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释放数据通信浮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6353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释放数据通信浮标,包括:浮体;天线杆,贯穿于浮体内,且天线杆内设有卫星天线;主仓,设于天线杆的下端,且主仓内设有主体电路板、主体线圈和电池;主体电路板分别与主体线圈、电池和卫星天线相电连;基仓,设于主仓的下方并通过释放机构与主仓可分离式连接,且基仓内设有基座电路板、基座线圈、基座天线和水密插座;基座电路板分别与基座线圈、基座天线和水密插座相电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浮体提供浮力,利用无线通信和无线充电技术与水下平台的控制单元进行水下信息交互和能量传输,通过电磁或熔断的方式控制主仓释放。当主仓上浮至海面后通过卫星将数据回传至地面站,完成观测数据的传输任务。输任务。输任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释放数据通信浮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下浮标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释放数据通信浮标。

技术介绍

[0002]通信浮标作为一种海洋观测的通信手段,具有使用灵活,抗破坏性强,可集成度高的特点。其原理为通信浮标被释放后,携带观测数据上升至海面,再经卫星回传至地面站。
[0003]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08337052B,公开了一种使用光通信且具有熔断释放功能的通信传输装置,具体采用光通信进行数据的传送和熔断的方式进行释放。基于其原理和结构,其存在以下缺点:一是由于光通信易受海底悬浮颗粒的散射影响,很容易造成信号输送的不稳定;二是由于采用浮标内部电源提供电能的熔断释放方式,对电源容量要求较高,会导致浮标的重量和体积增加,进而影响浮标的上浮过程;三是该装置并未加装浮体材料,这就需要装置具有较大的排水体积并不利于设备的集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在以下附图和描述中提出,以使本申请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更加简明易懂。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释放数据通信浮标,其特征在于,包括:浮体;天线杆,贯穿于所述浮体内,且所述天线杆内设有卫星天线;主仓,设于所述天线杆的下端,且所述主仓内设主体电路板、主体线圈和电池;所述主体电路板分别与所述主体线圈、所述电池和所述卫星天线相电连;基仓,设于所述主仓的下方并通过释放机构与所述主仓可分离式连接,且基仓内设有基座电路板、基座线圈、基座天线和水密插座;所述基座电路板分别与所述基座线圈、所述基座天线和所述水密插座相电连;所述水密插座通过外接控制单元给所述基座电路板通电,使所述基座线圈和所述主体线圈之间通过电磁感应对所述电池充电;所述主体电路板检测到所述电池通电后,所述主体电路板启动并监测所述电池的电压,所述电池充电完成后,通过所述主体电路板上设有的板载天线接收所述基座天线传递来的数据,数据接收完毕并校验无误后,将数据存储于所述主体电路板上的存储器中;此时所述控制单元发出控制信号,将所述主仓和所述基仓分离,分离后的所述主仓在浮力的作用下上浮,并通过所述卫星天线搜索卫星信号,以实现对观测数据的回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释放数据通信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仓包括:基座耐压舱端盖,上端为内凹槽;所述主仓内嵌于所述内凹槽中;基座耐压舱筒体,设于所述基座耐压舱端盖的下方,且所述基座耐压舱端盖和所述基座耐压舱筒体之间形成用于安装所述基座电路板的内腔;所述基座天线和所述基座线圈,其上端设置于所述基座耐压舱端盖内,并分别延伸至所述主仓内的所述主体电路板和所述主体线圈的位置处,其下端与所述基座电路板相电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释放数据通信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仓包括:主体耐压舱端盖,与所述天线杆的下端螺纹连接;主体耐压舱筒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瀛李遵伟崔西亮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洋科技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