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尾水管压力脉动诱发机组有功振荡的Simulink模拟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电机组有功振荡模拟
,尤其涉及一种尾水管压力脉动诱发机组有功振荡的Simulink模拟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力系统中普遍采用水电机组作为大容量调节电源,这要求水电机组具备较宽的有功调节范围。为增加水电机组的有功调节范围,将运行区扩展到振动区可能是不可避免的。而混流式水轮机尾水管压力脉动诱发机组有功振荡问题,是机组不能在振动区运行的限制因素之一。
[0003]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机组运行稳定性的影响等问题在理论和试验方面进行诸多研究,常采用电站真机系统进行测试,随着流体力学模拟软件的的兴起,被广泛应用于尾水管压力脉动影响因素及内部状态模拟。目前,也有建立数学模型并将尾水管压力脉动作为信号研究机组启停暂态特性等问题。因以往水轮机水力系统和电力系统两方面的研究工作是分开并且相互独立的,结果导致水轮机水力系统与电力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被不恰当地简化,导致模拟结果不能真实的反应机组运行特性,因此,亟需开发一种能精确地建立水机电一体化仿真模型并进行模拟的方法,这将有助于研究机组的运行特性和动态响应,对保证水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和工程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尾水管压力脉动诱发机组有功振荡的Simulink模拟方法,搭建一种水轮发电机组整机仿真模型,建立尾水管压力脉动与机组有功振荡之间的关联途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尾水管压力脉动诱发机组有功振荡的Simulink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采用微机调速器对水轮机调速器部分进行建模;步骤2:采用在IEEE Working Group推荐的水轮机出力计算模型中的无约束尾水管假设,确定管道动态,并对于水轮机水头建立非线性水轮机模型,建模时考虑尾水管压力脉动对水头的影响;步骤3:采用与无穷大系统并联运行的同步发电机的基本数学模型中发电机实用三阶模型;步骤4:采用可控硅励磁控制系统模型,并将这部分引入发电机模型;步骤5:将各模型连接并分析不同压力脉动下尾水管压力脉动引起的水电机组转速、机械功率和发电机有功功率振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水管压力脉动诱发机组有功振荡的Simulink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如下子步骤:步骤1.1:调速器输入为发电机角速度偏差值Δω=ω
‑
ω0,频率偏差值和发电机角速度偏差值的标幺值数值相等Δω=Δf。步骤1.2:调速器输入到主接力器位移的传递函数为:步骤1.3:功率输入通道的传递函数为:步骤1.4:采用典型并联PID调速控制结构,依据数学模型通过Simulink平台搭建水轮机调速器结构框图;其中,K
P
表示比例参数;K
I
表示积分参数;K
D
表示微分参数;Y
PID
是并联PID环节的控制输出;T
1n
为实际微分环节;P
c
和P
e
分别为给定功率和实测功率相对值;e
p
为调差率,电液随动系统采用经典的一阶惯性环节,T
y1
为电液转换环节的时间常数;T
y
为主接力器时间常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水管压力脉动诱发机组有功振荡的Simulink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如下子步骤:步骤2.1:建立根据IEEE Working Group定义的单机单管无调压井、无约束尾水管假设下的非线性水轮机模型,模型的水力动态的微分方程为:其中,P
m
为水轮机出力相对值;A
t
为增益因子;q
nl
为空载流量相对值;q为水轮机流量相对值;h为水轮机水头相对值,h0为静水头相对值;y为水轮机接力器位移的比值;f
p
为水头损失系数相对值;Δh为暂态水头相对值,其受管道中水流变化的影响;步骤2.2:建立弹性水击下的非线性水轮机模型,其传递函数为:
其中,T
e
为弹性时间,T
e
=L/α;Z
n
为管道的水力浪涌阻抗的规格化值,均为常数系数;步骤2.3:尾水管压力变化的水轮机水头定义如下:h
t
=h
t0
+h
技术研发人员:曾云,徐一婷,钱晶,于诗歌,张晓旭,张欢,孙彦飞,单蓉,肖博屹,拜树芳,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