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座椅升降调节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升降调节机构,具体涉及一种座椅升降调节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很多座椅都增加了升降功能,以便于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和不同身高的使用人群,目前的部分座椅升降结构存在行程小,承载能力不足等问题。
[0003]在公开号为CN106427701A的中国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座椅升降机构。该座椅升降机构,包括上支座、下支座、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上滑块、下滑块、传动杆,传动杆固定连接在下支座底部,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中心交叉铰接,第一支撑杆上端与上支座铰接,第一支撑杆下端与下滑块铰接,下滑块滑动连接在下支座上,第二支撑杆上端与上滑块铰接,第二支撑杆下端与下支座铰接,上滑块滑动连接在上支座上,下滑块包括下支座连接部和传动杆连接部,下支座连接部与下支座滑动连接,传动杆设有传动件,传动件将传动杆连接部滑动连接在传动杆上。
[0004]该座椅升降机构在实际使用时,需要人工操作机械结构,调节座椅的整体高度,同时不同的座椅高度需要通过螺栓锁紧,操作步骤较多,调整时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升降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座椅连接的上支架(1)和位于上支架(1)下方且与上支架(1)平行设置的下支架(2),所述上支架(1)和下支架(2)之间设有相互对称设置的第一剪叉结构和第二剪叉结构,所述第一剪叉结构和第二剪叉结构分别设于上支架(1)和下支架(2)的两侧边缘处,所述第一剪叉结构包括上端与上支架(1)左后侧转动连接且下端与下支架(2)左侧滑动连接的第一剪叉臂(31)以及上端与上支架(1)左侧滑动连接且下端与下支架(2)左后侧转动连接的第二剪叉臂(32),所述第一剪叉臂(31)中点处和第二剪叉臂(32)的中点处铰接,所述第二剪叉结构包括上端与上支架(1)右后侧转动连接且下端与下支架(2)右侧滑动连接的第三剪叉臂(33)以及上端与上支架(1)右侧滑动连接且下端与下支架(2)右后侧转动连接的第四剪叉臂(34),所述第三剪叉臂(33)中点处和第四剪叉臂(34)的中点处铰接,所述下支架(2)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二剪叉臂(32)和第四剪叉臂(34)同步转动的电动推杆(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升降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1)包括左右两根相互平行的第一横杠(11)和第二横杠(12),所述第二剪叉臂(32)上端内侧和第四剪叉臂(34)的上端内侧分别设有第一导轮(321)和第二导轮(341),所述第一横杠(11)的内侧和第二横杠(12)的内侧分别设有第一导向槽(111)和第二导向槽(121),所述第一导轮(321)和第二导轮(341)可分别在第一导向槽(111)和第二导向槽(121)内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升降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架(2)包括左右两根相互平行的第三横杠(22)和第四横杠(23),所述第一剪叉臂(31)下端内侧和第三剪叉臂(33)的下端内侧分别设有第三导轮(311)和第四导轮(331),所述第三横杠(22)的内侧和第四横杠(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秉文,孙祝兵,曹生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联宜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