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菌菇渣的菌菇培养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6481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菌菇渣的菌菇培养工艺,它包括以下工艺步骤:将培养料的各组分按比例进行混合搅拌,放入栽培袋中,再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在无菌操作下在栽培袋中接入发酵液,放入恒温培养箱内进行培养,形成培养料;对培养料进行脱袋、粉碎后,喷洒水,之后堆肥发酵;将发酵后的培养料平铺,在关闭门窗的前提下培养料进行二次发酵,将发酵后的培养料装入栽培袋中,而后对栽培袋进行灭菌;栽培袋进行自然冷却,之后接种待培养的草腐菌,将接种后的栽培袋置于发菌室内,避光发菌培养;将发菌培养后的栽培袋放入栽培室内进行出菇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整个菌菇培养工艺能提高菌菇的产量,增加收益,适合菌菇工厂化生产。适合菌菇工厂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菌菇渣的菌菇培养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菌菇培养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利用菌菇渣的菌菇培养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对绿色农业的重视,近几年来在农业生产中化学农药、化肥使用量明显减少,有机肥使用量逐渐增加,而菌菇渣可以作为饲料、吸附剂和园林花卉即蔬菜的栽培基质,特别是经食用菌菌丝分解后的秸杆表面的角质层和硅细胞组织及纤维,由于结构遭到破坏,所以质地疏松,气味芳香,适口性好,是一种营养价值高的饲料,同时也可作为一种天然有机肥料或栽培原料使用。
[0003]菌菇在栽培过程中会产生菌渣,而废菌渣中仍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还含有大量的菌丝体(内含丰富的菌丝残体蛋白)、脂肪、氨基酸、矿物质以及菌丝体的次生代谢产物,是生产绿色食品的理想肥料,对增加土壤的营养成分、改良土壤、增加产量、提高产品品质,发展生态农业、保障人类身体健康意义重大,因而能够通过菌菇渣作为栽培原料对菌菇进行培养,进行循环利用,节约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菌菇渣的菌菇培养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利用菌菇渣的菌菇培养工艺,它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0007]S1:将培养料的各组分按比例进行混合搅拌,放入栽培袋中,再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0008]其中,培养料的各组分按如下重量份数比混合:棉籽壳30份、木屑20份、玉米芯20份、麸皮13份、玉米粉5份、过磷酸钙1份、碳酸氢钠4份、石膏1份、菌菇渣10份、干料250份;
[0009]S2:在无菌操作下在栽培袋中接入2份发酵液,放入恒温培养箱内进行培养,形成培养料;
[0010]S3:对培养料进行脱袋、粉碎后,喷洒水,使培养料的湿度达60%,之后堆肥发酵48h,堆肥发酵时,每3小时翻堆一次,整个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55~60℃;
[0011]S4:将发酵后的培养料平铺,在关闭门窗的前提下通入适量水蒸汽对培养料进行二次发酵,将发酵后的培养料装入栽培袋中,而后对栽培袋进行灭菌;
[0012]S5:对S4后的栽培袋进行自然冷却,使栽培袋内的培养料温度降温至25℃以下;之后接种待培养的草腐菌,每袋接种20g,接种温度为15~18℃,将接种后的栽培袋置于发菌室内,避光发菌培养,待菌丝长满培养料;
[0013]S6:将发菌培养后的栽培袋放入栽培室内进行出菇管理。
[0014]S7:待菌柄长到15cm左右,菇盖直径为1cm左右时即可采收。
[0015]所述发酵液的组成以及重量比为:红糖12%、水82%、发酵菌剂0.8%、磷酸二氢钾
0.2%、碳酸氢铵2%、氯化镁3%;
[0016]其中,发酵菌剂包括脉孢霉、枯草芽孢杆菌、克鲁斯酵母菌以及绿色木霉;所述脉孢霉、枯草芽孢杆菌、克鲁斯酵母菌、绿色木霉的重量比为1:2.5:1.5:1.5;
[0017]本专利技术所提及的菌种可通过有关微生物保藏中心购买或使用常规方法筛选获得。
[0018]所述菌菇渣为草腐菌菇菌渣。如杏鲍菇或金针菇菌渣,菌菇渣营养价值较大,开发价值也较高。
[0019]所述干料为秸杆粉。
[0020]所述S2中恒温培养箱内的温度为25℃,培养时长为15天,恒温培养箱内的培养方式为暗培养。此时为脱分化培养阶段,由于光会阻碍组织的脱分化,所以需要避光培养,在无光的条件下愈伤组织长得更快。
[0021]所述二次发酵的条件为保持培养料温度在45℃,并持续3天。能够对培养料进行完整二次发酵,经过发酵完成后,进一步消除培养料中氨气。
[0022]所述S4的灭菌条件为温度125℃,压力0.15Mpa的条件下连续灭菌2

5h。
