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6371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39
本公开提供一种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包括触控功能区以及位于触控功能区的电极层,电极层包括并列排布的多条第一电极和并列排布的多条第二电极。第二电极设置为与第一电极彼此间隔,且与第一电极彼此交叉以在交叉处构成触控单元。在至少一个触控单元中,第一电极包括至少一条第一主电极以及与第一主电极连接的至少一条第一子电极,第一子电极设置为延伸方向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个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平行。第一子电极的延伸方向依据第一电极或者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设计,可以避免触控角度偏转情况下的触控精度和灵敏度变化过大,以缓解触控精度和灵敏度下降问题。精度和灵敏度下降问题。精度和灵敏度下降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面板


[0001]本公开涉及触控
,具体涉及一种触控面板。

技术介绍

[0002]具有触控功能的电子产品的应用愈发受到市场的欢迎,然而,当前电子产品中用于实现触控的触控电极受限于图案形状的设计,在应对触控操作出现角度偏转的情况中,触控精度和灵敏度明显下降,甚至导致触控不良,从而难以满足用户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触控面板,通过设计触控电极的电极形状,使得触控单元的电场分布的方向趋向于和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平行,从而缓解触控角度偏转情况下的触控精度和灵敏度下降问题。
[0004]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包括触控功能区以及位于触控功能区的电极层,电极层包括并列排布的多条第一电极和并列排布的多条第二电极。第二电极设置为与第一电极彼此间隔,且与第一电极彼此交叉以在交叉处构成触控单元。在至少一个触控单元中,第一电极包括至少一条第一主电极以及与第一主电极连接的至少一条第一子电极,第一子电极设置为延伸方向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个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平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控功能区以及位于所述触控功能区的电极层,所述电极层包括:并列排布的多条第一电极;以及并列排布的多条第二电极,设置为与所述第一电极彼此间隔,且与所述第一电极彼此交叉以在交叉处构成触控单元;其中,在至少一个所述触控单元中,所述第一电极包括至少一条第一主电极以及与所述第一主电极连接的至少一条第一子电极,以及所述第一子电极设置为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个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触控单元中,所述第一子电极的延伸方向都与所述第一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或者所述第一子电极的延伸方向都与所述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或者所述第一子电极由至少两个第一延伸部拼接构成,且部分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另一部分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或者所有所述第一子电极的背离所述第一主电极的一端排布为多行和/或多列,所述行的方向与所述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列的方向与所述第一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的面向所述第一子电极的边缘与所述第一子电极的面向所述第二电极的边缘共形。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触控单元中,每条所述第二电极包括至少一条第二主电极以及与所述第二主电极连接的至少一条第二子电极,且所述第一主电极与所述第二主电极交叉,优选地,在每个所述触控单元中,所有所述第二子电极的背离所述第二主电极的一端排布为多行和/或多列,所述行的方向与所述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列的方向与所述第一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电极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或所述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优选地,所述第二子电极的延伸方向都与所述第一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或者,所述第二子电极的延伸方向都与所述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或者,所述第二子电极由至少两个第二延伸部拼接构成,且部分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雷刘同敏王琦闫东朱修剑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