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粘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63945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稀释可燃气体与助燃气体,优先燃烧非粘胶纤维的组分,不发烟特征的,高产能的阻燃粘胶生产工艺;通过对粘胶本身生产过程中的黄化研磨工序进行改造,提升粘胶的产能;在通过引入纳米化处理过的分散剂、抑烟剂、阻燃剂使粘胶与这些助剂很好的的相容,并协效增益阻燃效果的同时,不影响其可纺性与力学性能,保证其生产的实用性,突破现有技术中单一的通过提高粘胶纤维的耐高温性能来达到阻燃效果的限制,通过稀释可燃气体与助燃气体,降低燃烧强度;抑制有毒气体的产生,保护环境与人体健康。护环境与人体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燃粘胶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粘胶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燃粘胶生产工艺
技术背景
[0002]粘胶纤维是以天然纤维为基本原料,具有吸收透气性好、柔软光滑、可纺性能好等优点,具有来源广泛、绿色环保、价格低廉且性能优异的特点,粘胶分为粘胶长丝和粘胶短纤两类:粘胶长丝被称为“人造丝”,用于高端服装和家用纺织品;粘胶短纤被称为“人造棉”,下游产品是纱线和无纺布,终端产品主要是服装、床上用品、防尘罩、湿面巾、尿不湿等消费领域,在日化行业中使用广泛,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是息息相关。
[0003]它作为一种半合成纤维,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这种物质的的极限氧指数低,因此它有易燃的危险性,日常生活对于粘胶的使用量依赖使的这份危险性不容忽视,因此对粘胶进行阻燃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改造手段能够提高粘胶的安全性,进一步的扩大粘胶纤维在应用市场上的竞争潜力。
[0004]改性后的阻燃粘胶纤维由于本身具有吸湿性良好、易染色且易纺织等日化方面的特点,在经过性能改良后又具有抑燃的特性,因此使用场景扩大到阻燃防护服、森林防火服、消防服等特殊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粘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2

氨基苯并噻唑溶于无水乙醇中,得到混合溶液A;再将2

噻吩甲醛与无水乙醇混合得到混合溶液B、在控温的条件下,将混合溶液B滴加进混合溶液A,发生反应,反应结束后进行保温、过滤、淋洗、干燥后得到中间体C;2)将中间体C与1,4

二氧六环、9,10

二氢
‑9‑
氧杂

10

磷杂菲

10

氧化物即DOPO,在加热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发生反应,先得到阻燃剂粗料,再将所得粗料进行过滤、淋洗、干燥后得到阻燃剂D纯品;3)将浆粕与碱液混合均匀,制成碱纤维素,所得碱纤维素被碾压与粉碎后,进行老成处理,在老成处理完成后的碱纤维素中加入二硫化碳,生成纤维素磺酸酯;将所得纤维素磺酸酯进行黄化研磨处理,得到小粒径的纤维素磺酸酯块;4)将步骤3)中所得纤维素磺酸酯块加入稀碱液进行溶解,得到粘胶溶液E;5)将阻燃剂D纯品、分散剂、抑烟剂分别进行纳米化处理;6)将纳米化处理后的分散剂与阻燃剂D纯品配成阻燃剂分散体系依次投入步骤4)所得的粘胶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预混料;再将抑烟剂投入预混料中搅拌均匀,制得阻燃粘胶初料,静置;7)将如步骤1~6所得的多批次的阻燃粘胶初料进行混合、后再经过过滤、脱泡、熟成的一些列处理,得到阻燃粘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粘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黄化研磨操作包括将所得纤维素黄酸酯块倒入粉粹机初次研磨后,再经过泵打入溶解桶内得到粘胶初液;所述溶解桶通过输送泵将所得粘胶初液输送进精研磨机进行精研磨工序加工,加工后将所述粘胶初液通过阀门调控导入下道工序前的收料通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阻燃粘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精研磨工序包括一次进料、初溶解、二次进料、宽间隙循环、细间隙循环、出料的6个流程;所述一次进料与初溶解流程间隙参数控制为10~14mm;所述二次进料和宽间隙循环时间隙参数控制为3~7mm;所述细间隙循环和出料流程的间隙参数控制为0.5~0.9mm;所述宽间隙时间为400~800s,所述细间隙时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杨爱中张学刚陈忠邹之隽陈跃蔡迎杜剑辉朱卫然张欣
申请(专利权)人:赛得利江苏纤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