[0023]所述S5中的发菌室内的温度为18℃、空气相对湿度为60%以下,且发菌培养的天数为14天。18℃为菌菇后期的子实体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温度,防止温度过低出现畸形菇,并且14天的培养天数为菌丝长满培养料提供了足够的时间。
[0024]所述S6中出菇管理时栽培室的温度控制为20℃、空气相对湿度为60%,二氧化碳控制在3000ppm,避光培养7~14天;
[0025]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将菌菇渣作为栽培原料,通过菌菇渣内丰富的菌体蛋白、多种代谢产物及未被充分利用的营养物质,以及其较高的有机质含量,作为堆肥原料进行堆肥,经堆肥处理形成的菌渣肥料比用秸秆堆沤的肥料有更多的可给态养分和更好的增产效果,使菌菇(如金针菇)的生产产量提高,生长速度增加且同时保证了菌菇的生产品质。将菌菇渣作为栽培原料生物转化率高,结合本专利技术的栽培工艺,使金针菇出菇整齐,菇体大小均匀。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整个菌菇培养工艺能提高菌菇的产量,增加收益,适合菌菇工厂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进行详细说明:
[0027]实施例1:
[0028]一种利用菌菇渣的菌菇培养工艺,它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0029]S1:将培养料的各组分按比例进行混合搅拌,放入栽培袋中,再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0030]其中,培养料的各组分按如下重量份数比混合:棉籽壳30份、木屑20份、玉米芯20份、麸皮13份、玉米粉5份、过磷酸钙1份、碳酸氢钠4份、石膏1份、菌菇渣10份、干料250份;
[0031]S2:在无菌操作下在栽培袋中接入2份发酵液,放入恒温培养箱内进行培养,形成培养料;
[0032]S3:对培养料进行脱袋、粉碎后,喷洒水,使培养料的湿度达60%,之后堆肥发酵48h,堆肥发酵时,每3小时翻堆一次,整个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55~60℃;
[0033]S4:将发酵后的培养料平铺,在关闭门窗的前提下通入适量水蒸汽对培养料进行
二次发酵,将发酵后的培养料装入栽培袋中,而后对栽培袋进行灭菌;
[0034]S5:对S4后的栽培袋进行自然冷却,使栽培袋内的培养料温度降温至25℃以下;之后接种待培养的草腐菌,每袋接种20g,接种温度为15~18℃,将接种后的栽培袋置于发菌室内,避光发菌培养,待菌丝长满培养料;
[0035]S6:将发菌培养后的栽培袋放入栽培室内进行出菇管理;
[0036]S7:待菌柄长到15cm左右,菇盖直径为1cm左右时即可采收。
[0037]其中,所述发酵液的组成以及重量比为:红糖12%、水82%、发酵菌剂0.8%、磷酸二氢钾0.2%、碳酸氢铵2%、氯化镁3%;
[0038]发酵菌剂包括脉孢霉、枯草芽孢杆菌、克鲁斯酵母菌以及绿色木霉;所述脉孢霉、枯草芽孢杆菌、克鲁斯酵母菌、绿色木霉的重量比为1:2.5:1.5:1.5;
[0039]所述菌菇渣为草腐菌菇菌渣。
[0040]所述干料为秸杆粉。
[0041]所述S2中恒温培养箱内的温度为25℃,培养时长为15天,恒温培养箱内的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菌菇渣的菌菇培养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工艺步骤:S1:将培养料的各组分按比例进行混合搅拌,放入栽培袋中,再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其中,培养料的各组分按如下重量份数比混合:棉籽壳30份、木屑20份、玉米芯20份、麸皮13份、玉米粉5份、过磷酸钙1份、碳酸氢钠4份、石膏1份、菌菇渣10份、干料250份;S2:在无菌操作下在栽培袋中接入2份发酵液,放入恒温培养箱内进行培养,形成培养料;S3:对培养料进行脱袋、粉碎后,喷洒水,使培养料的湿度达60%,之后堆肥发酵48h,堆肥发酵时,每3小时翻堆一次,整个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55~60℃;S4:将发酵后的培养料平铺,在关闭门窗的前提下通入适量水蒸汽对培养料进行二次发酵,将发酵后的培养料装入栽培袋中,而后对栽培袋进行灭菌;S5:对S4后的栽培袋进行自然冷却,使栽培袋内的培养料温度降温至25℃以下;之后接种待培养的草腐菌,每袋接种20g,接种温度为15~18℃,将接种后的栽培袋置于发菌室内,避光发菌培养,待菌丝长满培养料;S6:将发菌培养后的栽培袋放入栽培室内进行出菇管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菌菇渣的菌菇培养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液的组成以及重量比为:红糖12%、水82%、发酵菌剂0.8%、磷酸二氢钾0.2%、碳酸氢铵2%、氯化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泽滨杨林山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大源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