荷转换至每一地锚。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更简洁的结构实现了传统的复杂桥型才能实现的大跨度、低梁高的结构功能。低梁高的结构功能。低梁高的结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锚辅助梁曲线桥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建造
,特别涉及地锚辅助梁曲线桥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桥梁工程经常遇到梁高受限问题,给桥梁设计带来很大的困难。降低大跨径桥梁上部梁高的常规方法是采用复杂桥型方案,如桁架桥、下承式拱桥、斜拉桥、索辅梁桥或悬索桥,这些方案都要在桥面上方设置桥塔、拱形或桁架结构。
[0003]而当边界条件不允许在桥面上设置构筑物时,则上述方案不能满足要求。
[0004]曲线桥在现代桥梁中广泛应用,由于平面曲率半径的影响,曲线桥的弯、扭耦合效应使其结构受力及稳定性相对直梁桥更为复杂。
[0005]曲线桥提高稳定性的常规设计方法是通过调整曲率半径、支座间距及支座型式优化曲线桥稳定性能。
[0006]对于大跨度、低梁高的曲线柔梁桥,上述方法对于桥梁稳定性的作用有限,不能满足稳定性要求。
[0007]因此,如何满足大跨度、低梁高的曲线柔梁桥的桥梁稳定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地锚辅助梁曲线桥,包括上部曲线连续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曲线连续梁(1)的两端,从外向内均依次设有桥台(4)、地锚(2)和下部结构中墩(3);每一所述桥台(4)和每一所述下部结构中墩(3)均通过支座与所述上部曲线连续梁(1)连接;每一所述地锚(2)均布置在所述上部曲线连续梁(1)的边跨靠近跨中的位置,上端均通过销轴(8)与所述上部曲线连续梁(1)连接,均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连接的刚性摇摆柱(5)、地锚承台(6)和地锚锚桩(7);每一所述地锚(2)的所述刚性摇摆柱(5)和所述地锚锚桩(7)均成对的布置在相应的桥梁结构中心线的两侧;每一所述刚性摇摆柱(5)的上端与所述上部曲线连续梁(1)之间,下端与相应的所述地锚承台(6)之间均通过包括销轴(8)的可相对旋转的连接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锚辅助梁曲线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曲线连续梁(1)结构中心线(12)为圆曲线、缓和曲线,或圆曲线及缓和曲线与直线的组合线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锚辅助梁曲线桥,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可相对旋转的连接件均包括相应的所述销轴(8)、关节轴承(9)、内耳板(10)和外耳板(11);每一所述可相对旋转的连接件的所述外耳板(11)均与相应的所述上部曲线连续梁(1),或者相应的所述地锚承台(6)连接;每一所述外耳板(11)内均设有相应的所述内耳板(10),与相应的所述内耳板(10)之间均存在间隙,并通过相应的所述关节轴承(9)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锚辅助梁曲线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亮邓玮琳聂志宏朱鹏志袁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