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杆菌、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6362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39
本公开涉及一种微杆菌、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该微杆菌的分类命名为微杆菌(Microbacterium sp.),所述微杆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179。利用该微杆菌能够固氮、同时降解有机磷和无机磷,从而促进作物生长。从而促进作物生长。从而促进作物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杆菌、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


[0001]本公开涉及微生物
,具体地,涉及一种微杆菌、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磷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一种主要营养元素,但植物对土壤中的磷元素利用率很低,有机磷是土壤磷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土壤全磷的20%~50%,其中植酸磷占有机磷的10%~50%,是土壤有机磷的主要存在形式。解磷菌能将植物难以吸收利用的难溶性或不溶性磷转化为可利用的形态,提高土壤中磷素的利用效率,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降低农业投入成本,此对土壤环境进行微生物修复,是提高作物产量,解决土壤速效磷缺乏的重要途径之一。
[0003]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高效、低成本的有机磷农药(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 Ops)作为有机氯的取代物(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 Ops)被大量生产或使用,并逐步发展成为一类高效、广谱的农药产品。有机磷农药的广泛使用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但由于其大多属于中高毒性农药,且多具有内吸毒性,在环境中残留量大,难以自然降解,因此在保护农作物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已经给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和深远的影响,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有效的方法消除或减少机磷农药的污染。
[0004]与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相比,微生物降解法是一个新的农药降解途径,其优势在于投入低、无毒、无残留、无二次污染,治理效果也相对明显。随着农药残留问题的日益突出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目前国内外对于以卵磷脂和植酸磷为唯一磷源的同时溶解无机磷与有机磷降解菌的筛选则研究比较少,而且目前尚未发现能够同时固氮且降解有机磷和无机磷的菌株。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满足实际需要,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微杆菌及其应用,利用该微杆菌能够产植酸酶,从而有效固氮、同时降解有机磷和无机磷、促进作物生长。
[0006]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微杆菌,该微杆菌的分类命名为微杆菌(Microbacterium sp.),所述微杆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 24179。
[0007]根据本公开,其中,所述微杆菌的16S rRNA基因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0008]另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微生物菌剂,含有菌体和/或培养基,所述菌体中含有上述微杆菌。
[0009]根据本公开,其中,所述培养基选自阿须贝氏培养基、NBRIP培养基和解有机磷培养基中的任意一种。
[0010]根据本公开,其中,所述阿须贝氏培养基中的成分包括:9

11g/L的甘露醇;4

6g/L的碳酸钙;0.1

0.3g/L的磷酸氢二钾;0.1

0.3g/L的七水合硫酸镁;0.1

0.3g/L的氯化钠;0.05

0.2g/L的二水合硫酸钙;14

16g/L的琼脂。
[0011]根据本公开,其中,所述NBRIP培养基中的成分包括:9

11g/L的葡萄糖;4

6g/L的
磷酸钙;4

6g/L的氯化镁;0.2

0.3g/L硫酸镁;0.1

0.3g/L氯化钾;0.05

0.15g/L硫酸铵;19

21g/L的琼脂。
[0012]根据本公开,其中,所述解有机磷培养基中的成分包括:0.5

1.5g/L的植酸钙,28

32g/L的葡萄糖,4

6g/L的硝酸铵,0.4

0.6g/L的硫酸镁,0.04

0.06g/L的硫酸锰,0.4

0.6g/L的硫酸亚铁,0.4

0.6g/L的氯化钾和14

16g/L的琼脂。
[0013]本公开还提供了上述微杆菌和/或上述微生物菌剂在解磷、固氮和促进作物生长中的应用。
[0014]根据本公开,其中,所述解磷包括降解有机磷和无机磷。
[0015]根据本公开,其中,所述作物包括水稻。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微杆菌、一种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该微杆菌能够产生植酸酶,从而有效降解有机磷(植酸钙),还能有效耐氮、降解无机磷,促进作物生长。
[0017]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0018]生物材料保藏信息微杆菌ZS14,分类命名为:微杆菌Microbacterium sp.;保藏单位为: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为2021

12

21;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179。
附图说明
[0019]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利用本公开制备的微杆菌ZS14降解无机磷的效果图。
[0020]图2是利用本公开制备的微杆菌ZS14降解有机磷的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0022]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微杆菌,该微杆菌的分类命名为微杆菌(Microbacterium sp.),所述微杆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 24179。
[0023]根据本公开,其中,所述微杆菌的16S rRNA基因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0024]另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微生物菌剂,含有菌体和/或培养基,所述菌体中含有上述微杆菌。
[0025]根据本公开,其中,所述培养基为选自阿须贝氏培养基、NBRIP培养基和解有机磷培养基中的任意一种。
[0026]根据本公开,其中,所述阿须贝氏培养基中的成分包括:9

11g/L的甘露醇、4

6g/L的碳酸钙、0.1

0.3g/L的磷酸氢二钾、0.1

0.3g/L的七水合硫酸镁、0.1

0.3g/L的氯化钠、0.05

0.2g/L的二水合硫酸钙和14

16g/L的琼脂,培养条件为pH7.0
±
0.2(24

26℃)。
[0027]根据本公开,其中,所述NBRIP培养基中的成分包括:9

11g/L的葡萄糖、4

6g/L的磷酸钙、4

6g/L的氯化镁、0.2

0.3g/L硫酸镁、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杆菌,其特征在于,该微杆菌的分类命名为微杆菌(Microbacterium sp.),所述微杆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17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杆菌,其中,所述微杆菌的16S rRNA基因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3.一种微生物菌剂,含有菌体和/或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菌体中含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杆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其中,所述培养基为选自阿须贝氏培养基、NBRIP培养基和解有机磷培养基中的任意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其中,所述阿须贝氏培养基中的成分包括:9

11g/L的甘露醇、4

6g/L的碳酸钙、0.1

0.3g/L的磷酸氢二钾、0.1

0.3g/L的七水合硫酸镁、0.1

0.3g/L的氯化钠、0.05

0.2g/L的二水合硫酸钙和14

16g/L的琼脂。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其中,所述NBRIP培养基中的成分包括:9

11g/L的葡萄糖、4

6g/L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方芳于兆国韩东飞庄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耕地建设保护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